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龋病及其继发病给儿童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儿童牙齿患龋对其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WHO把龋病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龋齿患病率高达70%以上,近几年仍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而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所以健康教育在龋病患儿和家长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口腔健康行为密切影响儿童龋病的发生,儿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家长的影响,作者就父母及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作一综述,以助有效地预测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2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48名<2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结果沈阳市<2岁儿童患龋率为40.34%,龋均为1.44。结论对家长进行早期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早期龋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敏  王红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411-412
目的:加强健康教育对儿童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市15 所小学一年级儿童及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共3000 名学生在进行免费窝沟封闭的同时,采取随诊随治,随机分组调查.结果: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对儿童龋病有预防和积极的治疗作用,使我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方法简单、效果肯定,有利于预防龋病,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黎淑芳  廖明华  何钢清 《广西医学》2008,30(12):1892-1893
目的 调查百色市7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开展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百色市7岁儿童627人进行龋病调查;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儿童家长问卷及抽样方法,对360名受检儿童家长以面谈方式现场询问,了解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结果 627名7岁儿童患龋率为78.7%;24.74%儿童经常有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多数儿童每天刷牙2次以上;约24%儿童家长每天检查或帮助孩子刷牙;56.67%儿童1年内未看过牙;大部分儿童因牙痛而看牙.结论 百色市7岁儿童患龋率高,口腔医疗服务使用丰较低,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儋州市1820名3~7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珍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23-1824
耳的了解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海南儋州市10所幼儿园3~7岁1820名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及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将调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公式计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0名儿童乳牙龋齿率为62.53%,龋均为2.8168,龋齿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筛选出10个与儿童乳牙患龋率有关的因素,其中每日刷牙次数、餐后漱口、喜吃甜食、睡前吃零食、使用含氟牙膏、使用钙剂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口腔健康态度与儿童乳牙龋齿高度相关(P〈0.01),而出生体重与儿童龋齿无关(P〉0.05)。结论儋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应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强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意识等.减少相关因素对龋齿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发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6岁的儿童538例,男281例,女257例。对儿童龋病进行临床检查,并以问卷形式取得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数据。结果总体患龋率为54.3%,龋均为1.52。龋病发病与儿童饭后是否漱口、每天刷牙次数、父母是否监督刷牙、睡前是否进食和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发病情况存在相关性.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8.
儿童龋病的防护措施甘建琼(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儿童;龋病;防护措施儿童龋齿的发病率较高,占儿童的80%。许多家长认为乳牙要换,坏了也没有关系,不重视治疗及保健。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乳牙过早拔除,会影响咀嚼功能及恒牙萌出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童龋病易患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清  张碧芬  李碧玉 《西部医学》2011,23(6):1175-1176
目的调查儿童龋病的易患因素,为防治儿童龋病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1880例儿童吃零食和平时刷牙的习惯,并分析其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结果不爱吃零食和爱吃零食儿童的患龋有显著差异(P〈0.005),刷牙和不爱刷牙的儿童患龋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5)。结论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不爱保持口腔清洁的习惯是儿童患龋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及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有责任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导,及早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以有效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儿童牙齿保健意识,根据乳牙解剖学结构特点,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全面阐述保护乳牙的重要性.方法 从健康教育角度提出了儿童饮食结构的调整,指导其父母正确喂养并讲解口腔卫生知识.结果 降低儿童乳牙的患病率,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结论 儿童乳牙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给患者预防龋病的发生带来了福音,保护乳牙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减少患者家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巴中市农村儿童乳龋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儿童乳龋病状况。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86所农村幼儿园4150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农村儿童乳龋病的急病率为26.94%,年龄与急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依从关系(P<0.001)。上、下颌乳龋齿的发生率分别为13.83%、18.02%,二者问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乳磨牙与其他乳牙的龋齿发生率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到农村,尤其是对儿童的家长及幼儿教师进行多层次健康教育是预防乳龋病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门诊初诊儿童就诊时主诉牙的病种及家长愿意接受的治疗程度,使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收集门诊初诊儿童1 044例,所得数据运用 SPSS/PC+作统计分析.结果 初诊儿童就诊的病种由多至少依次为龋病,根尖周病,牙髓病和牙外伤.大多数家长愿意接受治疗主诉牙或全部坏牙,很少家长愿意对儿童牙齿进行健康管理.结论 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儿童牙病的预防 ,强化大众的口腔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沈阳市3岁儿童龋病流行特点,为沈阳市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9区1080名3岁儿童进行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4.70%,受检儿童龋病患病率为64.37%,龋均为2.55,龋面均4.89,龋蚀严重度指数为8.27,龋病充填率为4.96%,无龋组受检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程度明显高于龋病组家长(P<0.01)。结论沈阳市3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严重,应加强对儿童龋病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张掖市3~4岁儿童的患龋情况及病因,为本市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按WHO龋病的诊断标准,由口腔专科医生对本市4所幼儿园共481名3—4岁儿童进行了口腔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受检儿童总患龋率为56.13%,龋失补牙数(龋均)为3.19,患龋情况严重,患龋率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开始刷牙年龄、饮食习惯、家长文化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本市积极开展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位[1]。儿童和家长口腔健康行为是影响幼儿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龋齿处于较高水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为了解十堰市城区儿童患龋情况,进一步探讨乳牙龋病的防治对策,我们对城区7家幼儿园大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2岁以下儿童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尤其是农村儿童的龋病发病情况和口腔卫生状况较城市差.而龋充填比更是离2010目标相差甚远.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贫乏,对口腔健康的不重视,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差,严重影响农村儿童的口腔状况.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局部干预措施就尤显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十堰市郊农村学校开展一项以学生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局部干预的综合措施来控制患龋率,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龋病是被1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龋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60%~90%的学龄儿童及大部分成年人均受到龋病的影响。我国乳牙龋患发病严重,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为76.5%。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儿童龋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做了不少研究,以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现将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校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以视诊为主配合问卷调查,对全校452名4-6岁所在园儿童患者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52名学龄前儿童总患病率为50.88%,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龋病的发生与睡前有无刷牙、饭后有无漱口、饮料喜欢程度、晚上有无吃甜食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控制上述危险因素,针对儿童生长期的年龄特点,利用家长配合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做好龋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龋病是人类疾病中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疾病,它患病率高、分布广。幼儿园3-5岁儿童因龋病破坏了口腔功能,影响消化系统吸收营养,就会降低健康水平。为了提高幼儿园儿童的群体健康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治龋齿,笔者对恩施州直幼儿园3-5岁儿童乳齿龋病情况作了分析。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参加1999年恩施州直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的3-5岁儿童632人。其中男309人,女323人。 (2)、方法:采用1957年我国卫生部组织的“龋病牙周全国性统计调查委员会”制定的龋病调查的诊断标准[1]。检查人员由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