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基体烧结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的基体烧结温度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测试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 基体烧结温度采用1 250、1 300、1 350 ℃所得复合渗透陶瓷的3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不同基体烧结温度下,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都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全瓷桩核断裂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在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粘接瓷核及堆塑复合树脂核三种桩核结合方式对瓷桩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 ,制备全瓷桩试件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5件。 A组 :在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瓷核 ;B组 :在瓷桩上粘接瓷核 ;C组 :在瓷桩上直接堆塑光固化复合树脂核。在 INSTRON 4 30 2电子力学万能试验机上垂直瓷桩长轴加载 ,测试瓷桩断裂强度。结果 组间断裂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在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氧化铝 -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的结合方式 ,对陶瓷桩的断裂强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恙  邓雨峰  辜向东 《重庆医学》2012,41(26):2717-2718,2724,2794
目的研究不同基体烧成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 250、1 300、1 350℃的基体烧成温度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测试其基体堆积密度和线收缩率;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基体烧成温度采用1 250、1 300、1 350℃所得复合渗透陶瓷的线收缩率分别为(2.16±0.51)‰、(2.92±0.97)‰、(3.7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基本堆积密度分别为76.94%、78.66%、80.16%,基体堆积密度随温度增加逐渐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250℃是较合适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基体烧成温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itaIn Ceram渗透氧化铝、氧化锆陶瓷及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为临床选择核瓷材料及其颜色提 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aalpha饰瓷材料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4种颜色的VitaIn Ceram渗透氧化铝、4种颜色的氧 化锆陶瓷、3种颜色的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率.结果:VitaIn Ceram渗透氧化铝的透射率范围为 1.434%~3.843%,氧化锆陶瓷的透射率范围为0%~0.587%,EmpressⅡ的透射率范围为5.620%~6.665%.结论:在3种牙 科全瓷底层材料中,EmpressⅡ铸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好,渗透氧化铝材料透射率较差,渗透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差.  相似文献   

5.
三种方法制作的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适合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善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适合性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常规脱模铸造法、代型隙料法、带模铸造法制作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24个,用磷酸锌粘固粉粘固于各自的代型上,测试各组冠,各个部位的粘固剂厚度,比较其适合性。【结果】3种方法制作的全冠其粘固剂平均厚度分别为52μm、42μm、30μm,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3μm、59μm、42μm。3种方法制作的全冠边缘浮升量、轴壁、牙合面粘固剂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代型隙料法和带模铸造法制作的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能显著提高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6.
三种方法制作的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适合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善Pla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适合性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常规脱模铸法、代型隙料法、带模铸造法制作Pal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24个,用磷酸锌粘固粉粘固于各自的代型上,测试各组冠,各个部位的粘固剂量度,比较其适合性。[结果]3种方法制作的全冠其粘固剂平均厚度分别为:52μm、42μm、30μm,边缘乳升量分别为:63μm、59μm、42μm。3种方法制作的全冠边缘浮升量、轴壁、He面粘固剂厚度均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用代型隙料法和带模铸造法制作的Palt-Ⅱ型铸造陶瓷全冠能显提高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 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陶瓷的晶相与超微结构.结果 复合陶瓷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中有羟基磷灰石相和四方相氧化锆,未发现其他物质以及其他相的氧化锆.扫描电镜下氧化锆相呈白色,羟基磷灰石相呈黑色;黑白区域间隔存在,呈现均匀散在分布,白色区域略多于黑色区域,未见明显孔隙存在. 结论 用放电等离子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陶瓷均匀、致密,无明显气孔存在,无羟基磷灰石或氧化锆单一组分的团聚,提示两组分在烧结过程中未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齿科不同牙冠修复材料微观结构与氧化锆磨损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针-盘式二体磨耗机,以氧化锆为对磨物,电镜观察义获嘉陶瓷、低温水热陶瓷、纳米陶瓷和金钯合金4种牙科常用冠修复材料磨耗面的微观结构,以及称量测定氧化锆的质量损失。【结果】电镜下金钯合金磨耗面呈均质状结构,低温水热陶瓷磨耗后气孔少见,形状规则,无大的裂纹存在,纳米陶瓷磨耗后可见细小裂隙,偶见小气孔,形状规则,义获嘉陶磨耗面粗糙,可见磨损凹陷沟窝及细裂纹,形状不规则。氧化锆与各种材料对磨后质量损失由大到小分别为义获嘉陶瓷组、低温水热陶瓷组、纳米陶瓷组、金钯合金组,且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修复材料的微观结构是影响氧化锆耐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GI- 型渗透陶瓷氧化铝坯体和烧结体的孔隙特征 ,分析其氧化铝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在渗透陶瓷增强补韧中的作用。方法 用 BI- XDC粒度分析仪分析氧化铝粉体粒度的质量组成 ,压汞法测试氧化铝坯体和 112 5℃烧结的氧化铝烧结体的开孔孔隙分布特征 ,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铝烧结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 氧化铝粉体细颗粒分布在 0 .0 9~ 0 .1μm,0 .2~ 0 .5 μm,粗颗粒主要分布在 1.5~ 4.5 μm,在质量上以粗颗粒为主。氧化铝坯体中孔隙在烧结后增大。坯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 0 .2 5 31μm,烧结体中孔隙半径集中在 0 .30 81μm;平均半径由 0 .0 95 6 μm变为 0 .110 2 μm。扫描电镜观察烧结后的氧化铝中的小颗粒相互部分融合 ,而大颗粒无此现象。结论 氧化铝粒度组成有利于形成多孔可渗透氧化铝结构。这种多孔结构既是 GI- 型渗透陶瓷的形态骨架 ,也是力学骨架 ,是提高渗透陶瓷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陶瓷的晶相与超微结构。结果复合陶瓷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中有羟基磷灰石相和四方相氧化锆,未发现其他物质以及其他相的氧化锆。扫描电镜下氧化锆相呈白色,羟基磷灰石相呈黑色;黑白区域间隔存在,呈现均匀散在分布,白色区域略多于黑色区域,未见明显孔隙存在。结论用放电等离子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陶瓷均匀、致密,无明显气孔存在,无羟基磷灰石或氧化锆单一组分的团聚,提示两组分在烧结过程中未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