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中的类黄酮、槲皮素等酚性化合物虽然在体外试验中显示了某些致基因突变的活性,但在体内因存在着足够的氧化氢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所以并款发现食品中多酚化合物导致动物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地锦草酚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中药地锦草抗HBV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聚酰胺、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P等色谱方法,从地锦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酚性化合物。结果:利用MS,NMR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1),短叶苏木酚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2),短叶苏木酚酸甲酯(m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3),phyllanthussin E methyl ester(4),地榆酸双内酯(sanguisorbic acid dilactone,5),3,3′-二甲氧基鞣花酸(3,3′-2-di-O-methyl ellagic acid,6),鞣花酸(ellagic acid,7)。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木樨科植物素馨干燥花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并结合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馨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的抗HBV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没食子酸乙酯(2)、对苯二酚(3)、2-(4-羟基-苄基)-苹果酸(4)、红景天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杨晨悦  王晓玲 《中药材》2018,(1):111-114
目的:研究构树皮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ODS柱、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对构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构树皮中分离鉴定了11个酚性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黑立脂素苷(2)、松脂素-4'-O-β-D-吡喃葡糖基-4″-O-β-D-呋喃芹菜苷(3)、di-O-methylcrenatin(4)、leonuriside A(5)、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kelampayoside A(7)、咖啡酸甲酯(8)、槲皮素(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0)、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4~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金钗石斛中的酚性成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雪  高昊  王乃利  姚新生 《中草药》2006,37(5):652-655
目的对金钗石斛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技术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酚性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Ⅰ),香草醛(Ⅱ),罗布麻宁(Ⅲ),对羟基苯甲醛(Ⅳ),丁香醛(Ⅴ),丁香酸(Ⅵ),丁香乙酮(Ⅶ),α-羟基丁香丙酮(Ⅷ),松柏醛(Ⅸ),二氢松柏醇(Ⅹ),2-羟基苯丙醇(Ⅺ)和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Ⅻ)。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Ⅻ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 Pall.ex Link subsp.dilatata(Nakai et Kitagawa)Hong)中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5%乙醇提取,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4个酚性化合物,其中黄酮类7个,分别为3’,4’,5,6,7-五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Ⅰ)、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Ⅲ)、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乙酯(Ⅳ)、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丁酯(Ⅴ)、芹菜素(Ⅵ)、木犀草素(Ⅶ);酚酸类5个,分别为香草酸(Ⅷ)、对羟基苯甲酸(Ⅸ)、原儿茶酸(Ⅹ)、原儿茶酸乙酯(Ⅺ)、异阿魏酸(Ⅻ),还分到儿茶酚(ⅫⅠ)、大黄素(ⅩⅣ)。结论:除化合物Ⅵ、Ⅶ外,其余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得,其中化合物Ⅱ~Ⅴ、Ⅺ、ⅫⅠ、ⅩⅣ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7.
曾报道从掌叶大黄中分离得到26种酚性化合物以及用枯草菌评价这些化合物的效果。本次探讨了大黄中酚性化合物对人口腔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石心红  邱落  孔令义 《中草药》2006,37(9):1313-1315
准噶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生于海拔500~2000m的荒漠河谷、盐化草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逐水、消肿、散瘀作用,有毒。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准噶尔大戟叶中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木犀草素(luteol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2″-没食子酰基异槲皮苷[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9.
苦参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的酚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苦参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酚性化合物,分别为番石榴酸二乙酯(1)、麦芽酚(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7,4’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4)、毛蕊异黄酮(5)、鹰嘴豆素甲(6)、大豆素(7)、芒柄花素(8)和5-去羟山柰素(9)。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5、6、7和9为首次由苦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中的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根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tripterinin(1)、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2)、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3)、1,2-bis-(3-methoxy-4-hydroxyphenyl)-1,3-propanediol(4)、(2S)-3,3-di-(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2-diol(5)、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6)、3-methoxy-4-hydroxybenzene methanol(7)和3-methoxy-4-hydroxy benzoic acid(8).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4-7为首次从雷公藤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小丛红景天中的酚性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根的甲醇提取物中酚性化合物。方法: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没食子酸(3),(+)-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4),(-)-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7α-O-L-鼠李糖苷(6),芦丁(7)。结论:化合物3,4,5,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毛冬青酸性、酚性及皂苷类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鉴定毛冬青(Ilex pubescens )中的酸性、酚性、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醋酸乙酯萃取或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得到11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 3,4-二羟基苯甲醛 (1);decumbic acid(2);富马酸(3);3,4-二咖啡酰鸡纳酸(4);琥珀酸(5);ilexgenin A(6),毛冬青皂苷B1(7);毛冬青皂苷B2(8);毛冬青皂苷甲(9);毛冬青酸(10)和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2~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0是首次从天然产物中获得,根据DEPT碳谱,首次对其碳信号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3.
14.
车前科植物欧车前(Plantago psyllium)的干燥成熟种子用于治疗便秘,卵车前(P.ovata)也有相同的作用。Nishibe S将卵车前种子粉碎后,取500g用热甲醇提取,提取液在40℃时减压浓缩至1/5,加水过滤,滤液依次以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各萃取液在40℃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乙酸乙酯部分(1.2g)进行硅胶柱层析,5%~20%乙醇-氯仿梯  相似文献   

15.
麻疯树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俊驹  谭宁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74-3077
目的:研究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疯树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14个酚性化学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4’-二甲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1),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2),槲皮素-3-甲醚(3),5,6,7-三甲氧基香豆素(4),5-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5),异莨菪亭(6),ω-hydroxypropioquaiacone(7),松柏醛(8),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9),香草酸(10),异香草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升麻素(13),(E)-3-羟基-5-甲氧基芪(14)。结论:化合物1~4,6~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漆姑草中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爱群  谭宁华  周俊 《中草药》2008,39(11):1609-1612
目的研究漆姑草中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RPC-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漆姑草中分得9个酚性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确定为:E-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Ⅰ)、伞形花内酯(Ⅱ)、7-甲氧基香豆素(Ⅲ)、5,7-二羟基香豆素(Ⅳ)、5,7-二甲氧基香豆素(Ⅴ)、7-O-β-D-葡萄吡喃糖-6-C-β-D-木糖吡喃糖-5,4′-二羟基黄酮(Ⅵ)、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Ⅷ)、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原朴皮和厚朴叶酚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明光  陈立新 《中草药》1991,22(8):351-352
  相似文献   

18.
化橘红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旭江  林励  陈志霞 《中草药》2004,35(5):498-500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和柚C.grandis(L.)Osbeck未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称毛橘红,后者称光橘红。化橘红有散寒、燥湿、消痰、利气等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化橘红富含黄酮类等酚性成分,主要为柚皮苷、野漆树苷  相似文献   

19.
定心藤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定心藤中酚性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定心藤中分离得到6个酚性化合物,依次鉴定为青藤碱(Ⅰ)、香草醛(Ⅱ)、白杨素(Ⅲ)、香草酸(Ⅳ)、槲皮素(Ⅴ)、没食子酸(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翠云草中黄酮及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中黄酮及酚性成分。方法对翠云草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从翠云草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及酚性化合物,分别为(2S)2,3-二氢-7’’-甲氧基扁柏双黄酮(I)、芹菜素(Ⅱ)、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Ⅲ)及阿魏酸(Ⅳ)。结论化合物III、IV为首次从本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I、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