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LC法测定蟾酥中4种蟾毒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玲  蔡国琴  敬应春  张聪 《中成药》2012,34(11):2151-215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分别在0.05~2.61μg(R2=1),0.10~4.96μg(R2=1),0.10~5.03μg(R2=1),0.10~5.18μg(R2=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2%,97.34%,97.23%,97.34%,RSD值均<2.0%。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10批不同来源的蟾酥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含有量相对稳定,脂蟾毒配基含有量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
HPLC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盈  董海林  梁晓 《中成药》2006,28(6):812-815
目的:建立心可宁胶囊(蟾酥等)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50∶40),流速:0.8 mL/m in,检测波长:296 nm;柱温:室温。结果:线性范围:华蟾酥毒基3.5μg~0.28μg,脂蟾毒配基3.75μg~0.30μg。平均回收率:华蟾酥毒基为99.86%,RSD为1.8%(n=5),脂蟾毒配基为99.84%,RSD为1.2%(n=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强,能够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天佛参口服液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ShieldTM 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38∶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华蟾酥毒基的回归方程为Y=1000000X-648.2,r=0.9990,表明华蟾酥毒基在0.0139~0.695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脂蟾毒配基的回归方程为Y=5000000X+42394,r=0.9995,脂蟾毒配基在0.0210~1.0525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蟾酥中3种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蟾酥中脂溶性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提取工艺,并建立了测定蟾酥提取物中上述3种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以蟾酥中脂溶性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蟾酥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的HPLC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6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3D2,即75倍量95%乙醇80℃提取120 min;所建立的HPLC方法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均得到很好的分离,且重现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最小检测限分别为14.6,9.0,11.8ng.mL-1。结论:确定了蟾酥最佳提取条件,HPLC能准确测定蟾酥提取物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心宝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电光  曾丹  钟红兰 《中药材》2008,31(7):1091-1092
目的:建立测定心宝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复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5μm,4.6 mm&;#215;250 mm),流动相为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2∶38,用磷酸调节pH值为3.2),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96 nm。结果:华蟾酥毒基回收率102.9%,RSD=2.0%;脂蟾毒配基回收率100.0%,RSD=1.8%;结论:本法准确,可用于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丹中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0nm×4.6nm);流动相:乙腈-水(43.5:56.5);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6nm;进样量20μL.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在5.31~63.75μg/mL、6.00~7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99.39%,RSD分别为1.32%、0.55%(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华 《中成药》2012,34(8):1618-1621
目的 建立蟾灰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以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用磷酸调pH值3.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96 nm,柱温40℃,对制剂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进行定量分析;TLC法对制剂中的蟾皮、人参进行鉴别.结果 脂蟾酥毒配基在0.0032~0.32 mg/mL、华蟾酥毒基在0.0032 ~0.32 m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98%和99.08%;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步,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焦安妮  于敏  李蕾  焦连庆  刘忠英 《中草药》2019,50(15):3687-3690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测定干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MS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Zorbax SB-C18液相色谱柱(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41∶59),体积流量200μL/min,柱温30℃。质谱条件:氮气温度350℃,氮气体积流量12 L/min,雾化器压力为101.316 kPa(35 psi)。华蟾酥毒基碎裂电压160 V,碰撞能15 eV,母离子、子离子分别为m/z 443.2、364.8;酯蟾毒配基碎裂电压130 V,碰撞能15 eV,母离子、子离子分别为m/z 385.2、366.9。结果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0.99~7.92μg/m L和1.04~8.32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均为0.3 ng/g。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回收率分别为97.96%~103.7%、96.86%~102.4%。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可靠,能满足干蟾皮有毒物质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主要成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45∶55),检测波长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华蟾酥毒基在进样量0~5.86μg(r=0.999 8),脂蟾毒配基在进样量0~5.88μg(r=0.999 97)线性关系良好,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2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蒡芩慢咽滴丸中蟾酥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为3.2)(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柱温40℃。结果:酯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0μg(r=0.9997)及0.224~1.12μg(r=0.999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91%(RSD=0.7960%)和99.84%(RSD=1.0023%)。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六灵解毒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牛黄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采用ZorbaX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用磷酸调PH值为3.2),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华蟾酥毒基在0.311 6~2.492 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脂蟾毒配基在0.309 6~2.476 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华蟾酥毒基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55%。脂蟾毒配基平均回收率为103.30%,RSD=1.7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六灵解毒丸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蟾酥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选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磷酸调节pH为3.25±0.02)为流动相测定蟾酥药材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测定组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分离度,华蟾酥毒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86%,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2.0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检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方法 :醋酸乙酯分离提取华蟾素中脂溶性成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 ,以Econosphere C1 8柱为分析柱 ,乙腈 水 (50∶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99nm。结果 :该测定方法准确 ,分离效果好 ,灵敏度高。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华蟾素注射液中各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分别为蟾毒灵 0 .333μg·mL- 1 ,华蟾酥毒基 0 .1 59μg·mL- 1 ,脂蟾毒配基 0 .1 1 0 μg·mL- 1 。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浓度从理论上讲已达到有效作用浓度 ,可能是华蟾素注射液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蟾酥中活性成分的HPLC方法,并对5个不同产地的药材中5种活性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25 μm),流动相为醇-水(50∶50),检测波长296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并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定不同产地经60%甲醇回流提取的蟾酥样品中活性成分的量.结果 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有很好的分离度.日蟾毒它灵、蟾毒灵、沙毒精、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平均回收率为99.9%、99.6%、97.9%、96.7%、99.5%,RSD为2.8%、3.2%、1.9%、1.0%、3.4%.不同产地蟾酥样品的HPLC色谱图差别明显,所含成分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差异较大.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具有实用性,可作为蟾酥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蟾酥通痹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春波  温艳  闫美霞 《中成药》2006,28(11):1584-1587
目的:建立蟾酥通痹软膏(蟾酥、冰片、防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防己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防己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1.15μg~5.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实验RSD为1.05%,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1.63%,n=5);脂蟾毒配基在1.05μg~5.2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实验RSD为1.02%,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0.61%,n=5)。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牙痛一粒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邝晓霞  莫翠华 《中药材》2003,26(10):756-757
采用HPLC法测定牙痛一粒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OD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2 5 0mm× 4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5 0∶5 0 ) ,柱温为 2 0℃ ,流速为 0 5ml/min ,检测波长为 2 96nm ,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 0 16 2 6~ 1 35 5 0 μg ,脂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 0 15 36~ 1 2 80 0 μg ,本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通窍益心丸(蟾酥、冰片、体外培植牛黄、人参、三七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处方中的珍珠;采用TLC分别对处方中的人参、三七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人参、三七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0.03057μg~0.9171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试验RSD=0.4%(n=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1.0%,n=6);脂蟾毒配基在0.03051μg~0.9153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精密度试验RSD=0.2%(n=5),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1.0%,n=6)。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温度、光照及pH对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检测波长296 nm,流动相乙腈-水(58∶42);利用UV测定蟾酥提取液中总蟾毒色胺的含量,检测波长559 nm。分别考察高温(60,40℃),强光照射[(4 500±500)Lx]及不同pH(40℃,pH分别为4.32,4.99,5.73,6.47,6.97,7.75)条件下蟾酥提取液放置0,5,10 d后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的含量变化。结果:60℃条件下放置10 d后3种指标成分降解率均5%;40℃及(4 500±500)Lx条件下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降解率均5%;总蟾毒色胺在上述条件下的降解率均5%。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分别在pH 5.73,6.47,6.47时降解最慢。结论: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受高温及强光照射的影响较小,总蟾毒色胺受高温及强光照射的影响较大;pH是影响蟾酥提取液中3种指标成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不同pH条件对3种指标成分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莹  袁丹  孔令锋  马斌  潘英妮 《中草药》2008,39(1):58-60
目的 建立仙蟾胶囊中士的宁、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 士的宁:采用Intersil-ODS3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1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0.01 mol/L磷酸二氢钾(40∶30∶30,冰醋酸调节pH值4.0);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2 mL/min;柱温:室温;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0.5%醋酸铵-乙腈(50∶50,氨水调节pH值7.0);检测波长:296 nm;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0℃.结果 士的宁、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分别在4.2~41.6、10.8~108.0、9.4~94.0 μg/mL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97.6%、98.4%,RSD均小于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仙蟾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较全面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咽速康气雾剂中蟾酥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蟾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对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5∶55);检测波长:296 nm.结果 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华蟾酥毒基的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1.19%,酯蟾毒配基的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2.71%.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咽速康气雾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