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球开放性外伤后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74例(均为单眼受伤)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71眼(96%),未保住眼球3眼(4%)。成功的71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42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42/74,57%),18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74,24%),2例并发视网膜脱离(2/74,3%),9例继发性青光眼(9/74,12%)。其中44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30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失败3例(3/74,4%)皆未完整取出异物,术后合并真菌性眼内炎而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对于合并有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眼内异物、后极部异物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赤道前、定位准确的磁性异物,以巩膜外路磁吸术为宜。而最终能否保住眼球和手术是否完整取出异物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房水、玻璃体液细菌和真菌培养及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对球内异物继发化脓性眼内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2-01/2014-09我院收治的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急诊行眼球清创缝合+眼内注药65例为研究组,并回顾收集2011-08之前只行眼球清创缝合而未采取眼内注药的球内异物病例62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例患者术中取房水及玻璃体液作细菌+真菌培养,研究组术毕予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1mg,对照组术毕不予眼内注药。
  结果:对照组眼内炎发生率为16%(10例),研究组为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32, P<0.05)。两组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研究组为3%(2例),对照组2%(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4%(9例),眼内炎发生率3%,对照组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1%(7例),眼内炎发生率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球内异物急诊行眼内注射万古霉素可以减少化脓性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可为二期异物取出手术争取好的手术时机及条件且术后视力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摘除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7例(47只眼)后段眼内异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异物的性质、部位及眼内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摘除异物,包括巩膜外路磁吸术及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观察异物摘除的成功率及术后的视力.结果 20只眼巩膜外路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前段玻璃体腔磁性异物伤的简易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方法:术前评估13例眼球异物穿通伤,对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穿破合并前段玻璃体腔磁性异物的病例作改良手术方法,伤眼行白内障抽吸及清除脱出的玻璃体后,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经角巩缘切口用稀土磁棒将玻璃体腔磁性异物取出,观察术后眼内情况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患眼13例均于直视下成功取出异物,手术过程快捷顺利,未出现继发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矫正视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诊6 mo矫正视力〉0.3者10例,0.1~0.3者3例。 结论: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进行异物定位,使用眼内稀土磁棒准确磁吸取出异物,操作简单安全,是一个可靠的手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球内后段异物取出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眼球内后段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对眼球后段异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11眼均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伴有视网膜脱离者,视网膜均完全复位,伴有眼内炎者均得到治愈。8眼视力较术前有提高,3眼视力术后无变化,无继发性出血,角膜内皮失代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手术损伤小、准确、安全、疗效好,是治疗眼球后段异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3/2002-12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随诊时间3mo~2a。结果:13眼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3%,术后视力提高8眼(57%),不变2眼(14%),下降4眼(29%)。视力>0.02者6眼(42%),其中>0.1者4眼(29%)。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取出眼球内后段异物,减少并发症发生,保留或提高了术后视力,同时可处理眼内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球壁异物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21例(21眼)眼球内壁异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21眼)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伴有角膜裂伤、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者,均得到治愈。术后视力较术前增加者6眼(占28.6%),不变者8眼(占38.1%)。术后1眼出现脉络膜脱离,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壁异物取出,异物取出成功率高,同时治疗并发症,是治疗眼球内壁异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陈吉婷  李学喜  王志军 《眼科新进展》2012,32(11):1088-1091
目的 评价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和经巩膜切口磁取术取出眼后段磁性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因眼后段磁性异物伤住院治疗的患者126例126眼,其中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异物者72眼(A组),经巩膜切口磁吸取出异物者54眼(B组).分别对两种手术方式异物取出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A组72眼(100%)均一次性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眼内异物,B组54眼中47眼(87.03%)经巩膜切口磁吸取出异物.两组病例手术前视力分布及外伤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视力≥0.10者54眼(75.00%),≥0.50者20眼(27.78%),A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术后视力≥0.10者5眼(9.26%),≥0.50者2眼(3.70%),B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53,P=0.000).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结论 眼后段磁性异物伤,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较经巩膜路径磁吸取出异物的取出率高、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对伴有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的眼后段磁性异物伤患者,应首选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启常  周增超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33-2034
目的:探讨急诊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0-12在我院诊断为后段眼内异物的眼球穿通伤,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患者32例3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0例一次性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改善12例,视力不变的10例,视力下降的10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3例,眼球萎缩的2例。术中1例因角膜混浊、1例因眼内出血加重终止手术,择期手术成功取出异物。结论: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而及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球内异物的手术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球内异物患者,探讨球内异物取出方式和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影响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角膜缘和球壁取出异物7例,经巩膜磁吸术取出11例,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为49例;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3.63±0.85,较术前最佳视力(2.70±1.17)提高(P<0.05);眼内炎的发生和异物取出时间有相关性(P<0.05);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开放性眼外伤损伤区域有相关性(P<0.05).结论 根据球内异物的性质、部位和眼外伤伤口、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取出异物,缝合伤口,可以最大限度恢复视功能;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分别与异物取出时间和开放性眼外伤的损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金属球内异物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3-06收治的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的球内异物患者47例48眼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包括视力的变化以及异物大小、术前并发症及就诊时间与视力的关系。

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6眼成功完整取出异物,2眼为眶内异物未予取出。术后6mo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球内异物大小、合并视网膜脱离是影响视力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治疗金属球内异物伤有明显的优越性,及时恰当的玻璃体手术对视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37只眼)眼后段异物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的眼后段异物均一次性取出,成功率为100%。出院时视力≥0.1者23只眼,继发性青光眼1只眼,继发性眼内出血1只眼,无角膜失代偿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异物取出成功率高,并能同时处理其它合并症,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眼前段栗刺异物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眼前段栗刺异物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140眼)眼前段栗刺异物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眼前段栗刺异物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存留时间而采取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角膜或巩膜切开异物摘出术、黏弹剂前房注射静态抽吸法前房异物摘出术、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异物摘出术以及虹膜恢复器顶压异物法。结果140眼眼前段异物全部成功地摘出。91眼(65.00%)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保持不变者49眼(35.00%)。无视力下降者。结论栗刺所致的眼前段异物易引起严重感染,采取恰当的方法彻底清除异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眼内异物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78例眼内异物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视力、并发症、手术方法、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 青壮年男性是眼内异物的多发人群,主要致伤原因为锤击伤。眼后段异物和爆炸伤视力预后差。眼前段异物全部取出,眼后段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出率为93%,眼内炎发生率为9%,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药,炎症控制。结论: 加强安全宣教及劳动保护有助于减少球内异物发生,伤口早期正确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18.
刘芳  贾金辰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576-1579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伤眼内炎的感染因素、诊治情况.方法:收集256例眼内异物伤中42例发生眼内炎病例,从致病因素、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内异物伤眼内炎发生率为16.4%.眼后节异物及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眼内异物伤是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眼内异物伤Ⅰ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头孢他啶可以减少眼内炎的发生率(P<0.05).异物性质及大小、取出时间及伤口情况对眼内炎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眼内异物伤眼内炎手术分级Ⅲ级最多.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炎的主要手术方式.结论:眼后节异物伤及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眼内异物伤是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Ⅰ期手术需处理白内障时尽量保留完整的晶状体后囊膜.建议眼后节异物伤Ⅰ期行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及头孢他啶.一旦确诊眼内炎,尽早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后段球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后段球内异物并接受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的21例21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17眼为磁性异物,4例4眼为非磁性异物。20例(20眼)并发白内障,3例3眼伴眼内炎,12例12眼伴视网膜脱离。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联合了白内障摘出、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等操作,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并发症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眼均于完善术前检查后尽快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Ⅰ期球内异物取出率为100%,眼内炎3眼炎症均得到控制,术中摘出混浊的晶状体,20例20眼球内异物由角膜切口取出,1例由巩膜切口取出。共19眼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视力有所提高,14眼进行了I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眼硅油存留。术后未见与微创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后段球内异物取出术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创伤小,视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要注意其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