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二元 《药品评价》2012,9(7):14-20
随着近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放射影像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代谢性骨病,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诊断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新的实验技术和特殊检查为骨质疏松的临床早期诊断和病因鉴别提供了较特异而敏感的依据。但是,和其他疾病一样,  相似文献   

2.
骨强度指标在指导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诊指标的限制,使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一直局限在通过药物治疗提高骨密度上,而忽略了骨生长依赖于适应的骨变应这一骨生长机制。最近,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从以前的骨密度发展到目前的骨强度(抗骨折能力),其病因分析也在遗传、内分泌和营养等之外引入了骨应力生物力学机制,因此,单纯增加骨密度不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绝经、年龄增加或运动损伤、炎症、代谢内分泌等疾病,使骨组织中的钙丢失、骨中孔隙增多、机械性能下降,容易骨折,这就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轻微的动作或损伤即可引起骨折,给老年人带来莫大痛苦,甚至致残、致死。所以骨质疏松的诊断、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痛或比较广泛的骨关节痛、  相似文献   

4.
陆毅 《国外药讯》2005,(2):26-27
印度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公司Avestha Gengraine Technologies已与丹麦CRO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心(CCBR)及其子公司Nordic Biosciences联合,共同从事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方面的工作。该联盟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以利于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对90例老年患者进行胸(腰)椎的正侧位X摄片,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性骨质疏松在X线表现上有一定特征。可以表现为:①骨质疏松,9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②椎体双凹样改变,72例占77.7%;③椎体压缩骨折,21例占23.3%;④许氏结节形成,2例占2.2%;⑤合并症。结论X线检查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盘锦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使用韩国EXA3000骨密度检测仪对盘锦地区30~79岁的居民进行尺桡骨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30~39岁男女性骨密度值是其它各年龄段的均值,男女性的骨峰值均是40~49岁,同年龄组比较骨密度的累积丢失率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女性从50岁以后骨量丢失加速,而男性则缓慢。随着骨量的丢失,骨质疏松的症状也越显著。本文的测试结果为本地区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标准。结论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在中老年妇女,但对于男性也不能忽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脊柱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柱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脊柱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及X线、CT与MRI检查资料.结果 X线平片无阳性发现者5例,骨质疏松不伴骨质破坏者4例,骨质疏松伴骨质破坏者6例.11例CT检查4例表现为骨质疏松不伴骨质破坏,7例表现为骨质疏松伴溶骨性或穿凿样骨质破坏.14例MRI检查1例表现为骨质疏松,13例显示椎体单发或多发骨质破坏所致异常信号,分别呈局灶型、弥漫型和不均匀型.结论 X线平片对脊柱骨髓瘤的诊断敏感性较低,CT和MRI易于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尤以MRI显示效果最佳,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法.诊断时需与脊柱转移瘤、脊柱结核及单纯脊柱骨质疏松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报导绝经后骨析489例,占同期女性骨析病人的63%。资料提示,“无外伤”与轻微外伤造成骨析占67.5%,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骨折多发生在以松质骨为主的股骨颈,股骨粗隆部,桡骨远端和脊柱。章对骨质疏松症与绝经后骨析的关系等展开了讨论,提出骨质疏松是绝经后骨析的主要原因,临床、X线及生化测定三结合仍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常用方法。由于“恶性循环”的建立,骨质疏松影响了绝经后骨析的治疗,必须抓住骨质疏松这个本质方面,选择方法,加上手术无误,精细操作,配合及时,恰当功练,可获满意效果。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及由此而引起的骨折,提出了“活动为本,素食为上,防病为贵”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的疾病。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很容易造成骨折发生。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介绍了近年出现的可较全面分析骨折风险的新方法。并着重对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定量超声(QUS)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8例中老年T2DM患者同时给予桡骨QUS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检查。记录不同年龄段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双侧桡骨QUS与腰椎L1~L4及双侧股骨颈DXA测量结果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桡骨QUS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患者比例逐渐增加(P<0.01)。女性患者中,采用QUS测量双侧桡骨T值与DXA测量腰椎L1~L4、双侧股骨颈T值均呈正相关(P<0.05);而男性患者中,采用QUS测量右侧桡骨T值与DXA测量腰椎L1~L4、双侧股骨颈T值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右侧桡骨QUS诊断女性和男性患者骨质疏松的AUC为0.602[95%CI(0.515~0.689),P<0.05]和0.656[95%CI(0.527~0.785),P<0.05]。结论 桡骨Q...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各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加速了骨质疏松的恶化速度,造成长期的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甚至致残,大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难度[1].探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对指导临床预防、诊断、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改善情况10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改善的情况。方法将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WHO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50岁以上病人102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6周为一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测定服药前后指骨骨密度的情况。结果仙灵骨葆胶囊在改善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方面有效率达到83.9%。平均骨密度的T值从-3.1上升到-2.4,Z值从-1.9下降到-1.0。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在改善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55岁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128例,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无将其分为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组62例,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组66例,分别对其进行QCT和DXA检查,观察患者Kupperman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DXA和QCT诊断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检出率。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组中DXA和QCT中显示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分别占21.0%、30.6%和41.9%、53.2%;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组中DXA和QCT显示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分别占24.2%、34.8%与22.7%、33.3%,两组骨质疏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中有综合征较无综合征的妇女更易患骨质疏松,QCT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临床价值优于DXA。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占50%~60%。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南会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21-112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随着社会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增高,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骨密度(BMD)是衡量骨量、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因此,近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但目前对于骨质疏松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我国现有老年人超过1.4亿,预计2050年达2亿5千万,其中25%~70%患有骨质疏松[1].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骨质疏松,避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临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3月~2003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首诊为骨质疏松的甲亢病例,骨质疏松诊断依据症状、体症及X摄片,甲亢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误诊11例。结论 甲亢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临床常见,但临床重视不够,容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医药保健杂志》2009,(10):48-48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探讨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二十年,上述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21例和骨质疏松患者57例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同时检测其血清TNF-α,64例正常健康作为对照组。结果骨质疏松患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明显高于单纯骨质疏松患者;随着骨密度的降低,TNF-α明显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TNF-α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和单纯骨质疏松组,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迪  赵可伟  吴瑛 《北方药学》2016,(4):131-132
目的:探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6例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另选85例非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液中的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并与前臂远端、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比较分析,探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液中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分别为(13.71±1.49)pmol/mL、(22.63±6.172)pg/mL,前臂远端骨、第四腰椎、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分别为(0.53±0.65)g/cm2、(0.76±0.19)g/cm2、(0.73±0.18)g/cm2,与对照组比较,降钙素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比较明显,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