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手足口病4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及其引发的手足口病近年多暴发疫情,导致部分婴幼儿伤残甚至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010年5—10月我院收治EV71型病毒感染致手足口病患儿47例,治疗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5—10月我院收治经肛拭子病原学检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确诊的38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东莞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广东省东莞地区儿童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归纳分析118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病情评估、症状与体征、实验室与辅助检查、并发症、治疗经过、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1~5岁婴幼儿(占90.68%),主要症状为皮疹(100%)、发热(82.20%)。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占53.39%),多有肢体抖动或惊跳(38.14%)。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57.14%)较非重症者(38.18%)高。经对症及抗病毒治疗,重症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短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治愈111例(94.07%),好转5例(4.24%),自动出院2例(1.69%),死亡0例。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多有肢体抖动或惊跳。只要早期诊断,识别重症病例,合理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在淮安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EV71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 066例手足口病感染住院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粪便或咽拭子标本中的EV71VP1基因,随机挑选部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测定,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 066例标本中检测到98例RT-PCR阳性扩增产物,检出率为9.2%,其中2008、2009、2010年度EV71检出率分别为8.4%、7.6%、12.6%。EV71在3年每个月份都有检出,但在2008年5月、2009年6月、2010年7月呈现高峰,分别为24.7%、21.5%、31.8%。98例EV71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2个月,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占3.1%,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占2.0%,手足口病合并支气管肺炎占20.3%,手足口病占62.2%,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占12.4%。6份EV71VP1基因部分核苷酸片段与GenBank中EV71C4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99%。结论:淮安地区部分儿童手足口病感染与EV71有关。全年均存在EV71感染,流行季节在春末夏初。EV71感染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属于人类肠道病毒。近30年来EV71感染在亚太地区每2~3年暴发1次。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详尽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文中综述EV71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肌炎和肺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刘静  刘晓莺 《安徽医学》2017,38(8):998-1001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 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 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 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EV71感染致儿童重症手足口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为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对收治的3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和评价。结果最常见的症状神经系统是易惊和精神差、呼吸系统是呼吸增快和节律改变、心血管系统是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所有患儿均有发热。60%以上患儿血糖和中性粒细胞增高。35例重症除一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起病急、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早期识别危重症候并给予积极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尽早上呼吸机、尽早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有效控制脑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米力农)、适当扩容、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20-120
目的探讨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EV71感染的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病毒唑10mg/kg+5%葡萄糖100~250raL静脉滴注;治疗组干扰素肌注+炎琥宁10mg/kg+5%葡萄糖100~250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9%(52/5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0/30),P〈0.01。结论EV71重症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干扰素+炎琥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Th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162例及65例健康小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小儿的外周血、大便,两组患儿Th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MD小儿的Th1水平较低(P<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HFMD小儿的Th1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FMD小儿的Th2水平较高(P<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的HFMD小儿Th2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FMD小儿的Th17水平较高(P<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的HFMD小儿Th17水平较高(P<0.05)。结论:EV71感染引起小儿HFMD时。其Th细胞有明显的变化,Th1水平的降低、Th2和Th17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98例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以利早期发现重症病例,降低患儿的病死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收治的98例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病情较重和危重的16例早期转院治疗,对82例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82例患儿痊愈出院,无发生医院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系统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可防止本病的传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常见传染病。此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HFMD很少发生并发症,但由新肠道病毒71型(EV71)引发的HFMD多并发无菌性脑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肠道病毒71型诱发的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标志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RNA-Seq检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差异基因,Real-time PCR方法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症手足口患儿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和I...  相似文献   

13.
朱利华  张玲  郑吉善  许会卿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59-1059,1061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把握重症患儿的抢救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肠道病毒检测EV71均阳性,其中96.67%(29/30)为5岁以下患儿。临床均以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发热为首要症状。其中66.67%(20/30)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四肢抖动、惊跳、嗜睡、呕吐,严重者表现为抽搐、偏瘫、昏迷。所有患儿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对于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者早期应用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等疗效显著。结论宁波地区流行的EV71手足口病临床特点除发热、皮疹外,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对重症的抢救建议早期气管插管、降颅压、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米力农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  王明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70-372,388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mara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同一属的病毒还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这类病毒通过在人体的消化道组织中侵袭与繁殖,后经过血液循环传播,而最终导致多种临床病征。EV71最初于1969年由Schmidt等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名9个月大的脑炎患儿的脑脊液中分离出,1972年定出血清型,并于1974年首次报道。其后,在全世界发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和很多致命性感染与EV71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水平,探讨其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50例感染EV71手足口病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和补体C3、C4.结果 EV71手足口病组IgG、IgA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感染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的VP1区段的基因特征.方法 用RT-PCR方法从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标本中扩增EV71的VP1基因全序列,利用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测序获得的9株病毒基因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9株病毒基因与C4基因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大连市EV71病毒株属C4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型的特征.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80例,采集发病一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应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分别选取2014年及2015年各5例EV71检测阳性标本扩增基因的VP1区,测序并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 180份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53份,阳性率85.00%.153份阳性结果中EV71核酸阳性占50.3% (77/153),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核酸阳性占19.6% (30/153),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占30.1% (46/153).2014年及2015年以EV71为主,CVA16较少,两年间病毒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拟合回归方程:Y =2.095X1+0.462X2-0.214,式中Y为重症病例数,X1为EV71病例数,X2为其他肠道病毒病例数.EV71数可反映99.7%重症病例变化.不同年龄间病毒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4~8月;发病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2.7%,尤其是1~3岁年龄段(57.8%).EV71 VP1区与C4a基因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6% ~92.5%,氨基酸同源性为97.5% ~ 98.8%,亲缘进化分析显示EV71与C4a基因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EV71是本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病原,且属于C4a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71型在湖北荆门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荆门地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682份,对该病发生地区、时间、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离102份血清、粪便、咽拭子及疱疹液标本的病毒并运用RT-PCR扩增技术对其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该市2008年手足口病城区发病率为113.55/l0万,农村发病率为49.26/10万,城区发病显著高于农村(P〈0.01);流行季节以春季及初夏为主;病原学检查主要为EV71;2-3岁年龄段多发。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时间、年龄等特点;EV71病毒是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付承 《当代医学》2021,27(35):123-124
目的 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危重手足口病(HFM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EV71感染危重HFMD患儿73例,根据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EV71感染危重HFMD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分期标准分为普通病例组95例和重症病例组4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BM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ALT、AST、脑脊液葡萄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病例组的WBC [(12.65±3.51)×109/L vs (9.16±3.44)×109/L]、CRP[(10.67±4.75)mg/L vs(6.58±3.04) mg/L]、热程[(7.46±2.21)d vs(2.93±1.22)d]、热峰[(38.91±0.35) ℃ vs(38.34±0.45) ℃]、血糖[(8.40±0.78) mmol/L vs(5.96±1.14) mmol/L]、CK-MB[(17.84±1.57)U/L vs(15.75±1.64)U/L]、NP[53.47(31.50~70.22)% vs 46.89(29.44~67.01)%]、肢体抖动(37.78% vs 9.47%)、脑脊液蛋白质浓度[319.63(211.40~463.53)mg/L vs 224.82(172.24~396.91)mg/L]、脑脊液细胞数[(18.74±5.62)×106/L vs (4.87±2.03)×106/L]均较普通病例组显著升高,脑脊液氯化物水平[(117.52±2.84)mmol/L vs (119.75±3.09)mmol/L]较普通病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热程延长(OR=8.812)、热峰升高(OR=682.359)、血清CRP(OR=1.920)、CK-MB水平升高(OR=6.299)以及脑脊液蛋白质浓度升高(OR=1.014)是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化与患儿年龄、性别无关,与热程、热峰、CRP、CK-MB、脑脊液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