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AF患脑卒中风险可升高5~6倍,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升高2倍。因此,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出现,AF患的生活质量明显减低。AF将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可致血液动力学异常,左房血栓形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因此主张尽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几年,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各种新的消融能源设备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再一次成为热点。本文简要回顾AF的各种治疗方法,并着重对其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机率明显增加,致残、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部分房颤转复,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降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之后,随着射频消融技术及外科技术的发展,房颤的治疗出现了新的转机,但射频消融及外科治疗房颤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开始探索通过研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因素来预防房颤发作及复发的方法,如房颤的上游治疗等。本文就房颤的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房颤的上游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老龄化疾病,总的人群发病率为1.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6.5%,80岁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0.0%,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律失常中,心房纤颤(atralfibrillation,AF)的发生率仅次于期前收缩为常见异位心律。对阵发性和持续性AF,可经药物或直流电转复为窦性心律。作者就近年来各种除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AF分型目前,对于AF常采用“三P”的分类法,即将AF分为阵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持续性心律失常,危害性大。目前,房颤治疗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最薄弱环节,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本文就近年来房颤综合治疗在一些领域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待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 ,AF的人群发生率为 0 .15 % - 1% ,6 5岁以上者发生率达 5 .9%。AF作为尚未攻克的心律失常领域中的顽疾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2 ] 。射频消融技术自 1986年应用于临床以来 ,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该技术安全可靠 ,并发症低 ,其成功率和心律失常复发率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种类 ,旁路和异位兴奋发生的位置及有无器质性心脏病[3 ] 。1 射频消融治疗AF的方法[4 ]射频消融治疗AF目前现有的几种治疗方法如下。1.1 房室交界区射频消融 房室交界区射频消融在房室结或希氏束处进行消融 ,造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相似文献   

11.
房颤的药物治疗 房颤并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存在多种重大的危害,应当给予积极的治疗,尤其对阵发性房颤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心房快速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为特点的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长期困扰着我国上千多万的人群,患病率大约是0.7%[1]。房颤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病就增加1倍,年轻人房颤患病率是0.1%~0.3%,80岁以上的人群超过0.8%,我们国家14亿人口,大约有一千多万的房颤病人,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为控制心室率 ;对复律困难者不必勉强复律 ;在控制室率上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 ,为防止栓塞找到较为标准方案 ,导管消融术用于房颤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1 控制心室率  房颤时适宜的心室率为 6 0 %~ 90 % ,休息时 5 0次 /min~70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0例房颤病因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71 7%房颤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2 8 3 %房颤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房颤。 <48h房颤 ,胺碘酮和心律平转复成功率 81 1 %。用洋地黄、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控制心室率 ,达标 91 7%。华法令或阿司匹林可降低栓塞发生率。结论 药物治疗要点包括转复和窦律的维持 ,控制心室率和预防栓塞。  相似文献   

15.
吴畏  许春萱 《医学综述》2006,12(24):1508-1510
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复杂。目前的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是心房颤动(AF)发生和持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电重构、结构重构和收缩功能重构三种形式。传统的复律、抗凝、控制心室率治疗已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与此相应,抗心房重构治疗代表了AF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在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中抗重构治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明显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过去曾认为房颤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近期研究发现,房颤特别是快心室率房颤可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室率加快引起的心功能下降、交感神经活动的加重、长短周期现象的触发,均能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国家卫生部2002年曾有过14个省大规模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房颤病率根据中国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2]。根据国际上几项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美国成年人房颤总体患病率约为0.9%。国际上对房颤的…  相似文献   

17.
文金风  徐晓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Z):155-155,160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房颤的诊断需要心电图的证据,持久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王礼春  董吁钢 《广东医学》2003,24(6):571-572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由于心房内压力增加、容积扩大 ,心房本身纤维化 ,以及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可达正常人群的 5~ 10倍 ,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 10 %~ 40 % ,并且其发生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 。1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危害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时 ,一方面由于心房“辅助泵”功能丧失 ,心输出量可减少 2 0 %~ 3 0 % ,使得原已存在的心房血流瘀滞更加明显 ,心房内压进一步增高 ,从而使肺瘀血加重。另一方面 ,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时 ,由于心室舒张时程缩短 ,也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房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我国大规模调查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房颤患病率的增长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发病率的增长密切相关[1].房颤的常见病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亢、心包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