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开展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较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观察简单、便捷,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人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首先成功报道经桡动脉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改进,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6.0%以上。与径路股动脉比较,桡动脉径路有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避免患者术后卧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经桡动脉径路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的重要径路。现将我院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初步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320例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312例,其中有58例行PCI术;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7%。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的、可行的,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远端桡动脉入路是近两年新兴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路径,其与常规桡动脉入路相比具有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可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替代路径。本文回顾了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使更多的心脏介入医生了解和应用远端桡动脉入路,进而使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肱动脉及桡动脉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差异.方法 拟诊冠心病患者360例,随机分成肱动脉组及桡动脉组,每组各180例,分阶段比较行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穿刺用时、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插入冠状动脉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肱动脉组穿刺成功率、插入冠状动脉成功率及并发症均高于桡动脉组,但穿刺用时少于桡动脉组.结论 经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是经桡动脉途径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莫秀凤  杨海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03-2304,230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与舒适度,对比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缺点。方法:391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83例)和股动脉组(208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局部血肿或伤口出血、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组(P<0.05),动脉痉挛及闭塞发生率桡动脉组高于股动脉组(P<0.01);术后经桡动脉组腰背疼痛、尿潴留、便秘、平均卧床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可减少患者不适与痛苦,增加舒适度,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5月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疑诊和确诊的457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98.0%(448/457例),448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局部轻微血肿6例(1.3%),桡动脉闭塞1例(0.2%)。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和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的、可行的。且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胡青  黄安文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097-1098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特点。方法桡动脉Allen试验阳性患者,择期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40例。结果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低,患者舒适,易接受。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是冠心病介入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但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6-06~2008-03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96例,成功率为98.0%;桡动脉插管成功194例,成功率为97.0%。46例病人成功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2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桡动脉痉挛12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6例,前臂肿胀4例,桡动脉搏动减弱5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术后体位不受限制,活动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在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优势.方法 回顾行分析我院经桡动脉和传统股动脉路径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连续病例共152例,比较手术的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95.6%,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93.1%.2例因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1例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而改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但手术医师必须很好掌握桡动脉穿刺技术,导管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不断积累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山  梁岩  徐国帆  蒋学军 《重庆医学》2006,35(14):1297-1298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4月~2005年8月,89例患者疑似冠心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结果82例患者成功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92.1%,过程顺利,无冠脉开口损伤、穿刺口血肿和肌间血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效果好,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蒙冬生 《当代医学》2013,(36):20-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介绍了PCI手术指征及治疗技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及其他;介入路径:股动脉路径;桡动脉路径;临床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心理护理;音乐干预。经桡动脉入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小,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随着心脏病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显现得更加突出,已成为国内外广为重视的技术[2].本研究旨在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急诊PCI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是国内大多导管室的心血管医师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1989年Campeau首先[1]成功地报道了经桡动脉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此后该方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可达96%以上[2,3].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魏盟 《海南医学》2002,13(12):46-49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的传统路径为股动脉 ,在不适合经股动脉路径手术或经股动脉路径失败时才考虑经上肢动脉行PCI,后者包括经肱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方法 ,经肱动脉PCI,由于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 ,近来已很少有人采用 ,而经桡动脉法PCI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病人活动不受限、恢复快、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等优点 ,近来逐渐成为经上肢PCI的主流。国外于 1989年由Campeau首次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1992年Kiemenij首次使用桡动脉PTCA。 1995进行的照经桡动脉、经肱动脉 ,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选择该动脉穿刺后,术后易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被病员及家属接受。我科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176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71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16例,其中有42例行PCI,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6.7%。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不仅创伤小,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16例,其中有42例行PCI,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6.7%.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不仅创伤小,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经桡动脉介入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84例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并发症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患者684例次。分析常规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成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658例次。②桡动脉痉挛23例(3.5%),前臂血肿8例(1.2%),假性动脉瘤1例(0.15%),桡动脉闭塞或手部缺血1例(0.15%)。结论常规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治可行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经尺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诊治是桡动脉途径以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