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伴核沟的非特指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specified,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核沟的非特指性DLBCL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7岁.发现右腹股沟下方无痛性包块1个月余.肿瘤大小4.0 cm×3.0 cm×2.0 cm,手术切除包块.镜检:肿瘤细胞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排列,间质为少许粗细不均的纤维组织;主要由形态一致的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胞质中等量,嗜酸性,浅染,部分瘤细胞胞质空亮;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具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50%的肿瘤细胞胞核可见核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45、CD20、CD19、CD79a和BCL-6,ALK可疑阳性,CD10、CD99、CD3ε、TdT、BCL-2、MUM1、EMA、MPO、HCG、α-inhibin、PLAP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45%.EBER原位杂交阴性.IgH基因重排约在90 bp处可见一较强重排条带.结论 伴核沟的非特指性DLBCL非常罕见,确诊需要详细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可表达,因此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p63阳性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尤其在淋巴结发生转移时.本研究报道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并淋巴结转移.行右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p63阳性,提示为鳞状细胞...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大B淋巴细胞弥漫性恶性增生性疾病,瘤细胞核至少2倍于正常淋巴细胞核或大于巨噬细胞核。WHO分类(2001年)将DLBCL视为独立病种,认为进一步区分其形态学变型的重复性差,且不能证实与预后的关系,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对区分这些变型的帮助不大,因此建议病理医师可以使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一术语作为最后诊断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1岁,左腰痛4个月余来院就诊.CT及增强造影显示:左肾见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肾癌"收入院.术中见左肾体积增大,与周围粘连,腹主动脉旁有肿大淋巴结,行"左肾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3 μm厚连续切片,作常规HE及免疫组化标记.免疫组化试剂由福州迈新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病理学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40例由组织活检证实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学病例,包括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24例、结外包块细针穿刺6例、胸腔积液5例、腹腔积液1例、脑脊液2例、纤支镜刷片2例.对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和免疫细胞化学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查见较多中等偏大的淋巴样肿瘤细胞,其免疫表型为40例肿瘤细胞表达CD45(100%),39例肿瘤细胞表达CD20(97.5%),38例表达CD79α (95%),均表现为弥漫阳性,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45RO和PCK,Ki-67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均值为52.1%.其中6例用细胞病理材料所作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中有6例表达CD45,5例表达CD20,6例表达CD79α,均不表达CD45RO和PCK,Ki-67 PI 50%~70%.40例病例中有7例(17.5%)细胞病理诊断为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6例(40%)诊断为大细胞淋巴瘤,6例(15%)诊断为可疑淋巴瘤,6例(15%)误诊为低分化癌,5例(12.5%)误诊为炎性病变.结论 细胞病理虽然不是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的首选方法,但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仅观察细胞涂片中细胞的形态难以做出准确诊断,需要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辅助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性,50岁,因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0天入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查体:左锁骨上可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2 cm×2 cm×2.2 cm至2 cm×2 cm×2.8 cm大小,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右下颌可扪及1枚肿大淋巴结,1.1 cm×1.0 cm×1.0 cm大小,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可,余浅表及深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B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4年12月病理确诊为PMBL的病例,对其对PMBL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PMBL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3例均侵犯邻近器官,2例伴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受累,1例椎体受累(C7-T4)。镜下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浸润,瘤细胞胞质空亮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其中1例可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20、CD79a、CD23、bcl2、CD23,其中2例表达CD30,均不表达CD3、CD5。随访3例均生存,化疗后1例获得CR,2例获得PR。结论:纵隔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很少见,形态变化多端,容易引起误诊。提高对PMBL的认识,对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10.
例1男,57岁。左上腹疼痛1月余,加重2天。以往无任何自觉症状和体征。2003年9月19日因意外撞击伤在外院急诊,CT检查提示脾脏血肿。留院观察,但症状未见缓解,且近2天疼痛加剧,转来我院就诊。外周血检查未见异常。脾脏切除术中,见脾脏肿大呈结节状,最大结节约8cm,脾门见一直径1cm肿大淋巴结。腹主动脉旁及其他处未见淋巴结肿大。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恶性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ENT1在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型与非GCB(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CD10、BCL-6、MUM1蛋白在DLBCL的表达并对DLBCL进行亚型分类,同时检测hENT1蛋白的表达,探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hENT1蛋白在DLBCL的GCB及non-GCB亚型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31,P<0.05).(2)hENT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LDH高低、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对76例DLBC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Log-rank检验GCB/non-GCB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DLBCL中non-GCB型患者比例较大,预后差.在治疗过程中,检测hENT1的表达为能否使用核苷类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表型组的基因表达谱状况。方法根据CD10、bcl-6和MUM1的表达状况对156例DLBCL进行分组:CD10^+和(或)bcl-6^+、MUM1-(第1组);CD10^+和(或)bcl-6^+、MUM1^+(第2组);CD10^-和bcl-6^-、MUM1^+(第3组)。从各组中各选择3例共(9例)临床分期为Ⅳ期的病例标本,另取3例正常扁桃体组织作为对照,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寡核苷酸芯片研究12例样本的基因表达谱。结果通过unsupervised等级聚类分析,12例样本被分成了4组,分别命名为A、B、C、D组。经与免疫表型分组结果对照显示两种分组结果完全一致:A、B、C组分别对应第1、2、3组,D组对应正常对照组。在DLBCL病例组中(A、B、C组)有81个基因显著表达下调,有86个基因显著表达上调。而其中的一个组(B组)虽然具有混合性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A组)和活化的外周血B细胞样(ABC,C组)DLBCL的免疫表型,但在聚类分析中发现其基因表达谱与A组和C组均不同,有45个基因表达上调,并且有27个特异性表达基因。结论初步结果显示,DLBCL全基因组表达谱在分子水平上有不同的亚群,且可能通过免疫表型来区分。还提示基因表达谱B组DLBCL可能存在除细胞起源以外的不同异质性因素,而这种因素可能与DLBCL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6岁。自感头晕乏力、食欲不振1周,无恶心、呕吐,偶有左腰部不适感,遂于2005年1月2日来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持续低热、寒战,遂来院就诊,行血常规检查,红细胞:2.7×1012/L;血红蛋白:74.39g/L。腹部B超示:左肾上腺区探及一实性占位,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大小为6.8 cm×5.7 cm,内呈均匀低回声,提示左肾上腺实性占位,对侧肾上腺正常;CT示:左肾上腺区可见一7.5 cm×5.8 cm大小的密度影(图1),边界较清,其内呈中等不均匀强化,肝脏、胰脏及脾脏均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患者随后行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给予CHOP方案化疗4个周期,并辅以中药治疗,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 (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腹股沟淋巴结IVL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 31岁 ,不明原因高热伴消瘦 5 0天 ,右腹股沟直径 1cm淋巴结 1枚 ,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 ,血LDH明显升高伴ESR及转氨酶轻度升高 ,外周血WBC 3 3× 10 7/L ,骨髓像、多种病原及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均无异常。病理活检 :腹股沟淋巴结大部分破坏 ,代之以大量扩张的中小血管 ,腔内充满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 ,局部伴管壁、管周浸润并累及结外脂肪组织。瘤细胞免疫表型CD4 5、CD4 5RO、CD3阳性 ,CK、CD6 8、CD79α、CD2 0均阴性 ,血管壁及内皮细胞CD31、CD34阳性。行CHOP化疗后症状缓解 ,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IVL是一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 ,其他部位少见 ,绝大数为B细胞型 ,T型罕见 ,以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者尚无报道。临床表现有一定提示性 ,确诊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部分病例对化疗敏感 ,但多数病例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Li D  Mi C  Zhao Y  Wang YL  Ma Y  Li YY  Xiang MH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7):461-465
目的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存活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按WHO(2001)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14例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年龄62岁,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期10例,Ⅱ期3例,Ⅳ期1例。11例有随访资料,其中3例存活,最长存活时间86个月;8例死亡,存活时间5~19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11个月。总结14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存活分析。结果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态学变型全部为中心母细胞性。免疫分型,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GCB型)1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non—GCB型)13例。10例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高,6例肿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存活分析表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7.0%、17.0%。结论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外周活化的B细胞起源,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病理活检加免疫表型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脾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是淋巴组织系统中一类非淋巴样辅助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捕获和提呈抗原和免疫复合物。FDC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迄今为止,已报道的FDC肿瘤不足70例,脾脏是FDC肿瘤好发部位。作者报道1例女性,50岁,脾脏下极孤立性巨大包块,脾切除后诊断为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伴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DLBC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认识原发性全身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方法:收集1例PCLBCL病例资料及相关参考文献,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治疗效果判断,并进一步评价预后.结果:PCLBCL常见发病部位为双下肢,其次为躯干和头部.本例病例病理结果考虑皮肤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起源.因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治疗后效果欠佳.结论:PCLBCL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皮肤损伤部位、数量和疾病持续时间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CK阳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CK呈阳性表达的非霍奇金小T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例CK呈阳性表达非霍奇金小T细胞性淋巴瘤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主由弥漫分布的小圆形细胞构成。核仁不明显。CD45、CD45RO、和CK(广谱、低分子量、高分子量和19、)均为( )。CD20和CD79均为(-)。电镜观察瘤细胞胞核圆形,居中。胞质少.可见线粒体.未见上皮细胞分化特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非霍奇金小T细胞性淋巴瘤偶可呈CK阳性表达,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低分化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时应注意肿瘤组织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9.
ALK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方法 参照WHO2001年恶性淋巴瘤分类,对2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Polymer两步法标记。结果 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ALK阳性表达,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细胞质内,成粗大的颗粒状,1例合并CD30阳性表达,全部表达B系列抗原CD20、CD79α和CD138,4例不表达CD45。组织病理形态:3例为浆母细胞性,2例为免疫母细胞性伴浆细胞样分化,1例为间变性。结论 ALK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独特的变异类型,与CLTC—ALK基因易位和NPM—ALK融合基因易位有关,其分子遗传学的异质性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中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基因5’非编码区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方法选用bcl-6基因5‘非编码区的高频突变区2对引物,对38例DLBCL、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滤泡性淋巴瘤及5例T细胞淋巴瘤标本,于显微镜下提取淋巴瘤细胞,做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在2例淋巴结反应增生的边缘区、5例T细胞淋巴瘤及5例滤泡性淋巴瘤中均未发现有该范围内的突变,1例反应性增生的生发中心细胞中有突变,38例DLBCL中7例(18.4%)有突变。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替代和点插入。结论在中国人DLBCL中bcl-6非编码区的突变阳性率较低(与国外资料比较),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DLBCL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