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明波教授长期专注于研究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认为青年人眩晕通常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缺乏锻炼等因素造成。而究其原因则是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故其主要责之肝脾,宜辨证分型,从肝脾论治。张教授对青年人眩晕分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湿中阻三个证型,主要整理了其独到的认识与理论,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眩晕的病机是:阴阳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常。与五脏中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司、肾精亏虚,肾水不足,虚阳上越等皆可导致眩晕病的发生。眩晕的辨证主要是分清虚实。风、火、痰、瘀阻滞为实,气、血、阴、阳不足为虚。头为清窍、诸阳之会,极需气、血、津、液的濡养,也不耐受风、火、痰、瘀的侵袭。眩晕之症还可表现为虚实夹杂。根据高血压眩晕的病机,调肝、补肾、理脾是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由于身体虚弱,气血亏虚,房劳伤肾,情志不遂等致肝肾阴亏,脑髓失充或过食肥甘,脾虚生痰而发生本病,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轻者转瞬即止,重者如坐舟船,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常伴有恶心呕吐,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病有以上症状者多以眩晕辨证。  相似文献   

4.
贺希 《河南中医》2012,32(4):410-411
肝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的作用.肝失蔬泄,冲任失调,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凝结聚,发为“乳癣”;肝之疏泄功能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功能,还影响胃的降浊功能,肝失疏泄则眩晕、飧泄、脘腹胀满、便秘;情志失调,肝失郁结,郁火化热,灼伤阴血,致颜面气血不和、色素沉着;肝有藏血功能,女子以血为重,肝功能受损,则易出现妇科血液方面疾病;肝气条达,肝血得藏,肝体得养,则气血充沛,阴阳平衡,女性健康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眩晕属于中医学中的一种最常见疾病,以头晕目眩为主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1]。眩晕的发生主要源于心、肝。心主血脉、主神明,肝主藏血、主疏泄。由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失血、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心脏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濡养,脑乏清阳之气而发眩晕。樊主任在治疗眩晕中认为其病位多在心、肝、脾,多以肝风内动和气血不足为其最常见的病  相似文献   

6.
五、血虚眩晕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使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营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营阴耗伤、或不能化生营血、致肝无所藏、心无所养。血虚不能上营清窃而发为眩晕。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说:“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以眩运之生于血虚之又明点!以至新产之后,血海虚损……皆能眩晕。”寥寥数语便破了本证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因有内外因之分,以风、火、痰、湿为主要病理因素;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滞气郁而化火动风,肝阳上亢;肝木乘脾,脾气亏虚,气血不畅,清阳不升致眩晕,故采用平肝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8.
从五脏虚损入手,以风火痰瘀为致病之标,阐释眩晕的病机及辨证论治。五脏虚损致眩晕具体病机为肝脏虚损,升发失司;心脏虚损,血脉不利;脾脏虚损,运化失健;肺脏虚损,宣降失职;肾脏虚损,阴阳失调。治疗上,肝脏虚损,治以滋肝、平肝、清肝、养肝;心脏虚损,治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脾脏虚损,治以补益脾气、化痰祛湿;肺脏虚损,治以宣肺祛风、理肺活血、燥湿化痰;肾脏虚损,治以补肾滋阴、补肾助阳、填精益髓。  相似文献   

9.
"高粱之疾"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所载"高粱之疾"颇似今之代谢综合征,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为"高粱之疾"主要病机,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亦为"消瘅"、"胸痹心痛"、"眩晕"等病证之因,也有医家认为"高粱之疾"及其相关病变与肝失条达、痰湿瘀血内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古籍所载“高粱之疾”颇似今之代谢综合征,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为“高粱之疾”主要病机,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亦为“消瘅”、“胸痹心痛”、“眩晕”等病证之因,也有医家认为“高粱之疾”及其相关病变与肝失条达、痰湿瘀血内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董少龙教授认为:老年眩晕病有自身的特点.常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眩晕;或肾精不足则髓海失充,发为眩晕,肝肾阴虚是老年眩晕病的基本病机.因此治疗上在中医整体观和恒动观的思想指导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分别给予补肾、平肝潜阳、健脾等方法,常选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等方剂化裁治...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眩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 ,发展于金元时代 ,至明、清两代对眩晕认识日臻完善。综观历代医籍论述 ,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火、痰、虚、瘀。凡七情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肝阳上亢 ,肾精不足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络均可使脑失所养而发眩晕。1 辨证施治1.1 肝阳上亢 肝为风木之脏 ,体阴而用阳 ,性喜条达 ,主动主升。赖肾水以涵之 ,血液以养之。营阴不足则木失涵养 ,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 ,木郁生风 ,为眩为晕。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其忧郁、恼怒太过 ,肝失条达 ,气郁化火伤阴 ,风阳上扰头目而眩晕者 ,脉证可见头…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多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青年高血压病多与肝脾有关,并与心神相互影响。其发病机制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被扰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了"肝脾同调,心神并养"法论治青年高血压病的思路,形成了独特且有效的用药规律。本文从肝、脾、心神与青年高血压病的关系入手,详细分析青年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且分别从调肝、理脾、心神并养三种治法介绍郭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 病因病理内伤眩晕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内耳眩晕、眼源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以及一些脑部和颈椎疾患等。历代医家多责之为风、火、痰、湿、虚诸因。作者体会到:眩晕证的基本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是由于肾虚面引起的肝脾失调,升降失常。标实为肝脾失调产生的风、火、痰、湿等。夫肾为先天之本,若肾气不足,或疲劳太甚,施泄无度,则肾精亏损,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则眩晕耳鸣。水不涵木,木少滋荣则肝阳上亢,风生火动而上扰,发为眩晕。肝强克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风痰上扰,升降失常,发为眩晕。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虚不能上奉于脑,“上气不足”致头目失养而引起眩晕。初期不外阴亏阳旺,阴亏则阳升,阳旺  相似文献   

15.
<正> 耳性眩晕棣属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由于耳病(包括外、中、内耳)引起的眩晕则称耳性眩晕。耳主听觉;又司平衡,若功能失健或平衡失调,则必生耳聋鸣或有眩晕之发生。本文重点论述有关内耳性眩晕的证治。按其证型可分述如下: 一、风阳上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肝)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目不认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盛,耳鸣头晕,愤愤欲吐。”《河间六书》说:“由风木旺,而木复生火,风火皆阳,多为兼化,阳主孚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足厥阴肝,为  相似文献   

16.
厥阴为风木之脏,是少阳相火所居,临床上对眩晕多从“阳化内风”论治。人步老年,“脏衰于内,老象现于外”,归咎于后天薄弱,肝肾失滋荣,气机失调,肾虚精亏,肝失涵养,清气不上荣,故老年眩晕多兼症。一、眩晕兼睑动周×,女,60岁,1984年3月2日诊眩晕兼右眼胞不时(目闰)动,剧时伴耳鸣如蝉,与情志及劳累有关,迄今已五年,因久治无效,中断治疗年余。近半年来每天频发,剧时需闭目静卧方可减缓,兼见头内空虚,面色不华,困疲乏力,懒于语言,不任烦劳,纳  相似文献   

17.
辛颖 《光明中医》2016,(4):568-569
目的眩晕多从肝论治,临证根据病机的异同择用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之法,为进一步阐明调肝之法在眩晕治疗中的运用,与同道共同探讨。方法本文列举从肝论治眩晕验案2则以阐释对于眩晕之病选用调肝之法的疗效。结果调肝之法治疗眩晕取效甚佳。结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属肝所主,治疗当以调肝为要。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及高血压属胸痹心痛和眩晕头痛等范畴,情志因素导致的肝失疏泄为其主要的病因。归纳起来主要证型为心肝火旺、心肝血瘀、心肝血虚、痰浊闭阻、肝肾阴虚,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与肝密切相关,从肝论述冠心病及高血压古今文献亦有很多体现。该文总结从肝论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理基础及证治分型,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眩晕是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亏虚、房劳伤肾、情志不遂等致肝肾阴亏,脑髓失充或流食肥甘,脾虚生痰而发生本病。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轻者转瞬即至,重者如若坐舟船。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识物模糊,常伴有恶心、呕吐。现在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颈准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等都有此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眩晕证在临床上极其多见,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长期困扰着广大患者。根据临床观察,眩晕可分为虚实两类,如肝肾阴虚,阳亢化风,血虚及失濡养,气虚不能升清,精亏及海不充等。历代医家看法亦不一致,大多认为与外邪、肝风、痰湿、瘀血有关。《经治汇补·眩晕》曰:“虚者,内外之邪乘虚入表而上攻。实者,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