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懒得生气     
老朋友来家,脸色不好。一问,说是刚跟人生气了。劝了他几句,他说,并非他生来爱生气,实在是太让人生气了。跟着他几乎是痛心疾首地讲了那一天里好多让他生气的事:买菜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去邮局,人家吆五喝六,好像你是叫化子;坐公共汽车,人挤,同车的人稍一碰着,并非故意,对方开口就骂人;到商场买东西,你多问两句,便遭白眼,问你到底买不买得起。到银行取钱,小姐说,没钱了,明天再来。银行怎么会没钱呢?没钱不是要倒闭了吗?他的朋友,一位已故著名诗人的夫人(也是一个老干部)病了,竞无人过问,结果竞被送到一个民办诊所去住院,朋友说,那叫什么诊所啊,简直是地狱!你看看,能不叫人生气吗?  相似文献   

2.
生活不可能平静如水,人生也不会事事如意,人的感情出现某些波动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结果非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伤了感情,弄僵关系,使原本已不如意的事更加雪上加霜。与此同时,生气产生的不良情绪还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正如德国学者康德所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乃一介凡夫,值得炫耀的东西不多,足慰平生的一件事,就是我与亲戚朋友、同事邻里的关系一向融洽,人缘还算不错。于是有人问我妻子:“老唐是怎样处理、经营复杂纷繁的人际关系的?”妻颇为自得地告之说:什么诀窍也没有,他这个人,就是不知道生别人的气。”如果说不会生气是一种优点的话,那么,我是值得窃喜一番了———我真的不生气,尤其是不轻易生亲戚朋友的气。不过,妻只讲对了一半,我是不生气,而不是她所说的不知道生气,如果连气也不知道生了,岂不成了植物人?其实,我从前也是喜欢生气的,生父母的气,生弟兄的气,生同事的气,生朋友的气,甚至还…  相似文献   

4.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天天高兴。将会遇到很多不顺、很多烦恼、很多怒气。人活着就逃脱不了生气。但生气却是健康的大敌,世上不少人就是因为生气而气出了病,有的甚至为此丧了命。难免生气,生气又容易得病,这是一对矛盾,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一是要正视,二是要学会生气。要知道,会生气,也是养生。  相似文献   

5.
要会生气     
夫妻长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不愉快之事而生气。可是,面对生气,有的动辄以离婚相要挟,有的甚至于不惜挥拳动腿,以“武力镇压”而后快……这些做法,也许初有“效果”。但却后患无穷:轻则让其心存芥蒂,伤害感情;重则危及婚姻的根基,反目为仇。当然生气也并非洪水猛兽,甚至有时适度地生生气也未必不是好事,或许还能成为夫妻之间融洽感情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6.
夫医之疗疾 ,为求生气也。故尤拙吾曰 :“人受寒邪 ,腠理固密 ,营气不行 ,仲景麻黄汤即是生气 ;人受风邪 ,卫气伤 ,腠理开 ,汗出恶风 ,仲景桂枝汤即是生气 ;风寒两伤 ,则有大青龙 ,邪去而正气不伤 ,即是生所 ;寒邪直中三阴 ,真武四逆即是生气 ;阳明经邪热汗渴 ,白虎汤即是生气 ;传入阳明腑 ,痞满燥实 ,承气通之 ,即是生气 ;肝郁不舒 ,脾土受克 ,逍遥之用生姜、薄荷 ,即是生气。”推而言之 ,则对证之药 ,皆生气也 ,举例如下。龚某 ,男 ,14岁 ,患哮喘 12年。因新邪引发 ,宿饮阻络 ,胸胁卓痛 ,喘鸣肩息 ,昨午突然手足抽搐 ,搐停神清 ,连发不已…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不顺眼的人或不顺心的事,甚至是芝麻大的小事都容易生气。而生气的后果往往殃及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老年人,还可能殃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说的情绪、心理问题导致疾病,不仅仅说的是生气。大家都知道中医有个习惯说法,叫七情过度,就是说无论什么情绪,哪怕是喜,也不能过头,过头就成了危险因素,就可能导致身体生病。什么是七情?经常有人先回答喜怒哀乐,其实中医说的七情可没有哀和乐,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7种情绪。七情也还有别的说法,比如喜、怒、哀、惧、爱、恶、欲等。  相似文献   

9.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也是正常表现。但不同人生气的标准不尽相同,一个人心理包容性决定了他生气的底线,“宰相肚里能撑船,狗肚里撑不了四两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0.
<正>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生气发怒,有些人会气得胃疼,于是赶快揉揉肚子,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山东省立医院按摩科主任王海泉建议,不妨按按胸背。因为,虽然是胃疼,但病根是肝,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此时,主要是疏肝理气,使经络畅通,胃自然就不疼了。  相似文献   

11.
正生气通常被列为坏情绪之一,有害于健康,其实也不尽然。新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适度生气对健康不仅无害反而有益,那些适度表达愤怒情绪的男性,与选择压抑的男性相比较,发生致命性心脏病的概率减少50%,中风的概率也显著低于后者。这其中的奥妙在于适度表达愤怒有助于排解压力,而压力是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的凶犯之一。另外,以往认为人在生气时容易失去理性,减弱对事物  相似文献   

12.
夫医之疗疾,为求生气也。故尤拙吾曰:人受寒邪,腠理固密,营气不行,仲景麻黄汤,即是生气。人受风邪,卫气伤,腠理开,汗出恶风,仲景桂枝汤,即是生气。风寒两伤,则有大青龙,邪去而正气不伤,即是生  相似文献   

13.
生气为人生常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认为自己好心,别人却不理解,几经劝说竟然无动于衷,火都来了;有的是生活习性不合已意,强加于人不成就气急败坏;有的是自以为是,而人家未必理解而迁怒二过;有的是忽略差别,一个标准去度量别人和推进工作,因而生起无名之火;有的是人家站在自己立场的一番好意,当然未必是了解真情实意,自己反以为人家不理解自己,因而心生闷气,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说一点客观因素没有  相似文献   

14.
文龙 《科学养生》2006,(9):30-3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因为压力过大而常生气。但是请你千万别这样,因为生气具有令你的皮肤长出色斑等八大危害,这是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报道。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弱,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从小到大一直用这个名词。学了中医之后才晓得原来人一发怒,真的会在体内产生“气”,严格说来“生气”根本就是一个中医的名词。  相似文献   

16.
朱进忠 《山西中医》1993,9(6):13-14
予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一节,阅张景岳《类经》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壮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所论之火时,颇感费解。其所谓壮火、少火者何?是天地之火?  相似文献   

17.
生气会变丑     
人的先天相貌缺陷生下来时已决定了,而出生后,人却要靠健康心理来延迟衰老的降临,老年人常告诫我们:“不要生气,生气会变丑。” 最近一位美国科学家所做的有趣实验给人们提供了启示。他发现,把人在不同情绪下呼出  相似文献   

18.
《东方养生》2008,(1):104-104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伤脑 气愤至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相似文献   

19.
<正>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是重要的致病之源,所以在中医学中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中医认为"大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动怒不但会伤害感情、僵化关系、影响团结、激化矛盾,危害家庭与人际关系,还易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使气机升降紊乱。气血运行失于流畅,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认为,人在生气时会分  相似文献   

20.
虞琳 《养生月刊》2013,(8):730-731
中年女性由于事务繁多,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出现"烦躁心态",即容易激怒、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等现象,感到生气。这时人们往往会劝导说"不要自寻烦恼,生气会生病的"。的确,对于女性来说,生气会引发以下一些疾病:1.月经不调:有的妇女平素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