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 技术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开发一个基于GIS技术的流行病学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分析.方法 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集成GIS组件Mapinfo MapX5.0、广州市电子地图(1:10000)和Access数据库建立系统.结果 建立的基于GIS技术的流行病学调查系统具有地理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管理、疫情分析以及结果显示和输出功能,能够现场即时制作标点地图,动态显示疾病疫情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为现场流行病调查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简易和便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发、再肆虐的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而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naire)是流行病学工作者收集现场资料的主要手段,也是调查和处理传染病、非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其设计的好坏,对调查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为此,流行病学工作者如果能在设计调查表的过程中,合理地学习和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的方法学,是培养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主干课程,正确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教学中应注重教会学生的流行病学思维方法,启发思维、开拓思路,加强“突发事件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的讲授,加强现场调查能力和调查技巧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究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处置的措施。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样本采集,核实诊断,确定引发暴发疫情的原因,针对传染病流行3个环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平川区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后,平川区疾控中心及时派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人员进入现场调查核实,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判断疫情性质。根据发病患儿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手足口病暴发,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在托幼机构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学校及幼托机构落实晨午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保持校舍开窗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播的有效手段;疫情发生后快速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分析确定引发疫情的原因是处置暴发疫情的关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某区现场流行病学专业队伍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现状,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调查北京市某区辖区内的19个乡镇卫生院、27所大专院校校医院和11个基层地段医院的所有从事疾病预防保健工作的基层人员,共收回调查表247份,剔除不合格调查表3份,有效问卷244份.结果:调查对象244人,年龄中位数47岁,大专以下学历者183人,占75.3%;本科学历55人,占22.6%;硕士学历5人,占2.1%.初级职称110人,占48%;中级职称82人,占35.8%;高级职称37人,占16.2%.34.4%的人员参加过调查前的临时培训,7.8%的人员参加过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0.8%的人员参加过国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学习班.现场流行病学专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参与调查的244人中,89.3%被调查者认为应有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经验,88.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有科学严谨的态度,81.1%被调查者认为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63.2%认为应具备现场指挥协调能力,57.3%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52.1%被调查者认为应有和领导沟通和协调的能力,41.5%被调查者认为应有出色的社交能力.结论:基层疾病预防保健专业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趋向合理,科研学术水平一般.但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偏大,教育培训不够.  相似文献   

6.
强化卫生防疫人员现场处置能力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手段。为应对目前现场流行病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现场流行病学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将虚拟场景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事件处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现场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培训与演练中的高污染、高成本和高风险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者连续四届对预防医学专业开设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教学课,旨在促进学生系统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陶冶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部分省市流行病学专家队伍专业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现场流行病学专家的专业水平情况,为建立全国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调查表收集部分省市流行病学专业人员的有关资料,包括科研学术情况、日常工作、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实践情况、对当前公共卫生体系的评价4部分内容.结果:共随机调查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成员13人和部分省市各级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人员(省级16人,市级44人,区级33人),共计106人.CFETP成员平均年龄35.9岁,省级、市级和区级CDC人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5.8岁、44岁和50岁.男女比例省级CDC为1∶1.14,市级CDC为1∶1.2,区级CDC为1∶1.06.CFETP成员、省级、市级和区级CDC的高级职称比例依次为61.5%、50.0%、27.9%和15.2%.CFETP成员、省级、市级和区级CDC的硕士学历比例分别为23.1%、18.8%、9.1%和0,本科学历比例依次为76.9%、62.5%、54.5%和21.9%,而大专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依次升高.CFETP成员、省级、市级和区级CDC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00%、87.5%、81.8%、66.7%.在主持设计和参加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面,CFETP显著高于市级和区级CDC人员(P<0.01).结论:CFETP成员、市级、区级CDC人员在学历、职称和实际参加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培训方面有明显差异.他们虽大多经过职业培训,但是受正规教育的背景并不高.疾病预防和控制专业队伍需要予以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省、市、县开展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s, FETP)现状、类型、培训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 在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网络中每省挑选1名指定联系人,负责搜索并调查其省内在2001年10月1日至2010年10月1日,针对公共卫生应急和传染病控制人员举办的、培训时间1年内累计超过6个月并开展了现场实践培训的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班情况。设计包括基本情况、组织管理、培训设计、师资力量、学员情况和培训期间产出等项目的调查问卷,由联系人统一填写;汇总并描述各项调查信息。结果 有9个省共计35家单位开展了符合定义的项目,项目经费均来自地方财政。35个项目理论课程时间占总时间的10%~20% ,现场实践时间占80%~90%。35个项目合计有指导教师355名,其中22人(6%)是国家FETP毕业学员、57人(16%)是地方FETP毕业学员。在应急调查、监测分析、监测评价、专题调查、调查报告、发表论文方面,多数项目(50%~94%)人均少于1次。结论 FETP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内地初具一定规模,一些省级项目开展较为成功,但各地区培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建议优化整合国内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2年3月20日-4月10日,齐齐哈尔市某私立大学发生一起麻疹爆发。共发生11例,波及8个班级,罹患率为1.51%。对该学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查清流行原因及人群的免疫状态,为控制大年龄组麻疹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起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导致2004年初宁波市海曙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的因素。方法对91例伤寒、副伤寒患者采用流行病学对照研究方法,作流行病学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该起伤寒、副伤寒流行可能由生食小水产品所致,RR=2.95。结论应加强食品卫生教育和监督,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一起麻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9日~2月12日,柳州市西鹅乡帽合村一个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点发生一起重大的麻疹暴发疫情。为了解暴发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我们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定于 2 0 0 5年 10月 12~ 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内容 :(1)流行病学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 ;(2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3)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4)现场流行病学 ;(5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6 )临床流行病学 ;(7)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 ;(8)营养、环境和职业流行病学 ;(9)疾病和公共卫生监测 ;(10 )管理流行病学 ;(11)计算机技术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等。稿件要求 :(1)具体要求请登陆http :/ /ltx ahmu edu cn。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海口市在腹泻病人监测发现的1例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O157:H7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在常规监测中发现的1例腹泻病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肛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为O157:H7大肠杆菌阳性,并参考海南省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和疫情信息,认定该病例系海南首例报告O157感染性腹泻病例。疫情得到有效处理,病人痊愈,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海南省存在有O157疫情的威胁,今后应加强该病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历时14d,共出现16名病例,病例临床表现较为典型;男女患儿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共采集三份样品,检测结果均为CA16阳性。结论及时采取停课措施有利于控制疫情,在私立幼儿园分区域活动、分班级管理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是一门预防医学,它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订、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措施的科学。以前流行病学以研究传染病为主,近年来把某些危害严重的非传染病,如肿瘤、心血管病、克山病等也列为研究对象。但是,对传染病的防治仍为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传染病种类很多,流行特点各异,那么传染病是怎样发生、传播和流行的呢?不管传染病流行是怎样的不同、其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缺少  相似文献   

17.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流行病学研究中来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研究病原体的蛋白和核酸分子结构。在基因水平上阐明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肿瘤等非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将宏观的疾病流行规律与微观的病原体基因特征联系起来。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追踪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现病原体变异;判断  相似文献   

18.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实践,同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做好现场流行病疾病暴发的调查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不同性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效果,本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疾病暴发的调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了解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为今后继续举办该项目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分别设计学员、学员单位领导及专家评价调查表和学员工作业绩调查表,对项目和学员进行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6%的学员认为培训目标全部或较好实现,96%的学员单位领导和专家对项目整体评价很好或较好;学员参加培训后"八种能力"基本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能力"、"撰写工作总结、科研论文和演讲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等提高较大;与新闻媒介和大众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小。学员单位有79.2%的领导及专家认同学员的专家地位;学员单位领导和专家对学员结业后的工作表现满意度达88.2%。学员结业后开展多种重要工作的业绩较入学前有显著增加。结论: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员"八种能力"明显提升,工作表现得到单位的认可,培训目标基本实现,项目是成功的,有必要继续举办。但是,要加强某些薄弱环节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它采用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解决临床医学中的问题,在国外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还比较陌生,这里我们把临床流行病学的由来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一、从流行病学到临床流行病学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医学发现了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找到了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控制了一些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研究控制其流行的对策,成了医学中一种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