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东  杨康  廖克龙  曾会昌  景涛 《重庆医学》2004,33(12):1765-1766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全组84例病人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前经吸氧、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常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防治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排综合征.结果全组84例病人中,死亡4例,死亡率4.76%,并发症发生率9.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注重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可以降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适应症、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2 0 0 3年 6月本院连续治疗 189例婴儿室间隔缺损。患儿月龄 2~ 12月 (7.2± 3.7月 ) ,体重 2 .5~ 11.0kg(6 .1± 1.7kg) ,其中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部 14 1例 ,肺瓣下 4 7例 ,膜周干下型 1例。结果 术后死亡 1例 ,死亡率0 .5 3% ,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 17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6例 ,心律失常 5例 ,低心排、肺水肿 2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对 188例存活患儿随访 2~ 4 8月 ,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体重增加 ,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无远期死亡。结论 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安全 ,效果良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提高手术技巧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治疗,作者收集1997年1月至1997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6例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8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总数的14%(26/185)。男13例,女13例,年龄2月至15岁(4.0±4.2岁),体重5.5~37kg(14.0±8.8kg)。术前SpPA6.7~16kPa,Pp/Ps0.6~1.0,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大于0.9。2例<1岁患儿和2例<2岁重度动脉高压患儿未行右心导管及附加试验。2~14岁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4例术前给予右心导管吸氧或妥拉苏林附加试验结果,肺血管总阻力下降(970±412.8)达因·秒·厘米-5。全组患儿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无一例死亡,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1年~1994年间,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19例,室缺均用涤纶补片修补.术后应用血管扩张剂,呼吸机充分供氧.适当过度通气。结果本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经处理后治愈。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5.26%.余病人恢复顺利,一般情况良好。结论术后应用血管扩张剂,呼吸机充分供氧适当过度通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5例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心脏彩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82例,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4.9%(5/102)。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1例,肺高压危象2例。所有存活患者肺动脉高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因而导致术中发生灌注肺。因此,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以避免灌注肺的产生。同时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高压出现早、进展快,易发展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甚至丧失手术机会。所以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kg以下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分析其可行性,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5kg以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例,其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21例;动脉导管未闭伴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及肺动脉重度高压2例;右室双出口2例;术前合并心功能衰竭12例、呼吸机辅助5例.术前准备1~7天,均急诊/亚急诊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术后一周突发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第三天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死亡.34例痊愈出院,无远期死亡.围术期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2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例,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1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4例.结论:低体重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必须树立危重意识,术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改善患儿的整体状况,术中注重心肌的保护和精细操作达到满意的畸形矫治,围术期监护应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5kg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5kg以下婴儿大型VSD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月~11月,其中1~3月15例,3~6月14例,6月以上16例;体重2.5~5kg,平均4.1±0.4kg。VSD均为单发,其中膜周型VSD36例,肺动脉瓣下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合并PDA、ASD3例,合并PDA、主动脉缩窄(COA)1例,所有患儿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40%,其中低心排2例,心律紊乱3例,血胸1例,肺不张7例,肺炎5例,术后早期复查彩超,除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心功能及瓣膜关闭均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低体重、小年龄的大型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根治。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低心排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技术特点以及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1年9月,连续16例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12月,平均9个月,体重4-10kg,平均7kg,全组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见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部11例,肺动脉瓣下4例,膜周干下混合型1例,7例补片修复,9例,直接缝合,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心功能和健康状况恢复良好。结论: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作者认为室间隔缺损对心肺和健康已造成损害以及临床估计缺损难以自愈的患儿均应在婴儿期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9.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21例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21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4.76%;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9.52%;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术前准备,术中行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缺损可有效避免术后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护理十分重要 ,对降低手术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和费用支出都具有重要作用。本院2001年 -2002年手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147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51例。49例成功 ,2例死亡。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1例 ,年龄2 5~36月婴幼儿。术前结合X胸片和心电图 ,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经彩色超声心动测量肺动脉压力(PP/PS):其中5例0.350.75。本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间隔修补术 ,术后均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辅助时间5~158h。除2名婴儿死亡外 ,其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47例患儿,男27例,女20例,年龄范围从2天~5月,体重3~5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5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2例;右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其他畸形6例;主动脉缩窄6例;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1例.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术后依据病情予米力农、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等持续静脉滴注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术后死亡4例(8.5%),发生各种并发症25例(53%).结论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心病术后应用综合治疗措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8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2例,缝合修补529例。合并畸形14种(142例),需行矫正者134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 早期死亡16例(1.9%),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强调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对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室双腔心等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术中详细探查及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5月经室间隔修补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36例儿童室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左房平均压18±3.9 cmH2 O,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心功能恢复良好,9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PP/PS降至0.26~0.35,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3~6个月复查,患者活动耐力明显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室间隔缺损无残余分流,31例无二尖瓣反流,5例轻微反流,无需治疗。结论: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可获良好效果,对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严格手术适应证选择,尽可能避免2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杜虹  浮志坤  董自超 《中外医疗》2008,27(18):63-64
目的 探讨婴幼儿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我院108例此类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外科操作及体外循环方法、术后处理等情况.结果 全组死亡8例,其中低心排1例,肺高压危象2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1例;胃液反流致呼吸道窒息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访3~24月,生长发育改善,无远期并发征及死亡.结论 婴幼儿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恰当的外科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特点及外科手术要点。②方法手术治疗3例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或)肺动脉狭窄的病人。其中2例术前根据心脏超声及心室造影诊断为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1例术前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2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人工血管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外通道建立,1例行单纯室建隔缺损修补术。③结果3例均手术治愈。随访90d~1年,2例心功能恢复I级,1例Ⅱ级。④结论CTGA合并心内畸形应手术治疗,熟悉掌握其病理解剖特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421例,其中补片修复290例,直接缝合修补131例.合并畸形135例,需行矫正者120例均给予手术矫正.结果:早期死亡4例,3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死于心律失常,术后4个月死亡1例,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1.18%.结论:室间隔缺损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常见病,手术效果好,但对于室缺合并其他畸形者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掌握手术指证,术中详细探查,围手术期心肺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生 《黑龙江医学》2005,29(6):404-405
目的讨论关于室间隔缺损(室颤)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术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其中,术后1例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重视术前研究,明确诊断,估计病变严重程度,明确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病例,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及进行良好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早期手术时机、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对婴儿大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60例(VSD膜周型46例,肺动脉瓣下型14例),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术后无死亡,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所有患儿活动量和生长发育改善,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后遗症。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婴儿大型VSD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充分术前准备、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治疗及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危重先心病急诊手术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及提高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收集婴幼儿危重先心病32例的急诊手术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患儿术前有反复肺炎心衰史或持续缺氧发作。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肺动脉高压4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VSD伴肺动脉高压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VSD合并PDA3例,严重肺动脉狭窄合并PDA、房间隔缺损1例,PDA并肺高压术后导管再通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法洛四联症6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气胸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拔管后再插管7例,乳糜胸并导管再通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全组病例均痊愈。结论:婴幼儿危重先心病急诊手术效果较好。合理的围术期管理、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及手术方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