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 《疑难病杂志》2012,11(8):644-647
<正>心脏再同步化成为治疗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有效手段,精确评价左心室再同步运动对左心室逆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善显得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以其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用于筛选接受CRT的患者,预测和评价CRT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组织同步化成像(TSI)是否有助于识别局部室壁运动延迟,和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心室(LV)重塑逆转。背景:超声心动图评估收缩不同步有助于预测CRT治疗的阳性反应。TSI是一种快速评价局部室壁收缩延迟的新方法。方法:56例心衰患者分别在基线和接受CRT后3个月进行TSI。通过TSI图像确定局部室壁运动延迟,通过6-基底-6中间节段模型测定左室局部室壁达到峰值收缩速度的时间(Ts)。在射血期或包括收缩后缩短期测定Ts,同时计算收缩不同步的8种TSI参数。结果:17例患者发生了严重的侧壁运动延迟,从而预测左心室…  相似文献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置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CRT改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心功能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结果依赖于多因素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CRT的治疗反应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部分适合CRT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却对CRT无反应。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具有较高住院率和病死率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心脏起搏器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和技术.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这种非同步收缩会导致心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项非同步收缩心力衰竭患者新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最新指南将心力衰竭合并失同步患者作为CRT治疗的Ⅰ类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王勇  冯毅 《医学综述》2008,14(10):1504-1507
慢性心力衰竭是具有较高住院率和病死率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心脏起搏器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这种非同步收缩会导致心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项非同步收缩心力衰竭患者新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最新指南将心力衰竭合并失同步患者作为CRTⅠ类适应证。现综述分析CRT方法的作用机制、疗效等,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声心动图应变成像技术定量分析38例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心肌径向机械性不同步。心室不同步定义为室间隔与心室后壁的峰值径向应变时间差,其在伴有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的患者中更为显著,而且径向不同步的变化与每搏输出量的变化相关。当室间隔与心室后壁峰值应变时间差<130m s且左心室导联位置满意时,强烈预示了再同步化治疗后每搏输出量的即刻改善(灵敏性95%,特异性88%),而不考虑心电图QRS波群时间。超声心动图径向应变成像技术在定量分析左心室不同步及预测再同步化治疗的急性反应中的应用@Dohi K. @Suffoletto M. …  相似文献   

7.
刘西平  秦瑶  郝星  李立  王冬梅  郭涛 《重庆医学》2013,42(2):209-211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CRT无反应患者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接受CRT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例,CRT后定期随访,比较CRT前、后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8.72±8.31)个月,20例接受CRT的患者心功能改善,LVEF增加(P<0.05),8例患者对CRT无反应。结论 CRT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CRT反应与患者是否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11例心力衰竭患者安置心房-双心室起搏器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法(CRT)之前、之后1个月和之后3个月时,分别测定了其收缩和舒张间期。结果显示,CRT主要通过降低左心室电活动延迟,并轻度缩短等容收缩时间来缩短射血前间期;通过延长舒张期而产生左心室收缩期缩短的趋势。心力衰竭时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时间间隔@Baker C. @Love C.J. @Moeschberger M.L. @宁宁  相似文献   

9.
吴书林  魏薇 《循证医学》2008,8(6):338-34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v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改善QRS时限延长合并对最佳药物治疗无效的中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以及功能状态。CRT被认为可使因心室传导时间延长而造成的左心室局部延迟最小化.从而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功能、减少二尖瓣返流、逆转左心室重塑,并使神经内分泌因子正常化。  相似文献   

1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慢性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指标,包括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电图QRS时限、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死亡,其中由于心衰恶化死亡13例,心源性猝死7例,电击死亡1例,脑卒中死亡1例,4名患者失访,2l例患者存活,其中行三腔心脏起搏加体内自动转复除颤的患者全部存活,存活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CRT能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CRT/D能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因此对于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CRT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兵  江洪  陈玲  丁峰  董艳芬  孙玉玲 《医学综述》2013,19(8):1512-1514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CR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电极植入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心室电极植入冠状窦后外侧分支,右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右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患者成功植入CRT起搏器,无并发症,左心室电极植入冠状窦后外侧分支,各项测试参数满意。随访期间,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明显缩小,QRS波时限由180 ms缩短至130 ms,心室起搏比例超过95%。结论 CRT起搏确能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心脏再同步化(CRT)已成为目前起搏器治疗研究的热点,心室的再同步化使心力衰竭病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心房的再同步化使房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成为可能,心房功能得到改善,心室和心房的再同步化均能使患者在长期的起搏器治疗中获益,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起搏位点优化促进心脏再同步化,改善心功能问题的研究近况、部分机制、方法及适应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静息状态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降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 R)。本研究评估了采用CR T的心衰患者中,运动诱发的M R的变化。在非同步和再同步化左心室中分析运动诱发的M R变化的决定因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衰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作用@Lancellotti P. @Mélon P. @Sakalihasan N. @腾增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心室内和心室间的不同步,缩短总体等容时间(t-IVT)。本研究比较心室不同步和t-IVT预测CRT临床疗效的程度。方法和结果:评价39例心力衰竭患者在CRT之前和CRT后6个月的心室不同步。  相似文献   

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ous therapy,CRT))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CRT术中左心室的电极导线通常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植入成功率为92%;大约8%的患者因为冠状静脉解剖变异或畸形无法经静脉顺利植入左心室。  相似文献   

16.
林庆陕  丁尚伟 《中外医疗》2009,28(17):13-1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有左心室非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和2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左心室各节段的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明显延迟,各节段达到峰值收缩速度时间差异较大(P〈0.01)。讨论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其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指标的Tmsv12-SD%与Ts12-SD相关性强、一致性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寻找理想的心脏超声指标来判断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最符合血流动力学的房室延迟。CRT治疗时用心脏多普勒超声的方法优化房室延迟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之间的相关性尚未见探讨。以接受CRT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起搏器植入后24h内用尖端带有感  相似文献   

18.
崔振双  周冬翠  张晓娟 《医学综述》2013,(16):3045-304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因药物治疗不理想的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存在明显的室间、伴/不伴室内机械性不同步。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药物治疗组32例,CRT治疗组29例。CRT组患者通过超声评估选择起搏器电极植入位置,并在超声指导下优化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及CRT组治疗前后临床及超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CRT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脏同步性、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与本组术前及药物治疗组6个月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心力衰竭的主要器械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CRT应答率主要受患者选择、起搏电极植入位置、合适的起搏间期及完善的术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心脏非同步收缩是CRT治疗的理论基础,体表心电图显示具有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已证实可明显获益。其他如机械非同步、心肌瘢痕、心力衰竭病因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RT获益。目前尚未发现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左心室起搏位点,但最迟激动部位起搏的优越性已被充分证实,同时应避免心肌瘢痕起搏。优化起搏间期可提高急性期心脏泵功能,但CRT优化程序简便性及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通过双心室起搏来实现心脏机械同步化,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1],但仍有20%~30%的心力衰竭病人疗效不佳[2],目前认为起搏参数优化是提高CRT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3].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起搏参数优化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超声心动图指导起搏参数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