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研究对象 :为 1998年 6~ 9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窒息新生儿 40例 ,采用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1] :轻度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体重 15 0 0~ 410 0g ,胎龄 36~ 43周 ;重度组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体重 140 0~ 40 0 0 g ,胎龄 36~ 43周 ,全部窒息新生儿均在生后2 4小时内收治新生儿监护室。对照组2 0例为我院产科病房正常新生儿 ,男 11例 ,女 9例 ,体重 15 0 0~ 42 0 0g ,胎龄 36~ 42周 ,1、5分钟Apgar评分均≥ 9分。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Ⅰ(cTn -Ⅰ)测定方法 :全部新生儿均在生后 18~ 2 4小时股静脉抽…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 :窒息组为足月重度窒息儿 2 0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均 <3分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3189± 2 13)g ,胎龄 37~ 40周 ;2 0例中有颅内出血者 2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15例 ,合并吸入性肺炎 12例。早产儿组 :18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 8~ 10分 ,男 13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 (2 0 2 9±36 6 )g ,胎龄 32~ 36周 ,经头颅CT证实无颅内病变。对照组 :足月健康新生儿2 2例 ,出生体重 (32 14± 30 2 ) g ,胎龄37~                   表 1 三组新生儿生后血浆CGRP的动态变化 (ng/L…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尿Alb,IgG,β2—MG RIA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蓉  管丽华 《新生儿科杂志》1995,10(3):127-127,119
蛋白尿是肾脏功能受损的重要表现。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息窒和新生儿的尿三蛋白以观察窒息新生儿因缺氧、酸中毒等对肾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1.正常新生儿组(对照组)共24例,男15例,女9例。足月顺产,且分钟Argar评分9~10分,年龄2~5天。2.新生儿窒息组共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5天。Apgar评分≤3分考20例(重度窒息组),4~7分考28例(轻度窒息组)。二、方法1.均于生后第2~5天留取新鲜尿,用0.1NNaOH调节尿液PH>65,-20℃保存不超过5天。2.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的Alb、IgG、民一M…  相似文献   

4.
窒息新生儿胃排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窒息后新生儿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而胃排空是反映胃运动的客观指标之一。本研究检测了 32例窒息后足月新生儿胃排空功能 ,同时检测餐前及餐后血中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与 1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 ,了解窒息新生儿胃运动功能的变化 ,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对象1999年 5~ 11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 ,均为适于胎龄儿。分组 :(1)窒息组 :共 32例 ,1minApgar评分为重度窒息 12例 ,轻度窒息 2 0例。 (2 )对照组 :共 10例 ,均为留院观察的正常新生儿。两组新生儿均于生后 2 4h内喂奶 ,胎便排出不畅者予灌肠处理 ,未应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方法1 胃排空检查[1] 均在生后第 5天进行。喂配方奶 15ml/kg,喂养开始前、完成时及以后每隔 5min用ALOKASSD 86 0B型超声显像仪测量胃窦纵切面面积 (ACSA) ,至胃恢复到喂养前的排空状态。描画胃排空曲线 ,计算胃排空时间 ,即某时该胃容量减少到另一时刻胃容量所经历的时间。2 NO的测定 :于生后第 5天餐前及餐后半小时采血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NO生化测试盒测NO浓度。3 统计学处理 :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  相似文献   

5.
910254 467例新生儿生后7天内血清皮质醇水平及窒息后动态观察/赵孟陶…//临床儿科杂志.-1990,8(4).-260,245选择足月正常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及双胎早产儿、新生儿467例,分无窒息组313例,窒息组154例。生后24~120小时三个时间段血清皮质醇水平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于生后124小时皮质醇水平趋于稳定。无窒息组生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产期窒息除对脑、心、肾等重要脏器有影响外 ,还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抗利尿激素 (ADH)分泌异常常见于颅脑和胸内疾病 ,而正常新生儿与窒息新生儿ADH分泌规律如何 ?尚待研究。我们用放射免疫 (简称放免 )方法测定了围产期窒息及正常新生儿血ADH ,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窒息组 :为 1992年 11月~ 1993年 4月收住本病室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共 5 2例 ,体重均在 2 5 0 0g以上 ,其中男 39例 ,女 13例。根据出生时 1minApgar评分分成两组 :重度窒息组 13例 ,轻度窒息组 39例。正常组…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 1997年 1月— 1998年 6月对收住我科有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 115例进行血电解质测定 ,同时与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 ,发现有 46例合并有低钠血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 2 8例 ,女18例。入院时间生后 <1h 15例 ,~ 2 4h 30例 ,~ 36h 1例。体重均在 2 5 0 0 g以上。根据出生时 1minApgar评分分成重度窒息组 16例 ,轻度窒息 30例。对照组 2 0例为同期产科健康新生儿 ,Apgar评分 1min 9~ 10分 ,5min 10分 ,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具有可比性。本文所有对象母亲身体健康 ,分娩前否…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8年 6月~ 1999年 8月对 4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的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正常新生儿组 2 0例 ,男 17例 ,女 3例。出生体重平均 32 5 0 g ,胎龄平均 39周 ,出生 1minApgar评分 8~10分。足月窒息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出生体重平均330 0 g ,胎龄平均 39周 ,出生 1minApgar评分 1~ 7分 ,轻度窒息 14例 ,中重度窒息 2 6例。均未用过肾毒性药物。二、方法 两组均在生后d1、3、7、14各收集一次新鲜尿约 5ml左右 ,置 - 2 0℃低温保存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  相似文献   

9.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 μV,最高电压均>10 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生儿疾病患儿肢体血流速度变化 ,为新生儿疾病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我们在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12月对2 6例新生儿疾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FABS)做了检测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 :为我院婴儿室和新生儿病房患儿 5 0例 ,分三组。正常新生儿组2 4例 ,男 13例 ,女 11例 ,胎龄 37~ 42周 ,体重 2 5 0 0~ 40 0 0 g ,Apgar评 8~ 10分。窒息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胎龄体重与正常新生儿组相同 ,Apgar评 3~6分。以上两组均在生后 2 4~ 48小时检测。硬肿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胎龄体重与正常组相同 ;均无窒息 …  相似文献   

11.
我科对 1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及 5 4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d1、3、5、7、9经皮胆红素 (TCB)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 2 5 0 0~ 5 0 10 g ,TCB≥ 2 0 5 μmol/L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正常新生儿组 15 0 0例 ,羊水清 ,Apgar评分 1min 8~ 10分。窒息缺氧新生儿 5 48例 ,其中轻度窒息组 32 0例 ,羊水Ⅲ度污染 70例 ,Ⅱ度污染 10 2例 ,羊水清 148例。重度窒息组 2 2 8例 ,羊水Ⅲ度污染 12 0例 ,Ⅱ度污染 88例。除外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足月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变化,作者于1983年7月1日至1985年6月30日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窒息组21例,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3分。对照组20例,1分钟评分≥9分。研究分二个阶段,生后24~48小时为第一阶段。两组均在压迫膀胱后用尿收集袋收集尿液,测24小时尿量,电解质,肌酐,尿渗透压,同时取末梢静脉血测电解质,肌酐,尿素氮。按常规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和肾衰指数(RFI)。生后48~72小时为第二阶段,窒息组在第二阶段重复第一阶段的各项检查。生后24小时最低摄入量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低出生体重儿及足月新生儿生后一周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及对比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分娩的无合并症的早产儿 10 4例及足月小于胎龄儿 4 2例作为监测对象。同时将足月新生儿 5 9例作为对照组。监测生后 2 4h内及生后 3~ 5d血小板计数。结果 生后 2 4h及 3~ 5d内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血小板计数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5 )。仅生后3~ 5d与生后 2 4h内比较血小板计数均值稍有下降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2 4h内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 3 85 % ,足月儿为 7 2 % ,(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 3~ 5d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4 0 5 % ,足月儿 5 % (P >0 0 5 )。 2 0 5例被观察者中有 17例血小板低于 10 0× 10 9/L ,发生率 8 3% ,其中仅有 1例为 5 8× 10 9/L ,(0 4 9% ) ,其余均大于 70× 10 9/L。结论 正常低出生体重儿与足月儿比较 ,生后早期血小板计数值动态变化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而且血小板显著减少的发生率很低 ,因此血小板计数的异常降低可作为新生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危重症评分法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脐血一氧化氮和血糖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的变化已受到广泛重视。目前研究发现 ,一氧化氮 (NO)与血糖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 30例窒息新生儿脐血NO和血糖进行了检测 ,并与 3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 ,以探讨 NO和血糖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与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接生的足月新生儿。母孕期健康 ,无糖尿病病史。 30例窒息儿均为正常产道分娩 ,除外先天性心脏病 ,其中轻度窒息 (1分钟 Apgar评分 4~ 7分 ) 2 1例 ,重度窒息 (1分钟 Apgar评分 0~ 3…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58例电解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我们对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我院收住的窒息新生儿 5 8例作了血生化测定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窒息组 5 8例 ,男 41例 ,女 17例。入院日龄~ 2 4h 32例 ,~ 72h 2 6例。轻度窒息 33例 ,重度窒息 2 5例。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为本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两组间性别、出生体重及孕周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二、实验室检查 两组均于生后 3d内股静脉取血 ,应用美国AG -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电解质检测。CT提示脑水肿 17例中 15…  相似文献   

16.
围生期窒息可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以肾损伤的发生率最高。肾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窒息后缺氧再灌注损伤有关。我们的前期工作已显示新生鼠窒息后肾组织产生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炎症细胞因子增加 ,且与肾小管损伤呈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窒息后新生儿尿炎症细胞因子变化与肾小管损伤的关系一、对象 围生期窒息 (宫内 /生后 )足月新生儿 2 8例 ,生后Apgar评分 1min <3分者 18例 ,为重度窒息 ;4~ 6分者10例 ,为轻度窒息 ;正常组 9例 ,三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二、…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报道其发生率4.7%~8.9%,国外报道其发生率5%~6%。窒息及其并发症占整个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3.5%[1]。窒息后血清尿酸(UA)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报道尚少。本文通过对60例窒息新生儿血清UA水平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及指导治疗。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60例窒息组患儿均系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其中单纯窒息组30例,该组患儿为窒息复苏后不伴其他器官损害,均为足月儿,体重2600~3800g,男18例,女12例;其中轻度窒息21例,生后1分钟Apgar评分4~7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困难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分娩的活产满28周窒息儿(1分钟Apgar评分0~7分)为研究对象,经复苏后,以5分钟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为5分钟复苏顺利组,0~7分新生儿为5分钟复苏困难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分钟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列为20分钟复苏顺利组,0~7分新生儿为20分钟复苏困难组,再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纳入1分钟窒息新生儿743例,其中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130例,另外613例复苏顺利,早产、低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0~3分、产时感染性发热、胎盘异常、妊娠后期阴道出血、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畸形与5分钟复苏困难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32例,与复苏顺利组新生儿98例比较,两组在1分钟Apgar评分0~3分、5分钟Apgar评分0~3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分钟窒息新生儿中的2例前置血管和8例胎儿水肿新生儿,在5分钟和20分钟仍复苏困难。结论窒息新生儿复苏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前置血管、胎儿水肿所致窒息复苏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正常新生儿生后早期(48h内)血压是否存在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以及窒息或早产因素对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对106例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30例足月重度窒息儿(1分钟Apgar评分<3分)及28例早产儿于生后48h内的测量血压,选择生后2、6、10、14、18、22时为测量时间点.结果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生后早期各时间点血压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同)差异有显著性 ([ WTBX〗P均<0.05),表现为生后2时最低,6~10时升至最高,在14时有一低谷,在18 时又有一小高峰,至22时又下降.窒息组及早产组生后48h内各时间点血压值差异无显著性(窒息组 P分别为0.650、0.943和0.912,早产组P分别为0.283、0.575和0.327).结论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生后早期血压有昼夜节律变化,重度窒息儿及早产儿在生后早期未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尽早采用复方丹参、辅酶Q10 治疗 ,以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病率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35例均为 1999~ 2 0 0 2年我院儿科复苏后足月新生儿 ,男 86例 ,女 4 9例 ;随机分观察组 6 8例 ,对照组 6 7例 ,胎龄均≥ 37周 ,体重≥ 2 5 0 0 g。观察组轻度窒息 35例 ,重度窒息 33例 ;对照组轻度窒息 36例 ,重度窒息 31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二、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吸氧、保暖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苏后立即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