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一起无症状感染者引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为制定COVID-19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6日,在郴州市某县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起聚集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描述性分析病例传播链、病例代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结果本起疫情发生在一个家庭,6天内发现4例确诊病例(A、C、D、E)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B),B在武汉疫区感染传播给C,因家庭共同生活,由B、C传播给A、D、E,导致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结论无症状感染者是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源,其传染源存在隐蔽性,增加疫情防控的难度;严格筛查和管理有疫区暴露史的人员,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对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5年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60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累计发病1 585人;报告时间集中在每年12月,共报告29起(48.33%);报告地点主要在中小学校,共报告47起(78.33%);检测出的病毒主要为B型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占事件总数的48.33%。结论浦东新区聚集性发热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集中发生在冬季,中小学校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内江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中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通过查阅病历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2月14日,内江市共发生聚集性疫情6起,报告确诊病例18例,暴露人数261人,平均罹患率6.90%。疫情集中发生在1月24日至2月11日,家庭聚集5起,公共场所(茶楼)聚集1起。3起聚集性疫情存在代际,病例潜伏期中位数7.5 d。首发症状发热占44.45%,干咳占44.45%;胸部CT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占88.89%。结论 内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为主,应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避免家庭聚集等社交活动,以降低发生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针对性控制聚集性疫情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家庭中1名确诊病例和2名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起疫情发生在一个家庭内,2例无症状感染者B和C为父子关系,均有武汉居住史,2020年1月24日到京后,1名家庭成员(病例A,无症状感染者B的母亲)于2月7日发病,其他2名家庭成员(无症状感染者B的妻子D和哥哥E)均未发病,按密切接触者管理。【结论】无症状感染者是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源,由于其隐蔽性,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严格筛查和管理可疑暴露人员,及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对防止疫情社区传播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的传染病聚集和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病原检测,对全年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调查处置聚集性和暴发疫情200起,其中病毒性胃肠炎疫情73起,流感引起的发热疫情69起,手足口病疫情42起,疱疹性咽峡炎疫情2起,腺病毒发热疫情8起,猩红热疫情4起,水痘疫情2起;共计病例1 591例,总罹患率为12.54%,不同疫情平均罹患率为2.82%~29.25%;流行时间2~29 d;共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人群标本898和175件,总阳性率分别为63.59%和23.43%.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是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多种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威胁着学生和幼儿的健康.学校和幼儿园应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加强学生和幼儿卫生行为干预,减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淮安市洪泽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洪泽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报告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年洪泽区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各1起,罹患率分别为0.95%、1.18%,分别发生在托幼儿机构、中学,均为诺如病毒GⅡ型;共报告病例4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6例。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分别发生在2018年4月、11月;主要发病年龄分别在5~6岁、13~14岁,男女比为1.241。聚集性疫情病例集中在幼儿园1个班级;暴发疫情病例发生在某中学1个年级相邻2个班级。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预后良好。采集病例肛拭子20份,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6份,阳性率为51.61%。结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易发生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及时采取病例隔离、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A、B两个家庭11人,其中6人发病,罹患率54.55%。指示病例(A1)发病前接触过同工作单位的确诊病例,后通过家庭生活传给病例父母(病例A2和A3);病例A3与邻居B1日常接触,导致病例B1家庭(病例B1、B2和B3)陆续发病。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易在家庭内传播,需加强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疫情报告时限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疫情报告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缩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日常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选取发生在桂林市辖县4所学校(4所学校分别用A,B,C,D代替校名)的4起爆发疫情进行分析。4起疫情均为细菌性痢疾爆发,均发生在2003年9月,且均发生在桂林市辖县的乡镇初级中学,有3所学校菌型为福氏1a型,1所学校为福氏2b型。罹患数和罹患率相差较高,A…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起疫情较为严重的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分析研究其流行特征和不同控制措施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用Epi Inf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病人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快速诊断.结果4起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罹患率分别为20.43%(D)、11.72%(C)、9.37%(A)和4.08%(B),罹患率间差异有显著性.4起疫情分别发生在2月(A)、5月(B)、9月(C)和12月(D),病例以15岁以下年龄人群为主,首发病例/指示病例所在班级病例较为集中.A、C、D 3起疫情报告不及时,C、D两起疫情对病人的隔离措施落实不彻底,A、B两起控制效果较好.结论2004年某省流感爆发疫情均为甲3型,提示甲3型流感病毒变异活跃,应开展该省流感监测毒株和爆发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所有流感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流感的预防将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的法制意识和疫情报告的敏感性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一起腺病毒、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南澳县中心小学一起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探索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校报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入户调查部分流感样病例的家庭成员发病情况,调查县医院及县城个体诊所近期收治流感样病人情况,采集部分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检测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抗体滴度。结果全校2周内共发生发热缺勤病例298例,罹患率为16.44%,其中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23例,部分病例有家庭聚集性。采集病人咽拭子35份检测腺病毒和流感病毒,PCR检测结果腺病毒阳性12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16份,其中2份腺病毒及B型流感病毒均阳性;采集5例病人双份血清,3例B型流感病毒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长。结论初步认为该小学短期内出现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局部暴发,病原体考虑为腺病毒及B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