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B7-H1和B7-H4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的关系,为判定CR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CRC患者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B7-H1、B7-H4蛋白的表达和Treg的浸润情况,并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CRC患者CRC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72.34,P<0.01)。不同浸润深度的CRC组织中B7-H1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B7-H1高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Duke's分期C+D者CRC组织中B7-H1高表达频数高于Duke's分期A+B者(P<0.01)。CRC组织中B7-H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78.92,P<0.01)。不同浸润深度的CRC组织中B7-H4高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B7-H4高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5);肿瘤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分化程度不同CRC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C组织中Treg阳性细胞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reg浸润与B7-H1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Cramer's=0.463),Treg浸润与B7-H4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Cramer's=0.320)。结论:B7-H1和B7-H4在CRC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中Treg浸润增加有关,可作为评估CRC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MP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103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标本中IMP3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3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标本中IMP3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6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9例、特殊类型乳腺癌29例,全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之间IMP3表达(t=19.630,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中IMP3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ER、PR、HER-2均未见明显相关(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IMP3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IMP3表达上调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VEGF和VEGF-C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VEGF-C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及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7.0%。VEGF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VEGF-C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且VEGF和VEGF-C表达存在正相关(r=0.405,P=0.001)。结论VEGF、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增强,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中乙酰肝素酶(HPA)和GA结合蛋白α(GABP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A及GABPα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HPA和GABPα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HPA和GABPα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HPA和GABPα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PA和GABPα蛋白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与免疫组化的结果一致。统计分析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HPA与GABPα的表达均存在异常,提示HPA和GABP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可能存在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以期进一步阐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机制。方法乳腺原发性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存档蜡块标本68例,导管原位癌25例,并随机选取正常乳腺组织17例作为对照。将所有石蜡包埋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MMP-7、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而E-cad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MMP-7、E-cad和VEGF的表达均没有差异。乳腺导管癌中MMP-7、E-cad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7、E-cad和VEGF三者可能均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α-B crystall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7例导管原位癌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α-B crystallin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最近提出的乳腺癌分子分型进行分组,对α-B crystallin在不同分组中的表达及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α-B crystallin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为41.17%(7/17),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率为67.22%(121/1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浸润性导管癌中,α-B crystallin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83.33%(81/96),无转移组阳性率为48.81%(41/8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0.368?8);③在分子分型各组中α-B crystallin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uminalA组与HER2+组及三阴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B crystall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原位癌,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且在生物学行为更为恶性的HER2+组和三阴性组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提示α-B crystallin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中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各12、18和25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导管癌c-myc表达.结果 ①hTERT mRNA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导管原位癌、浸润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88.00%,后两组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②hTERT mRNA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相关性(P>0.05);③43例乳腺导管癌中hTERT mRNA与c-myc表达呈正相关(γ=0.388 4,P<0.05).结论 端粒酶hTERT的表达可能在乳腺导管癌的组织发生中起关键作用,c-myc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乳腺导管癌hTERT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1(MT1)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4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MT1和ER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R、MT1在两组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4例乳腺癌中,ER与MT1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P=0.036,P=0.015)、临床分期(P=0.014,P=0.021)及淋巴结转移(P=0.014,P=0.006)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1与E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00;r=-0.454, P=0.007)。结论: MT1高表达和ER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归有关,联合检测MT1、ER的表达可为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和0(0/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5/50)和66.7%(10/15),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urvivin、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分析miR-125b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iR-125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miR-125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Her-2的表达相关(P=0.019和P=0.033),miR-125b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及雌、孕激素状态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和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