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一些进展,有的近于突破性。 临床治疗进展 1.药物治疗:自Young等以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成功以来,美国国家急性脊髓损伤第三批临床研究(1997)已将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在伤后8小时以内入院者应用MP治疗列为常规,规定病人至急诊室即开始应用MP,越早越好。伤后3小时内应用者共用24小时,伤后3~8小时应用者共用48小时。我们用大剂量MP治疗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32例,均在伤后8小时应用,MP用量30mg/kg,15分钟内静注为冲击量;隔45分钟后,5.4mg/kg/小时,静滴,共23小时。由于MP对脊髓损伤后水肿的作用较差,故对有椎管狭窄的病例在伤后48小时内给予手术减压。32例中完全性损伤8例,不完全性损伤24例,术后观察评定按ASIA评分方法,1年时运动改善率:完全脊髓损伤MP组21%,减压组25%,MP 减压31%;不完全损伤MP组39%,减压组32%,MP 减压64%。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99年至2003年,对42例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在损伤后8小时内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同时根据临床情况尽早或在伤后72小时进行手术减压(或)加内固定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比较常见。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们对 1 3例患者在伤后 8h内使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疗法 ,同时根据临床资料在伤后 72h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或 /和后路扩大减压术。临床效果显著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1例 ,女 2例 ,年龄 2 0~ 55岁。致伤原因 :车祸 7例 ,高处坠落伤 5例 ,重物致击伤 1例。入院时间均在伤后 8h内。完全瘫 2例 ,不完全瘫 1 1例。按脊髓Frankel功能分级 :A级 2例 ,B级 5例 ,C级 3例 ,D级 3例 ,出现Brown -Sequard…  相似文献   

4.
甲基强的松龙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索甲基强的松龙(MP)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选用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B)、实验组(C、D)。实验组于伤前30分钟一次静脉缓慢推注MP30mg/kg;伤后15分钟开始,每1小时静脉滴注MP5.4mg/kg,持续5小时。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CEP)监护、组织形态学、脊髓组织生化测定、运动功能评定等方法评价。结果表明,C组、D组较A组、B组SCEPP1波波幅恢复快速、稳定;伤后8小时及14天运动功能评定其障碍率低于A组、B组(P<0.05);脊髓前角灰质神经元体积密度及100μm白质范围内有髓神经纤维数高于A组、B组(P<0.05);丙二醛含量低于A组、B组,过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A组、B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灰质出血范围及脊髓微血管痉挛程度明显轻于A组、B组。认为,在脊柱畸形矫正术前应用大剂量MP,具有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作用;伤后及时给予MP,可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治疗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治疗的药理作用郝定均,周晓渝,袁福镛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可阻止外伤后脊髓的变性及坏死。一组双盲法研究的结果表明,伤后8h内的脊髓损伤患者,24...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均为颈椎过伸性损伤,X线片示颈椎无骨折,脱位。受伤前患有颈椎病6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17例中12例行脊髓造影,CT检查,4例椎间盘突退变,3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椎体后缘骨刺,3例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2例MRI检查可见脊髓病理改变,发现伤前存在发育性或退行或性颈椎管狭窄者,虽受伤外力轻,但脊髓损伤重,脊髓功能也恢复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重度颈椎骨折脱位伴无脊髓功能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5例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先行局麻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再通过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观察。结果 5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X线片示5例患者均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及曲度。随访4~24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症状及再脱位。结论一期局麻下后路复位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融合对于无脊髓损伤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安全有效。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旋转手法剔骨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颈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中下颈椎骨折/骨折-脱位78例,均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A组40例用地塞米松治疗,术中未用旋转手法;B组38例采用旋转手法剔骨减压及应用MP治疗(第1小时30mg/kg,然后5.4mg/kg维持至24h)。结果用MP者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用旋转手法者术中脊髓损伤概率减小(P<0.05),两组在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手法剔骨可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MP对脊髓损伤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减压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减压和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Window钢板对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本组在伤后24h内手术者12例,伤后24~72h手术者20例,伤后72h~1月手术者6例。患者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系统分级法,其中7例患者为完全性脊髓损伤,31例为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是35.5岁(16~69岁),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60个月)。结果手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38例患者中36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是94.7%。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弯曲维持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器械并发症。24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6级,24~72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82级,72h~1月延迟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64级;24h减压组与24~72h减压组和72h~1月延迟减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19〈0.05)。结论采用Window钢板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行颈椎间融合,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高,有效地维护了伤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减压将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延期减压同样也能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结果。我们建议对于颈脊髓不完全损伤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急诊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996年6月~2 0 0 3年6月我科共收治上颈椎损伤患者合并围手术期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的患者2 8例,男性2 2例,女性6例,年龄:31~6 8岁,31~4 0岁患者2 1例,均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其中寰枕半脱位2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18例,Hangman骨折2例,颈2 ,3半脱位6例,脊髓损伤功能的评定按上海长征医院修正的Frankel脊髓损伤评分法,2级2例,3级9例,4级15例。2 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 治 疗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在伤后8h内采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常规应用利尿、脱水剂;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对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或后路减压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6例获得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6个月。56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5.78分,取得满意疗效;前路术式与后路术式在改善脊髓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和后路术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解除颈髓压迫,为颈髓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Jin DD  Lu KW  Wang JX  Chen JT  Jiang JM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303-1306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29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7例,单侧小关节脱位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5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21例,B级5例,C级22例,D级6例。43例采用前路手术,11例采用后路手术。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96.3%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恢复,但上肢疼痛、麻木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平均ASIA评分提高1~2级。结论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根据颈椎损伤的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风险和临床效果。方法76例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颈椎脱位患者先试行闭合复位,不能复位者,先行后路切开复位,一期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果76例患者均未出现健侧椎动脉损伤,术前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症状,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的特征和机制.方法对33例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神经学、X线和MRI检查结果.结果颈髓完全性损伤者8例,不完全性损伤者25例;21例患者有颈椎变性改变(椎间盘间隙狭窄伴有骨赘形成者15例,后纵韧带骨化者6例),3例C5颈椎管Pavlov率小于0.8;30例可见颈髓受压,25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损伤.结论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的重要诱因为颈椎变性改变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致病原因主要为颈髓受压;MRI检查有利于查明脊髓损伤的部位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72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32例,其中早期手术治疗(≤72h)17例,晚期手术治疗(〉72h)15例,比较2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2组术后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治疗(P〈0.05)。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治疗,应当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72h)。  相似文献   

16.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 ,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治疗原则。 9例全部采用颈前路椎体复位术。结果 完全复位 8例 ,部分复位 1例。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1~ 3年 ,症状明显好转 2例 ,完全恢复 7例。未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 ,均可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发病机制特殊 ,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固定稳定、脊髓致压因素去除彻底 ,不易引起迟发性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程度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3例行非手术治疗, 15例行手术治疗,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增加幅度。结果 治疗后3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1. 92±0. 58,手术组为4. 93±0. 91,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2. 71±0. 64,手术组为6. 24±0. 93;治疗后12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4. 23±0. 75,手术组为7. 80±0. 98。经t检验,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一旦确诊,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脊髓损伤后手术减压时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在不同时间点行手术减压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胸椎骨折合并脊髓不完全损伤的89例,按照手术减压时限分为3组:A组,伤后24 h内手术减压(25例);B组,伤后1~3 d内手术减压(47例);C组,伤后3~7 d内手术减压(17例)。根据ASIA残损分级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3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不同的减压时间疗效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的ASIA残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ASIA残损分级较治疗前提高,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结论脊髓不完全损伤后手术减压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且手术越早,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9.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1993年1月~2003年2月间13例经再次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析致伤的病理基础与形成因素的特点。结果:患者再手术的原因主要有:(1)前次手术入路选择不当(8例);(2)前次手术中脊髓减压不彻底(5例)。再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43个月),神经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40.6%)。结论:手术入路选择不当和减压不彻底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治疗应针对此类损伤致伤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并矫正前次手术不当之处,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描述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2l例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7.4岁。随访时间3个月-2年。记录所有病例入院时和终末随访时的ASIA运动评分,分析颈椎MRI的表现,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其中有6例手术治疗。结果: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全组、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自治疗前后ASIA运动评分有差异(P<0.01),而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之间无差异(P>0.05),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结论: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率并不低;其损伤机制是多原有颈椎退变,受伤时颈过伸,使颈髓前后受夹压,使脊摄灰质损伤重于白质;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手术治疗应慎重,后期手术提倡前路减压、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