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医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全年共有住院患者42 083例,发生医院感染461例、534例次,感染率为1.1%、例次感染率1.3%;漏报13例,漏报率2.8%。感染部位构成比居前三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为48.13%,上呼吸道感染为26.97%和胃肠道感染为5.99%。感染患者分布最高的科室为ICU,占总感染例数的21.4%,其次为神经外科占5.2%。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21%。医院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58.78%。结论该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国内医院平均水平,但存在漏报现象;需要重点加强ICU等科室危重病人医院感染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度24个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手术部位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外科住院手术19 15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6例,感染率为0.34%;其中清洁切口手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6例,感染率0.29%;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发生感染27例,感染率0.30%;污染切口手术1 141例,感染13例,感染率1.14%。66例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24例(36.36%);深部切口感染18例(27.27%);器官/腔隙感染24例(36.36%)。24个手术科室中有19个科室发生过手术部位感染,占79.17%,其中胸外科感染率最高,其次分别为神经外科三、神经外科二和心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到32株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发生率最高(占25.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2.15%),再者为阴沟肠杆菌(占9.38%)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9.38%)。结论不同科室、手术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并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医院感染相关管理指标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某教学医院2014年7月16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日该医院共有住院患者2 368例,实查率100%,查出医院感染166例、185例次,感染现患率7.01%、例次感染率7.81%。心血管外科感染率最高,达38.71%,其次是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和保健医疗部,感染率依次为25.00%、20.16%和20.0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60.54%;感染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47%,治疗性用药占65.67%。结论该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偏高,重点加强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数据.方法:对2009年35 438例患者采用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进行感染监测.结果:35 43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39例,感染率为2.65%;感染1 206例次,例次率3.04%;ICU病房、血液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0.71%),病原菌送检率为56.90%,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8.10%),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医院感染病例MDR菌株检出率以MRSA的检出率最高为70.60%.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对高发科室和重点人群的监控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风湿疼痛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湿疼痛科2008年-2010年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科室连续3年共入住患者2 933例,发生医院感染67例、6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28%,例次感染率2.35%。漏报2例,漏报率1.10%。感染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0.87%;以第一季度感染发病率最高,为4.01%。结论风湿疼痛科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全院同期平均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9月15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实查住院患者156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5%,例次感染率为3.45%,其中以综合ICU现患率最高,占17.6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38.8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7%。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8.42%。结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外科全年共有住院患者614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55例次,医院感染率8.14%、例次感染率8.9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0.91%,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4.54%和7.27%。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70%。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临床查看和查阅病历对某医院2011年9月15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567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1例、5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5%、例次感染率为3.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8.89%,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现患率最高(占17.65%)。当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7%。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42%。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常规状态,感染患者相对集中在重症病房,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09年8 175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有235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3.0%;感染部位主要有泌尿道121例,占48.6%;下呼吸道39例,占15.7%;上呼吸道34例,占15.7%;皮肤软组织17例,占6.8%;血液10例,占4.0%。科室感染率神经外科最高,达8.7%。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8%。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监测患者311例,发生医院感染82例,医院感染率为26.4%;感染例次93,例次感染率为29.9%;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泌尿道感染占47.3%,下呼吸道感染占32.3%;老年患者、住院时间>14 d、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邢台市医院感染率在各科室内的分布差异,探寻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率的主要措施。方法:该医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出院的98 190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8 19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755例,感染率为7.89%。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62例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19.47%,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19例、下呼吸道12例、皮肤软组织11例、胃肠道5例及其它4例。构成比依次为37.25%、23.53%、21.57%、9.80%、7.84%。发生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血糖控制程度等有关。结论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因素,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运行病例和终末病历的方法,对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相同日期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738例,实查1705例,实查率为98.10%,平均现患率为2.05%,平均例次现患率为2.11%。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年构成比分别为14.29%,46.15%,68.75%,逐年上升;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45%,54.12%,34.73%,逐年降低。结论: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恒定,对现患率较高的科室需重点监控,督促其改进防控措施。要加强医院内肺炎(HAP),尤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以及呼吸机各类设施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唐燕  陈丽萍  孙睿  谭慕杨 《华西医学》2014,(7):1319-1322
目的了解所在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7月19日00 00-24 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查人数1 828例,实查1 815例,实查率为99.29%。发生医院感染55例(5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为3.03%。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综合病房(37.50%)、神经外科一(13.73%)及神经外科二(12.00%);感染部位最多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45.45%);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38.18%(21/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28.57%)、铜绿假单胞菌5例(23.81%)、肺炎克雷伯菌3例(14.29%)、鲍曼不动杆菌2例(9.52%);抗菌药物使用率24.08%,其中治疗用药占75.29%;性别、是否手术、有无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血液透析、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为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监测,更好地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控制ICU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控制ICU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入住ICU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ICU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9%降至6%。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王芳  YI Bin  刘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2-2704
摘 要:目的 分析近5年来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现状及发病规律,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的全部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流性病学调查,分析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构成比、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近5年来,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上、下呼吸道感染。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率上升明显。结论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尤其要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医院2009年1~12月21763例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结果:有8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82%,共发生感染1043例次,感染以下呼吸道(53.98%)、上呼吸道(16.01%)、皮肤软组织(8.15%)、术后切口(7.09%)、泌尿道(5.46%)、胃肠道(3.55%)为主;白色念珠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感染源的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938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5.07%;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其构成比为55.9%;肿瘤本身所致的免疫降低,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以及多数肿瘤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等均是易感因素。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