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观察36例脑出血及38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探讨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我们 在住院病人中选出了血液流变学资料较完整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健康对照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6岁。急性脑梗塞组:100例,均经CT或MRI扫描证实;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1~80岁。1.2方法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XF-Ⅲ型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粘度(ηb,高切80s~1,低切10s~-1)、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双缩豚法。血沉(ESR)采用温氏法。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4.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丁翊  赵红红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3):88-88,9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二大疾病。脑组织只有在血流正常灌注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脑血流正常灌注除了与脑血管组织、形态及生理功能有关外,血液流变学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观测了50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并与健康者对照,研究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差异。方法用血液比粘度计测定和分析170例脑梗塞病人及167例对照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值。结果男性脑梗塞病人全血高切和低切粘度值及红血球压积均比女性高(P<0.01,P<0.001,P<0.001),而女性的血沉比男性高(P< 0.001)。男性脑梗塞病人的全血低切粘度和红血球压积高于男性对照病人(P<0.01,P<0.05),女性脑梗塞病人的红血球聚集指数高于女性对照病人(P<0.01)。结论脑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男女性别差异,血液流变学因素在脑梗塞发病中的影响方式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98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脑功能和脑代谢主要依赖于氧的供应 ,正常人脑血流量降低时脑组织通过代偿机制从血液中获得更多的氧来维持 ,脑梗塞 (CI)时 ,脑缺血中心区局部脑血流量低到正常人 2 0 %以上 ,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1] 。血流变学是研究血流变性质 ,反映组织灌注和微循环阻力的重要参数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 ,引起机体血流循环障碍 ,能够反映CI患者脑血流量降低之前兆 ,这一点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肯定[2 ,3 ] 。其中尤以血液粘度为重要因素 ,后者又受如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影响。本文对 98例CI患者组与健康组进行血流变性及血脂对比考察。1 …  相似文献   

7.
张鸿  孙厚义 《中国微循环》2001,5(2):137-137
我们自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脑梗塞6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并经颅脑CT证实。排除具有明显脑水肿或占位效应的大面积脑梗塞。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 ,男3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62.5岁。急性期39例 ,恢复期21例。轻型18例 ,中型32例 ,重型10例。对照组60例 ,男4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1.8岁。急性期41例 ,恢复期19例。轻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脑梗塞和健康对照组各10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比较,发现除IR与Chol外,其余指标前者均较后者明显升高(P<0.01~0.05)。另外对脑梗塞有关因素与血液流变学ηb高切、低切ηp、ηr四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比较。结果,在性别与年龄二种因素中,仅男性ηb低切高于女性(P<0.05)。发病5日以内比5日以上,ηb低切,ηp升高(P<0.05)。多次发病比首次发病ηb低切,ηp、ηr均明显升高(P<0.01~0.05)。多发性脑梗塞与单发病灶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下列合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慢阻肺时,4项指标中均有1~3项升高(P<0.01~0.05)。其中以糖尿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脉胶囊对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脉胶囊对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通脉胶囊治疗 ,对照组给予消栓通络胶囊 ,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FASCO3010型 ) ,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脉胶囊明显降低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粘度(ηP)和高切全血粘度 (ηHb)。结论通脉胶囊对脑梗塞病人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了患者的血浆粘度和全血高切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检测37例脑梗塞患者经自血光量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发现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粘附率7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提示自血光量子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的凝固性和聚集性,是目前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50例脑梗塞为观察组,4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噻氯匹定对脑梗塞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治疗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PAR)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观察组PAR非常显著地低干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3)观察组各亚组治疗后PAR大多非常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4)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15.8±0.98;治疗后8.2±5.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2.
69例脑梗死死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对69例脑梗死住院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对脑梗死转归的影响,以便对高危因素及时予以干预.方法血液流变学数据资料源于住院病历.采用仪器MVIS-201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统计软件为SAS6.12,作配对t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生存的脑梗死组比较,死亡组的全血黏度增加(P<0.05),红细胞聚集性增强(P=0.001),纤维蛋白原浓度上升(P=0.001),相对危险度(RR)均大于1.结论全血黏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纤维蛋白原浓度上升,与脑梗死病人的死亡事件显著相关.纤维蛋白原是预测脑梗死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对 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 7日溶栓疗法 ,于溶栓前、溶栓后第 3~ 4d及第 7~ 8d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 .除HCT外 ,溶栓后第 3~ 4d及第 7~ 8d血液流变学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溶栓前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0 .0 1) .结论尿激酶 7日溶栓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现象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8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选择21例作健康对照。结果发现胰腺炎患者存在血球压积、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增加。认为胰腺炎时存在胰血循环障碍,提出采用扩容改善胰微循环供应方法治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I)与其它血脂成份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以及对脑梗塞的影响。方法:测定49例非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和29例健康人Ox-LDL,LDI-C,HDL-C,apoA,apoB,Cho-c,TG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ηb,ηP,ηr、HCT、EAI、TK与Ox-LDL,LDL-C,Cho-C呈明显正相关;ηb低切值,ESR、EAI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其中Ox-LDI与ηb(r=0.63),与TK(r=0.49)的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Ox-LDL,LDL-C,HDL-C,Cho-C等脂质的变化,能引起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改变,它们对脑梗塞的血液粘滞性的影响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疏血通注射液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防治脑梗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Gn)紊乱性闭经妇女的体重指数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高Gn闭经诊断的闭经妇女29例(Ⅰ组)和低Gn闭经诊断的闭经妇女34例(Ⅰ组),根据体重指数(BMI)的不同(BMI<25,BMIC30,BMI≥30), Ⅰ组和Ⅱ组又各分为 a,b,c三小组。另选择正常妇女 25例(Ⅲ组).该组 BMI均<25。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单位: kg/m~2。血流变测定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1405~(-1))、全血低切粘度(305~(-1))、血浆粘度(1405~(-1))、血沉、血球压积、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体外血栓湿重等。结果(1)各组闭经妇女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多数处于异常状态;(2)重度肥胖体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体型闭经妇女相比,多数指标处于更显著的异常状态。结论促性腺激素紊乱性闭经妇女的体重超重时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严重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8.
赵秀梅  刘育英  汪德清 《中国微循环》2006,10(6):410-412,F000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肝脏微循环的改变。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喂普通饲料;(2)高脂血症组:喂高脂饲料4周,每组6只。于造模4周后测定血清血脂水平、体质量及肝质量与体质量之比、血液流变学和肝脏活体微循环的改变。结果 喂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体积增大,体质量及肝质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标本显示肝细胞肿胀、脂肪性变,肝细胞的胞浆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减少,甘油三脂变化不大;血压及血浆黏度较正常组增高明显(P〈0.05);肝脏活体微循环观察显示肝脏微血管数明显减少,肝细胞索增大,泡沫状突起压迫周围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有红细胞聚集和白细胞黏附。结论 短期内高脂食物的摄入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继而发生血液流变学及肝脏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9.
检测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急性期低中高切变率,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缓解期血浆粘度恢复正常,但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仍高于正常。提示肾病综合征患儿不仅急性期而且缓解期仍存在高粘滞血症。上述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