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166例,其中肠坏死6例,右睾丸坏死4例,左卵巢坏死1例,肠坏死和左睾丸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1例肠浆膜修补,1例右睾丸缺血损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生机制和特点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对小儿嵌顿疝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随着微创技术及一日监护外科模式的发展,提倡小儿腹股沟斜疝为限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后易并发肠管坏死、睾丸坏死等并发症的原因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嵌顿疝,分析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果 106例患儿7例发生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4例回盲部嵌顿行阑尾切除术;5例女婴卵巢嵌顿行还纳术;4例睾丸坏死,予切除;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2年,2例发生睾丸萎缩.结论 对有腹股沟包块,一经确诊或不能排除嵌顿疝者,应放宽手术指征,尽快手术探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发肠梗阻和肠坏死多见,但并发睾丸坏死常未引起人们注意。本院8年收治的179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有8例并发睾丸坏死,现简述小儿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引起的睾丸坏死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临床价值。方法: 287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法复位265例,急诊手术22例。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法复位组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急诊手术组术后肠梗阻1例,睾丸萎缩1例,4例复发。结论: 对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只要正确掌握手法复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应首选手法复位,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复位成功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的发生时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157例,其中23例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对其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腹股沟嵌顿疝超过8h后肠管坏死。结论应早期诊断并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以降低肠管坏死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原因,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腹股沟嵌顿疝临床资料.结果:46例行手法复位后行择期手术;32例发生肠坏死行急诊手术,其中18例行肠坏死切除行Ⅰ期吻合,14例经保守治疗肠管活力恢复后,返纳腹腔;32例中股疝14例、腹股沟斜疝12例、腹股沟直疝4例、闭孔疝2例.嵌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特点及发生肠坏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46例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究肠坏死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儿肠坏死发生率为10.2%(25/246),未发生卵巢坏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异常(OR=26.933, 95%CI=6.396~113.894,P=0.000)为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肠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肠坏死的诊断中,CRP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93.7%,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20~0.908)。结论: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肠坏死;CRP对诊断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肠坏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0年6月10年间收治嵌顿性腹外疝96例,其中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0例,嵌顿性股疝5例,嵌顿性脐疝1例,疝内容物为:小肠,大网膜,回盲部;手法复位成功15例,手术治疗81例,手术组中27例已有部分小肠坏死,5例有部分小肠和大网膜坏死,8例单纯大网膜坏死,另有18例疝囊内仅有炎性渗液;手术采用坏死大网膜或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及一期疝修补术;手术治疗81例中,除一例术后2天死于心肺疾患发作外,余80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诊无疝复发;结论:嵌顿性腹外疝腹部查体最具有诊断价值,如手法复位失败,应尽早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及大网膜,行一期肠吻合及疝修补术是绞窄疝修补的较好的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华夏医学》2002,15(4):481-481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4例,肠坏死切除6例,卵巢切除2例,死亡2例。结论:对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普理灵疝修补装置(PHS)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HS,对32例腹股沟嵌顿斜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其中9例为绞窄性疝,2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对手术方法、术后患者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 m in,术后4例出现尿潴留;1例切口感染,3例皮下脂肪液化,经引流治疗而愈。随访1年-8年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普理灵疝修补装置进行疝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理想手术方法,对伴肠坏死行肠切除者可行一期疝修补。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反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66年1月至1972年12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400例,其中嵌顿疝107例,占26.75%。嵌顿疝误诊10例,其中误诊为肠套叠3例,蛔虫症1例,绞窄性肠梗阻1例,腹股沟脓肿1例,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肠胃炎3例,腹股沟淋巴结炎1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一)误诊病例简介1.腹股沟斜疝嵌顿误诊为肠套叠3例:均为肥胖婴儿,除阵发性哭闹伴剧烈呕吐外,没有其他主诉,体检时腹股沟部漏检。2.腹股沟斜疝误诊为肠套叠、肠蛔虫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岁以内的婴儿嵌顿疝不急于手术治疗。主张保守治疗,即先试行手法复位加棉纱束带压迫疝环待其自行修复,遇有不能复位者则急行手术,对1岁以上的小儿嵌顿疝或屡发嵌疝者,虽经复位成功仍应动员尽早手术,以防再次嵌顿,结果:421例小儿斜疝嵌顿中,手法复位成功391例,保守治愈78例,手术治愈343例,均无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要根据小儿年龄,疝环大小,嵌顿时间,局部反应,腹部及全身情况来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季武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40-141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疝致肠坏死的诊治和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2005年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嵌顿疝致肠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作Ⅰ期切除,端端吻合,5例作单口造瘘术,死亡1例。结论小儿嵌顿疝致肠坏死,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致肠坏死越早越好。预后起决于手术时机、适合的外科治疗和术后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合并症,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8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复位方法。结果:18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成功175例(成功率94.1%)。其余11例行急症手术。结论:严格掌握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成人无肠坏死或肠穿孔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81.9±23.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5±22.8)mL,平均住院时间(7.7±2.3)d;2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有渗液及1例切口局部淤血患者均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如无肠坏死或肠穿孔,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肌注阿托品与苯妥英钠后手法治疗小儿嵌顿斜疝38例乐月娟小儿腹股沟钭疝易发生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作者对38例小儿嵌顿性斜疝于肌肉注射阿托品、苯妥英钠20分钟后进行手法复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8例小儿嵌顿斜...  相似文献   

18.
韦勇杰  归奕飞 《华夏医学》2005,18(2):208-209
目的:探讨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松解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嵌顿疝的术后复发。方法:对62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保留内环处腹膜的完整性,还纳疝内容物。结果:6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采用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松解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保留了内环处腹膜的完整性,局部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符合解剖生理,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于广亮 《吉林医学》2011,(4):706-707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优势。方法:结合240例经腹股沟入路的小儿斜疝手术病例,均采取静脉基础麻醉方法,并对嵌顿斜疝先行手法复位,尽量避免急诊手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对240例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的小儿斜疝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240例斜疝小儿经腹股沟入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 m in,住院时间1~3 d,手术治愈率高,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斜疝适合基层医院特点,符合小儿解剖生理特征。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手术适应证广,适合不同时机的小儿斜疝,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内环处腹横筋膜切开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新术式,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方法采用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74例(实验组),并与采用传统术式8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89,P<0.05)。结论新术式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