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3月-2012年3月成分输血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中,血浆的发生率最高,为0.78%,红细胞悬液为0.49%,血小板为0.39%;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和发热为主,分别为55.1%,和41%;自体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适应症,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倡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查阅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病历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对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全血、红细胞悬液、单采血小板、血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主要类型包括发热和过敏2种类型。结论提倡自体输血,采用新的配血技术、白细胞过滤技术和血细胞单采等新技术,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查阅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病历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对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全血、红细胞悬液、单采血小板、血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主要类型包括发热和过敏2种类型。结论提倡自体输血,采用新的配血技术、白细胞过滤技术和血细胞单采等新技术,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成分输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根据受血者的病情需要进行选择性输血的方法。成分输血的本质是科学合理用血,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成分种类的不断增多,如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血浆制品、凝血因子制品等,推行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厚勤 《现代保健》2009,(30):139-141
目前,输血已发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输血治疗成为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存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患者的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输血除能治疗患者外,也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变态反应和大量输血的并发症进行浅析,并对这些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6.
肝卵圆细胞是一群具有特征性标志的肝前体细胞,可能来源于骨髓或肝内原始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卵圆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在肝损伤修复以及肝脏肿瘤发生中有重要意义。肝枯否细胞、肝星形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卵圆细胞介导的肝脏再生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8.
赵恒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938-1939
目的对我院本年度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特点及概率,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手段。方法通过对我院本年度共计输注血液制品6359人/次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记录。结果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1%,处于较低水平,不良反应概率最高见于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发生率为77%;输注血浆者不良反应多数为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者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多见,发生率为74%。结论加强对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够有效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王玲英 《现代养生》2014,(6):106-106
目的:探讨输血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输血的10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0.84%,新鲜冰冻血浆发生过敏反应的并发症最为严重,占0.47%,结论:血站和相关医务工作者要强化输血管理,按要求操作,从而有效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雅琴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76-2877
目的 探究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银屑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 选取银屑病静止期患者34例作为观察一组、进行期患者32例作为观察二组,选取正常献血员35例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Th22细胞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IL-22、TNF-α、IL-13的表达,比较三组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一组和二组Th22细胞、IL-22、TNF-α、IL-1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二组高于观察一组,P<0.05.结论 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以此可以寻找治疗银屑病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我院1996年4月~1996年6月期间输用全血、成分血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病历(病人)均为我院1996年4月~1996年6月住院,且接受输血的各类病人500例,病历资料完整,记载较详细。1.2 调查方法(1)查阅输血申请单,并根本临床医师的临时医嘱,核对实际输注时间,观察体温记录和临床医师的病程记录。(2)手术病人术后72小时  相似文献   

12.
输血,包括输血液成分,可给患者带来一些危害。当考虑输血或输成分血时,必须权衡对患者的利弊,并对可能产生的有害作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我血站在去年980个用血患者中11例输入血液后发生输血反应,所以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和使用中药不当,或防范意识不强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越来越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抗体筛查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意义。方法对住院患者做抗体筛选试验,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抗体效价检测。同时观察筛选的阳性率,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4117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的住院患者中,共筛选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3%):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抗-M1例,抗-D 1例,抗-Ce3例,抗-c4例,抗-E5例。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抗体筛选试验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对预防发热、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受相同输血总量及成分的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168例与观察组132例,比较两组发热、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反应5例,过敏反应8例,对照组发热反应6例,过敏反应10例,两组发热、过敏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预防输血发热、过敏反应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雍浩 《时尚育儿》2016,(2):133-133
目的: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对输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统计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反应类型,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总共有24378例临床输血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21%,其中过敏反应在反应类型中占首位,占输血不良反应总和的60.0%,发热反应占输血不良反应总和的20.0%。溶血反应占输血不良反应总和的2.0%。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见。结论:充分评估输血对患者,积极避免、及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定义的分析,探析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保险救济机制的可行性,结合近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综合保险"的失败经验,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累积数据、建立鉴定中心、政府补贴并强制购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研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163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并将不同血成分、输血量及科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6350例输血患者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9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其中,全血、输血量较大及内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血成分、输血量及输血科室均是对输血不良反应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血压波动可使组织灌注压时高时低,容易损伤血管内皮,造成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患者的血压异常具有其特殊性,除了导致特殊类型高血压之外,还可引起特殊类型的低血压,临床诊治需引起注意。本文就H型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运动性高血压、睡眠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几种特殊类型的血压异常诊治进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张华  菅向东  郭广冉  宁琼  王玉彩  王凌  赵波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31-1933
急性中毒常常病情危重、演变迅速,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病死率高,并逐渐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重视急性中毒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们对急性中毒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治疗手段,其中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在中毒急危重病中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在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生物活性肽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关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等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是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