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心肌缺血的少见原因。通过分析我院所见3例患者,探讨其发病率、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50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发现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3例(0.6%),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其中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造影见:左前降支远端D型夹层,,TIMI血流1级。6月后造影显示:夹层自然愈合。结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心肌缺血的少见原因,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可自然愈合,所以对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否采用冠状动脉介人或外科手术(CABG)治疗,应根据造影时夹层的范围、形态及对血流的影响等因数来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内支架置入 (CASI)治疗对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10 8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 434例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检出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内支架 ,夹层闭合 ,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夹层的最佳方法 ,而内支架置入对治疗冠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发冠状动脉夹层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冠脉成形术的日益发展,继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病例逐渐增多。据文献报道PTCA的继发夹层的比例约为1·5%[3]。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发冠状动脉夹层影响了PTCA的质量及手术成功率,所以正确认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发冠状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合理处理,可大大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我院自1995~2003年共对疑有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1476余例,其中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内支架治疗为634例。共发现冠状动脉夹层患者6例,均行内支架置入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状动脉造影1476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内支…  相似文献   

4.
沈颖  李凌 《护理研究》2007,21(11):3098-3099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EN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或并发冠状动脉血管壁撕裂和夹层形成,以及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患者。但是随着接受支架植入的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并越来越受到重视。ISR已成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A型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的认识,防范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例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 h入院,经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狭窄。结果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中突然呼吸停止,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回放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示大量心包积液,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致右冠状动脉闭塞形成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术中夹层破裂,心包填塞致死。结论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非常罕见,一旦确诊,需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反映心肌急性缺血、损伤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以及心肌血清酶和心肌结构蛋白变化。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继发的血栓形成,其他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分离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等引起心肌梗死相对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诊疗中左主干夹层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左冠状动脉主干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器械选择及预后.结果:6例左主干夹层患者5例及时植入支架后即刻均获得良好效果,1例亚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死亡;4例中远期预后良好,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左主干夹层预后凶险,支架置入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夹层的造影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夹层发生在冠状动脉较少见,极易因心肌缺血而致命。至今文献报道过的病例甚少。本组8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993~1995年对疑冠心病作冠状动脉造影共324人次,发现2例冠状动脉夹层(占062%),同期作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东明 《临床荟萃》1995,10(11):510-511
自1978年Gruntzig等首次运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粥磁硬化性疾病获得成功以来,PTCA技术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由于新设备的不断涌现,PTCA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巨大效益,1990年美国行PTCA达30余万例,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操作技术日益熟练。使PTCA的适应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以由单支病变发到展多支病变,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病变,外科血管旁路术后的心绞痛及高龄、高危病人。然而,在PTCA过程中或术后也出现了一些血管的并发症或新的病变,如冠状血管急性闭塞、夹层形成、血栓形成或冠  相似文献   

11.
宋志平 《家庭护士》2007,5(4):31-32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特制的造影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插入主动脉根部,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的一种医学新技术。冠状动脉支架术是通过冠状动脉导引导管被送至冠状动脉内的病变部位,张开后起到支撑血管壁,防止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血管急性闭塞,夹层形成和慢性再狭窄的作用,是一种新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11例的造影分析吕飙①杜嘉会本文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造影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特点、病因,对本病进行鉴别诊断和简要讨论。1材料与分析1.1本院自1985年10月至1996年5月间1311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无复流(no-reflow,NR)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或静脉溶栓治疗、其梗死的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ive Artery,IRA)再通后,冠状动脉造影排除病变部位因内膜撕裂、管壁夹层、血栓栓塞、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心外膜血管痉挛等急性PCI机械并发症因素,冠状动脉所支配的区域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的现象.短暂的动脉闭塞是无复流发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由外伤或其他非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罕见的自发分离的冠状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可致急性冠脉事件甚至猝死。临床对该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均无一致共识,目前诊断主要依据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技术手段,治疗亦因人而异,包括保守治疗和血运重建~([1]),其病因尚不清楚,且中年妇女为多发人群,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内雌激素水平、疲劳、情绪上的不确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胸痛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胸痛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510例,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分为胸痛组50例,无胸痛组46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小分支闭塞、夹层、慢血流、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改变、血栓形成、精神紧张、支架王八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小分支闭塞、夹层、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改变、慢血流、血栓形成、精神紧张、支架置入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胸痛发生率较高,与冠状动脉小分支闭塞、夹层、慢血流、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避免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误诊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经过。结果本例因反复心前区疼痛入院,经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给予止痛、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不佳。进一步行X线胸片、心脏彩超及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Ⅰ型)。患者病情严重,入院次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大范围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重视四肢血压测定、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客观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导致冠状动脉破裂,主要是指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操作过程中造成冠状动脉内皮及中层的局限性撕裂或完全破裂[1]。2006-121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置入支架处的冠状动脉发生完全性破裂患者,经我们急诊开胸探查止血和冠状  相似文献   

18.
沈颖  李凌 《护理研究》2007,21(33):3098-3099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1]。目前,SCAD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时夹层的范围、形态、夹层阻塞血管的程度及对血流影响等因素,选择性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心导管介入治疗或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VUS观察6例SCAD的显像特征,并指导3例SCAD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结果6例患者IVUS均清晰显示内膜片结构,根据真假腔外侧壁的超声结构差异和假腔内血栓,6例患者均成功鉴别出真假腔。3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根据IVUS显像准确选择支架尺寸,指导支架在真腔内释放,并确定支架扩张充分和夹层完全闭合。结论应用IVUS有助于对SCAD进行精确的评估,准确地指导SCAD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CAD-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252例CAD-C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244例CAD-CL(包括慢性闭塞、分叉病变、长病变和再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244/252,96.83%),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20%.32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出现侧支血管阻塞,48例出现动脉夹层,15例支架内形成再狭窄,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后仍处于低血压状态,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积极抢救无效死亡,1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后经急诊PCI治疗闭塞血管再通,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