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安邦先生 ,是我省著名老中医 ,全国首批 5 0 0名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 ,从事医疗、科研、教学 5 0余载 ,以“经方家”而驰名海内外。余随其抄方学习数年 ,受益非浅 ,现将骆老应用大黄的经验介绍如下。骆老教诲 :大黄本是一味常用的泻下药 ,但若能精于辨证 ,大胆用之 ,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其功用已突破一味泻下药所能解释之范围。清·唐容川言 :“大黄一味既是气药 ,又是血药 ,止血不留瘀 ,尤为妙药……今人不敢用 ,惜哉 !惜哉 !”提醒我们应重视大黄的应用。1 妇科疾病的应用妇人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月经不…  相似文献   

2.
大黄的传说     
谈到宫廷用药,人们总会想到人参、鹿茸、燕窝等高级补品,其实有一味人们熟知的泻下药也常被使用,它就是——大黄。大黄在宫廷中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叫姚僧坦的名医,用单味大黄治好了梁元帝的心腹疾。在清宫医案中,大黄应用之广泛,炮制之讲究,剂量之斟酌,用法之多样,配伍之精当,堪称之最。  相似文献   

3.
患了眼病应该怎样进行自我疗养,这是广大眼病患者经常询问和关心的问题,亦是眼科工作者正在探索研究的课题。《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说:“欲其无患,先制其微,盖言疾之初起,即当疗治之。制之之法,岂独药哉。内则清心寡欲,外则惜视缄光。盖心清则火息,欲寡则水生,惜视则目不劳,缄光则膏常润,脏腑之疾不起,眼目之患即不生,何目疾之有哉。”《龙树菩萨眼论》第三十条在论述黑风、绿风证时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传承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和医药文化,继承国医大师金世元调剂技术经验,发展完善大黄调剂技术。方法系统整理《本草纲目》中有关大黄调剂的记载,结合《中国药典》(2015版),梳理李时珍关于大黄药物释名、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对比金世元教授在大黄药物释名、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等调剂技术方面经验。结果 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大黄释名、临床应用等的记载充分体现了其辨证用药学术思想。2金世元教授提出的大黄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等调剂技术与临床证候密切相关。结论金世元教授传承李时珍辨证用药学术思想,发展完善了大黄调剂技术,为大黄临床调剂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黄,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急重症的一味良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张景岳称"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国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古代名医赞誉大黄具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之力,斩关夺将,犁庭扫  相似文献   

6.
大黄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它不仅是攻下、泻下药中不可缺少的药味,它还具备抗菌、破瘀,活血的作用,在大量儿科处方中都含有大黄。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开展,大黄已引起国内外医界注意。我院儿科根据自己的多年临床经验,把大黄制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腺病毒肺炎,大叶肺炎,以及流脑、乙脑后期均收到良好疗效。小儿为稚阳之体,易虚易实,脾、胃功能容易失调,如食积、便秘、口舌生疮,应用含有大黄的制剂也有良效。  相似文献   

7.
一、按主药命名法:是以方剂中的主药命名方剂的方法。主药有一味、二味,甚至三味者。按一味主药命名的,如桂枝汤、麻黄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等;按二味主药命名的,如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汤、当归芍药散、青蒿鳖甲散等:按三味主药命名的,如参苓白术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三仁汤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常用中药大黄的配伍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分析和综述。结果:大黄与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活血药、补虚药、化湿药、止血药、祛湿药、化痰药、理气药、温里药等多类药配伍应用,其中尤以配伍清热药最为多用,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而且。大黄通过配伍还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结论:大黄配伍应用广泛,在中医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大黄配伍应用提供了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9.
总结名老中医朱培庭教授应用角药大黄,红藤,蒲公英;茵陈,虎杖,生山楂;大黄,虎杖,陈皮;白芍,制首乌,枸杞子;太子参,黄芪,白术;香附,郁金,六曲治疗胆石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发热一症。以外感热病为多,一般医生对应用大黄都较为拘谨,唯恐引邪深入,犯“虚虚实实”之戒。其实大黄不单能攻下,且性寒能清热解毒,具强大抗菌力,单用大黄一味退  相似文献   

11.
唐健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62-62
我们临床治疗慢性泄泻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多加一味大黄,或生用或炒炭或酒制人药,剂量随证加减,疗效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王钢教授治疗肾脏病过程中运用中药药对的经验,主要介绍菟丝子、首乌,生蒲黄、五灵脂,苍术、生苡仁,凤尾草、六月雪,防己、黄芪,黄连、吴茱萸,玄参、麦冬,大黄、附子8对药对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崑山非常重视某些单味药及药对的临床应用,本文对陈老用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赤芍治疗黄疸型肝炎,大量黄芪治疗肝硬化腹水,生半夏、生南星抗癌这四方面经验用药做总结,旨在分享与继承名家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仲景方大黄药对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4,3(5):37-41
目前大多数重视研究单味药与成方,而忽视药对研究,药对是研究单味药的提高,是研究方剂的结构单元.本文以经方大黄药对为例,探讨大黄药对的配伍、用量及临床应用等,并为临床扩大大黄药对应用范围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每小题一分,错一味药扣0.3分,错三味药者扣1分。共15分)1.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甘草、苇根 2.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当归、人  相似文献   

16.
大黄治病疗效及原理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黄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探索大黄疗效原理,无疑会对今后临床上大胆准确应用大黄,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和适应症范围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仅就近些年一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作一概述,以求对临床工作者有裨益。 1 大黄止血 祖国医学有“瘀血出血”之说,并指出见血休止血,首当祛瘀,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而外溢,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由此确定活血止血的方法和原则。而大黄苦寒,具有下瘀血、降气泻火坚阴之功效。唐容川云:“大黄一味,即是气药,止血不留瘀,尤为妙药”。 1.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十二指肠出血(肝硬化引起出血者例外),单纯应用大黄不同制剂(汤、散、丸、  相似文献   

17.
大黄在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是一味重要而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大黄已被世界重视。由于大黄具有利胆、消炎、抑菌、促进胆汁分泌、使胆囊收缩增强、降温等作用,我们曾于1985年至1986年间,开展单味生大黄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治疗组为慢性胆囊炎并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大黄治疗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黄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使用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发挥它的所长。多年来,笔者常取大黄配方治疗肿瘤病人临床上所出现的某些证或并发症,取到较好效果。取其清化湿热之功,治疗肿瘤温热黄疸晚期肝癌、胆道肿瘤、胰头癌及壶腹部肿瘤等临床常出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小便黄赤,大便  相似文献   

19.
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及其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当前关于其药动学和代谢研究主要关注游离蒽醌类成分。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大黄药动学与代谢的文献,梳理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应用的分析技术、药味配伍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在不同机体状态下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大黄复方中蒽醌药动学研究),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应用的分析手段、借助的信息技术、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外的代谢研究。总结其吸收和代谢的特征,为该药物的后期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大黄蒽醌吸收快而消除慢,而药味配伍和机体状态都会影响其吸收和代谢。大黄化学成分的体内和体外代谢途径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甲基化等,其代谢物主要来源于蒽醌类成分。  相似文献   

20.
大黄是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临床常用药物,仲景对于大黄的应用,除继承《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逐饮等诸多功效外,亦对大黄作用有进一步拓展和发挥。通过从仲景运用大黄泄痞、止血、退黄等方面,浅谈仲景对《本经》中大黄用法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