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尺神经深支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神经深支的走行、毗邻关系、终末分支和分布。结果:依据尺神经深支的走行可分为:豆钩管段、小鱼际肌段、掌中段和终末段。小鱼际肌段行于小指对掌肌与第5掌骨之间的占56.7%;在小指对掌肌间隙的走行占30%;在小指短屈肌与小指对掌肌之间占13.3%。终末段分支为4支型的占86.7%,3支型占13.3%。结论:尺神经深支的豆钩管段与豌豆骨、钩状骨钩关系密切;小鱼际肌段与第5掌骨基底紧邻。豌豆骨、钩骨钩和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极易损伤此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尺神经深支卡压和损伤的临床诊治以及高位尺神经损伤直接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侧自肘以上离断新鲜完整无畸形上肢进行解剖,观察尺神经深支的走行和分支.测量小鱼际各肌支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神经深支相邻肌支间距离;豌豆骨近缘至深支最末分支间长度;尺神经深支逆向可分离长度和分离后的近端宽度和厚度,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远端宽度和厚度.结果:尺神经深支分支复杂,呈树枝状结构,在其走行过程中经Guyon管、豆钩管、对掌肌管、拇收肌腱弓等,解剖关系复杂.相应骨间肌支和蚓状肌支大部在尺神经深支主干同一平面呈不同角度发出.结论:尺神经深支易卡压部位多,可能是高位尺神经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邻近骨折脱位较易损伤尺神经深支;高位尺神经损伤早期行神经移位直接修复尺神经深支,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腕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腕部尺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腕部进行解剖,观测尺神经行径中可能存在的卡压因素。结果:尺神经在腕尺管内分成浅、深两支,浅支于小鱼际肌腱弓浅面出腕尺管;深支在小鱼际肌腱弓深面穿出腕尺管后,走行于小指对掌肌浅、深两头腱性起点和钩骨钩之间的间隙,小指对掌肌浅头腱性起点近侧缘锐利成腱弓样,存在率100%。腕尺管内尺神经和尺动脉之间存在3种交叉伴行关系:尺动脉发出的小鱼际肌营养血管和尺神经深支交叉占10%,尺动脉深支和尺神经浅支交叉占20%,尺动脉深支和尺神经深、浅支分别交叉占70%。结论:尺神经在腕部的行程分为腕尺管段和小鱼际肌段,小指对掌肌腱弓可以卡压尺神经深支,尺动脉和尺神经之间的多种交叉伴行关系是尺动脉卡压尺神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指对掌肌腱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健  路来金 《解剖学报》2006,37(6):698-699
目的探讨Guyon管以远尺神经深支卡压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腕部进行显微解剖,肉眼及镜下观测腕部尺神经分支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尺神经穿出Guyon管后进入小指对掌肌浅、深两头和钩骨钩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可分为顶、底和桡侧壁,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暂称其为小指对掌肌间隙。小指对掌肌浅头腱性起点的近侧缘锐利,呈腱弓样,存在率100%,暂称其为小指对掌肌腱弓。结论小指对掌肌腱弓可以卡压尺神经深支,引起除小鱼际肌以外的尺神经支配的所有手内在肌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完善尺神经手部分支显微解剖结构特点及易卡压部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对10具尸体标本20侧手部的尺神经分支进行纤维解剖,观察其走行及分布特点,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尺神经于腕关节近侧5 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穿过尺侧腕屈肌,经尺骨头尺侧进入腕背,分为桡侧分支和尺侧分支,桡侧分支又分为2支。尺神经在腕尺侧管内分为深、浅2支,浅支为感觉支,支配小指及环指尺侧半前面的皮肤和软组织;深支为肌支,分四段,发出分支支配大部分手肌。结论明确手部尺神经分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对诊断手部神经卡压、定位探查手部尺神经分支损伤以及手术中避免破坏尺神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臂近中段Thompson入路中容易发生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解剖学因素并提出对策。 方法 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48具,按照Thompson入路显露,观察前臂伸肌与桡神经深支及其肌支的位置关系;测量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位置距离桡侧腕短伸肌的横向距离;观察指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在前臂近段的愈着情况,测量二者在肱桡关节线以远的愈着长度。 结果 指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在前臂近段相愈着,愈着长度在肱桡关节以远(7.1±2.1)cm;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下缘的穿出点与桡侧腕短伸肌尺侧缘的水平距离为(1.3±0.3) cm,与肱桡关节线距离为(6.1±1.8) cm。 结论 前臂近中段Thompson入路中容易发生桡神经深支损伤存在着解剖学因素,了解桡神经深支的解剖特点及其与前臂伸肌的位置关系可以避免桡神经深支损伤。  相似文献   

7.
1 材料尸体40具(男19,女21;成30,童10),肱动脉乳胶灌注后,对80侧手蚓状肌的神经支配及血供解剖观察.2 结果2.1 神经支配在观察的80侧中,第一蚓状肌全部由正中神经支配;第二蚓状肌正中神经支配者98.7%(79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双重支配者1.3%(1侧);第三蚓状肌只受正中神经支配者为25%(20侧),只受正中神经支配与受尺、正中神经共同支配者均为37.5%(30侧);第四蚓状肌,除1例缺如外,其余的全部由尺神经深支支配.所有蚓状肌受正中神经支配者56.1%(179块),尺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应用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过程中神经吻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胸内侧神经及尺神经深支分支特点,比较相关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确定手术过程中神经吻接。结果胸内侧神经为胸小肌的主要支配神经,其在第3肋间隙近锁骨中线处入胸小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为(868±130)根;尺神经深支穿出内侧肌间隔后在第3、4掌骨间隙分别发出两明显肌支,其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394±49)根、(708±78)根;P3L4(尺神经深支在第4掌骨间隙的分支,其分布于第3骨间掌侧肌和第4蚓状肌)与胸内侧神经、正中神经返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都比较接近。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中,在切取胸小肌时以胸内侧神经作为供体神经,以第3肋间隙与锁骨中线交点为标记寻找该神经;尺神经深支中P3L4肌支与胸内侧神经吻合最匹配。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均述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二者以不同的交通或呈不同类型布于手背指背皮肤。布于关节囊骨膜者见于桡尺神经深支的分支。仅有个别报道桡神经浅支布于拇、示、中指的掌指、指间关节,以及桡侧腕短伸肌。但未见桡神经浅支布于骨间背侧肌的报道。最近我们于9具尸体的双侧手和3支单手,共21只手(左侧10只、右侧11支)中发现,由桡神经浅支发出的手背皮神经的分支,其经过第一掌骨间隙的皮神经支,在近腕掌关节处发出长约0.5cm的小支至深部。  相似文献   

10.
家兔趾深屈肌肌构筑、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胜波  薛黔  张永 《解剖学杂志》2006,29(3):345-347
目的:探讨家兔趾深屈肌的肌构筑与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 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结果:家兔趾深屈肌为环羽肌。肌质量为(2.30±0.02)g,肌纤维长(1.00±0.01)cm,肌生理横切面积(2.17±0.12)cm2。肌的起端,神经干于腱板上方发出内侧和外侧两条初级支,初级支在肌内发出数目不等的次级支,继而向肌的深面和边缘发出终末支。有的次级支穿越腱板到达对侧。肌表面内、外两缘有线状排列的运动终板带,两带在肌止端相接,呈“V”形。结论:家兔趾深屈肌是环羽肌,倾向力量型设计;肌内神经分支存在越边支配;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的分布与肌纤维排列有关;趾深屈肌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动脉腕背支。该支于豌豆骨上方3.7±1.1cm处起自尺动脉,起始处处径为1.1±0.2mm,经尺侧腕屈肌穿过深筋膜,然后浅出至腕背部尺侧的伸肌支持带,其终末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及小鱼际区的皮肤。该动脉与尺神经经手背支伴行,可以尺动脉腕背皮支设计手背尺侧神经血管蒂皮瓣。  相似文献   

12.
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8具(96侧上肢标本),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及其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桡骨茎突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桡神经深支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在肱桡关节上方平均为(15.4±2.5)mm。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与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1±2.1)mm,与肱桡关节线的平均距离为(61.3±17.6)mm。结论:桡骨小头正前方或略偏外侧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近端的定位标志,肱桡关节线下方约6c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0.6cm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3.
拇短屈肌形态特点及其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弄清拇短屈肌的神经支配,为临床有关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应用解剖学形态基础。方法:对30只成人手标本拇短屈肌形态和神经支配进行了观测。结果:拇短屈肌浅头受正中神经返支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受尺神经深支支配。尺神经深支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出现率占86.7%,肌内平均支数为2.0±0.7支,有10%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既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又支配拇短屈肌浅头,并有一交通支与正中神经相连。结论:10%的拇短屈肌具有双重性神经支配。因此,当正中神经损伤,部分病例的鱼际肌中个别肌肉可不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14.
共统计50个(男性、女性各25个)1—9岁儿量尸体共计100例上肢。观察尺神经在臂及前臂发出肌肢及肘关节支的情况以及尺神经与正中神经在前臂吻合的情况。 1.尺神经发出关节支至肘关节,关节支的数量是1—3支,其发出的部位有三:在肱骨内上髁以上发出的37例,占37%;在平肱骨内上髁处发出的36例,占36%;在肱骨内上髁以下发出的27例,占27%;由第一支起始点至肘关节囊的距离为0.2—1.8厘米。 2.尺神经发出肌支,以总干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屈指深肌的8例,占8%;支配屈指浅肌的9例,占9%;以总干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肘关节的14例,占14%;分别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屈指深肌的69例,占69%。其第一肌支发出的部位有三:在肱骨内上髁以上发出的七例,占7%;在平肱骨内上髁处发出的4例,占4%;在肱骨内上髁以下发出的89例,占89%。其最后肌支都在肱骨内上髁以下发出。第一肌支支配尺侧屈腕肌的80例,占80%;支配屈指浅肌的4例,占4%;以总干分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屈指深肌的1例,占1%;以总干分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及屈指浅肌的1例,占1%;以总干分细支支配尺侧屈腕肌与肘关节的14例,占14%。最后肌支支配尺侧屈腕肌的18例,占18%;支配屈指深肌的77例,占77%,支配屈指浅肌的2例,占2%;以总干分两支分别支配屈指浅肌及尺侧屈腕肌的1例,占1%;以总干分两支分别支配屈指深肌及尺侧屈腕肌的1例,占1%;以总干分为两支分别支配屈指浅肌及屈指深肌的1例,占1%。至各肌的肌支数量是1—4支。 3.100例上肢中发现尺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间在前臂前面有吻合的30例,占30%,较高于国外作者统计的百分率。其中对称的9例,不对称的21例。吻合的部位都是在屈指浅肌尺侧头与屈指深肌近侧端之间,或在屈指深肌之内;根据吻合支结合的形态特征可将吻合区分为襻型(17例)、“V”字型(4例)、“Y”字型(3例)及直綫型(6例)四种。  相似文献   

15.
先证者(Ⅱ3) 女,34岁,汉族.因"双下肢僵硬无力伴进行性加重20余年"就诊.查体:神清,高级神经活动正常,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正常,握力差,双侧大小鱼际肌、骨间背侧肌萎缩,呈"爪形手"(图1);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近端肌力Ⅳ级,双足背屈力弱,双侧小腿肌肉萎缩,行走时呈剪刀样步态,无足下垂;感觉系统无明显异常;双上肢腱反射2+,双下肢腱反射3+,双侧巴氏征阳性;共济运动正常,二便功能正常,身材矮小.辅助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左侧正中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分别为45.4 m/s、27.0m/s),左侧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14.3 ms),左正中、尺、胫、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分别为1.32 mV、3.8 mV、0.027mV、0.12 mV);左侧正中神经浅支、尺神经浅支、腓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分别为48.5 m/s、41.5 m/s、31.3m/s),左侧尺浅支、腓浅神经感觉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分别为6.0 μV、4.0 μV);左侧腓肠肌检肌有神经源性损害表现,左第1骨间背侧肌检肌有部分神经源性损害表现.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一、以中国人成年尸体及部分离体上肢共200侧,观察了正中神经鱼际肌支的起始情况及鱼际肌的神经支配。二、正中神经鱼际肌支的起始形式变化较大,但以起于第一指掌侧总神经占多数(84.00±2.59%)。三、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在腕管外发出的多于腕管内,贯穿腕横韧带的鱼际肌支共19侧,占总数的9.5%。四、鱼际各肌的神经支配,有来自正中神经,有来自尺神经,或受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双重支配。此外,鱼际肌尚可通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深支之间的吻合而获得双重神经支配。肌支进入肌肉的部位以近侧三分之一为多见,肌支数目最多见的为一支。五、对腕管综合症患者作腕横韧带切除减压术时,应考虑正中神经鱼际肌支有贯穿腕横韧带的可能,并应考虑到腕管内可能有高位分出的鱼际肌支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尺神经深支第1骨间背侧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对掌肌功能术式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和固定上肢标本各1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尺神经第1骨间背侧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情况,据此设计带血管的第1骨间背侧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对掌肌功能的手术方式。结果尺神经深支第1骨间背侧肌支进入肌肉前分出2个分支,分别由肌肉的上下1/3处进入肌肉;远端肌支横径(1.5±0.2)mm,可无损伤分离长度为(2.8±0.3)cm,足够到达受区,其营养血管发自第1或第2掌心动脉,起始处直径为(0.8±0.3)mm。结论带血供的尺神经第1骨间背侧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指对掌肌功能的术式具有可行性,该术式实用性、有效性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儿童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的分布范围,为注射BTX-A治疗脑瘫患儿前臂肌痉挛提供解剖定位。方法使用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儿童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模式。结果旋前圆肌的神经入肌点有上、下两个,下部的神经支较粗大、分布更广,其肌内神经分支呈扫帚状,相邻各神经分支末端可见明显的"O"和"Y"型吻合,该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位于肌腹中部;指浅屈肌的神经入肌点有上、中、下3个,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可分上、中、下3部,其中以中部最为密集,各终末神经间可见"Y"、"O"吻合。结论鉴于两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均位于肌腹中部,当脑瘫患儿旋前圆肌、指浅屈肌痉挛时,使用BTX-A治疗肌痉挛的最佳注射靶区应选择在肌腹中部。  相似文献   

19.
吻合血管的尺神经转位股神经、闭孔神经吻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3年以来,作者开始采用吻合尺侧上副动、静脉与胸背动、静脉的尺神经转位术重建完全性胸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的阴部神经和坐骨神经,恢复了部分周围神经的功能,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在此基础上,1998年实施了1例吻合血管的尺神经主干(含浅、深支)吻接股神经,尺侧腕屈肌支、指深屈肌支和手背支与闭孔神经吻接术,术后6个月随访已恢复了股内侧S1-2级感觉,股四头肌、股内收肌1-2级肌力,并在进一步恢复中。吻合血管的尺神经转位股神经、闭孔神经吻接术@张少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党瑞山$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0…  相似文献   

20.
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关系在足背复合组织瓣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在足背部的位置关系,为带神经血管蒂的足背复合组织瓣的切取提供解剖基础。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足踝部完好的下肢68侧,逐层解剖,在踝上显露腓深神经和胫前动脉向远端追踪解剖;定量描述腓深神经分支点到足背动脉和踝间线的位置关系,并对神经和动脉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型。结果:腓深神经分支点集中在踝间线上(9.34±3.4)mm至踝间线下(14.00±5.28)mm;动脉内侧3.46mm至动脉外侧3.32mm这个范围之内,58.0%(36侧)位于动脉的前上。神经分支后,外侧支位于浅面,与深面的跗外侧动脉平行进入短伸肌;内侧支与动脉伴行,根据神经与动脉关系可分为5型:Ⅰ型,神经伴行于动脉的内侧(50.0%);Ⅱ型,神经位于动脉的外侧(11.8%);Ⅲ型,神经和动脉彼此交叉(26.5%);Ⅳ型,动脉自神经内侧支的分支间穿出(2.9%);Ⅴ型:内侧支缺如(8.8%)。结论: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在足背部位置关系的解剖特点对足背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