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沈阳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眼底病变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01/12期间就诊于辽宁电力中心医院的AIDS患者74例,分析患者的眼底表现及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情况。结果:纳入AIDS患者眼底病变检出率为58%。眼底病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正常眼底患者[29(6,55)/μL vs 76(35,103)/μL,P<0.01]。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50/μL的患者眼底病变患病率最高(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增多,发生眼底病变的几率降低(OR=0.977,95%CI 0.964~0.991,P<0.01)。结论:AIDS患者眼底病变与外周血CD4+T细胞有关,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降低是AIDS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对AIDS患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有利于眼底病变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眼部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眼前节、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其中2例(4只眼)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患者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患者年龄、HIV感染时间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性别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ChiSquare分析法,正常眼底组、HIV视网膜病变组、CMV性视网膜炎组间CD_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 患者初诊视力为无光感者5只眼,光感至0.04者10只眼,0.05~0.2者14只眼,0.3~0.7者62只眼,0.8及以上者129只眼.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有25只眼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或色素性沉着物.22只眼房水闪光(+)或(++).4只眼虹膜后粘连.28只眼晶状体混浊.34只眼确诊为HIV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32只眼确诊为AIDS合并CMV性视网膜炎,26只眼的眼底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病损区,其上片状出血,边缘有不规则黄白色颗粒.3只眼为眼底病变晚期,表现为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血管硬化和狭窄、视神经萎缩.3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正常眼底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00.0个/mm~3,HIV视网膜病变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1.0个/mm~3,CMV性视网膜炎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个/mm~3.CD_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正常眼底组与HIV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8,P=0.028);正常眼底组与CMV性视网膜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96,P=0.000);HIV视网膜病变组与CMV性视网膜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0,P=0.027).2例(4只眼)CMV性视网膜炎患者行更昔洛韦(400 μg)玻璃体腔注药后,视力提高,眼底病变明显消退.结论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HIV感染及AIDS常见的眼部并发症,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可有效治疗CMV性视网膜炎并挽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梅毒患者的眼底病变构成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2019年北京佑安医院AIDS患者395例。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梅毒分为AIDS组和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压、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并行艾滋病、梅毒相关全身检查。主要指标 BCVA、眼前节反应、眼底病变情况、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状态、CD4+T细胞计数、血HIV-RNA载量以及血CMV-DNA。结果 AIDS组患者266例,眼底异常者163例(61.3%),其中男性149例(9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66例(40.5%),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94例(57.7%),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27个/μl; 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129例,眼底异常者93例(72.1%),与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中男性92例(P=0.0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40例(31.0%),梅毒相关眼底改变26例(20.2%),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5例(19.4%),眼前节阳性反应者23例 (P=0.010),63例(67.7%)患者眼底病变位置为中央型(P=0.040),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33.5个/μl(P=0.007),均明显高于AIDS组。结论 AIDS合并梅毒患者眼底病变患病率高于单纯AIDS组患者,且血CD4+T细胞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视力下降可能的危险因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的AIDS合并CMVR患者71例。方法 对71例AIDS合并CMVR患者进行与艾滋病相关的免疫性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所有患者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以及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特征。主要指标 视力、眼底、CD4+T细胞计数。结果 71例患者中54例(76%)CD4+T细胞≤50个/μl,7例(10%)CD4+T细胞>50~100个/μl,10例(14%)CD4+T细胞>100个/μl。视力≤0.3的49眼中,34眼(70%)视网膜病变以后极部为主,24眼(24%)最终视力<0.05,其中8眼(33%)视网膜脱离,12眼(50%)后极部视网膜坏死严重累及黄斑(包括9眼视神经萎缩),6眼(25%)并发性白内障,其中4眼为全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2眼为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是CMVR危险因素。后极部视网膜坏死是AIDS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PORN)的全身情况、眼底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4月-201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AIDS合并PORN患者6例(11眼)。方法 分析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房水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脱氧核糖核酸(VZV-DNA)含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3 眼行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玻璃体注射联合全身治疗。随诊3~26个月。主要指标 AIDS合并PORN的眼底变化、房水中VZV-DNA值、玻璃体注药前后眼底变化、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7.6±3.2)岁。11眼均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9眼(81.8%)初诊BCVA均≤0.2。眼底表现为进行性周边环形视网膜坏死,多灶性边界清楚的黄白色坏死灶向心性进展,无或轻微玻璃体反应。6眼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早期病变OCT仅累及视网膜外层,后期出现外层视网膜变薄。11眼房水VZV-DNA含量均阳性,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10.8±2.5)个/μl, HIV病毒载量平均(246289±462.7)拷贝/ml。3眼更昔洛韦和(或)膦甲酸钠玻璃体注射联合全身抗病毒治疗周期72~123天,病灶控制,视力好转(1眼由光感到手动,1眼由指数到0.1,1眼保持0.5)。结论 PORN是AIDS患者严重的眼部机会性感染,病变累及视网膜外层,前房及玻璃体反应无或轻微,病情进展速度快,预后差。眼内液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诊断。(眼科, 2020, 29: 375-37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视网膜病变与CD4 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利用数字视网膜成像系统对107例(214眼)AIDS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以及病变的类型、范围、形态及其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状态下的特征、特点及其形态的改变,并将结果与AIDS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进行比较。结果107例中发生AIDS视网膜病变58例,占54.2%.其中,CD4 T淋巴细胞数≤50μL-1者48例,CD4 T淋巴细胞数51~100μL-1及101~150μL-1者各3例,CD4 T淋巴细胞数151~200μL-1及201μL-1以上者各2例。且AIDS视网膜病变与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与CD4 T淋巴细胞有显著相关性(R=-0.335,P=0.000)。结论AIDS视网膜病变与CD4 T淋巴细胞有关,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减少,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征,及CMVR相关眼部免疫重建综合征(IRI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01/2015-12收治确诊为AIDS合并CMVR患者60例103眼,对其临床表现、眼底病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预后等进行观察.结果:初诊视力≤0.1者65眼(63.1%),>0.1 ~ <0.3者26眼(25.2%),≥0.3者12眼(11.7%),眼底改变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灶,伴片状出血,较少累及玻璃体.患者60例103眼,其中37眼(35.9%)视网膜病变主要累及后极部,45眼(43.7%)主要累及周边部,21眼(20.4%)为混合型.60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38.6±12.3个/μL,其中≤50个/μL 43例(71.7%),>50 ~ <100个/μL8例(13.3%),≥100个/μL9例(15.0%).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及抗巨细胞病毒(CMV)治疗后,66眼视力提高,19眼视力不变,18眼视力下降.5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CD4+T细胞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5例9眼为HARRT后IRIS的CMVR,经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CMVR为AIDS常见眼部并发症,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时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IRIS的CMVR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类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07例(214只眼)AIDS患者经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IDS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类型以及与CD44?淋巴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07例(214只眼)AIDS患者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43例(65只眼),占40.18%(30.37%);在每眼病变中,既有单发性改变,也有多发性改变.其中,出血(含Roth斑)37只眼,占56.92%(37/65);棉絮斑及微血管瘤分别为26只眼,分别占40.00%(26/65);毛细血管闭塞区15只眼,占23.08%(15/65);血管壁渗漏及毛细血管扩张分别为9只眼和8只眼,分别占13.85%和12.30%(9/65;8/65).CD4+T淋巴细胞≤50个/μL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35例,未发生病变31例,发病率53.03%(35/66);CD4+T淋巴细胞≥51个/μL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8例,未发生病变33例,发病率19.51%(8/41).经双侧检测统计:X2=11.82,P=0.000.说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AIDS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类型呈多样性,且CD4+T淋巴细胞数越少,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疾病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并经感染科专科医师确诊的AIDS患者145例,其中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者75例为微血管病变组,合并CMVR者70例为CMVR组。所有患者均进行AIDS相关病史询问,同时行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和CD4+T细胞检测,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对全身情况允许的微血管病变组25例、CMVR组70例进行血液和房水CMV-DNA检测。结果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91±0.16,13例(17.33%)患者已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CD4+T细胞数为22(0~506)个·μL-1,8例(10.67%)患者有眼前节反应;CMVR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63±0.37,34例(48.57%)患者已开始HAART,CD4+T细胞数为13(1~48)个·μL-1,23例(32.85%)患者有眼前节反应,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微血管病变组25例中房水CMV-DNA阳性0例,血液CMV-DNA阳性8例(32.00%);CMVR组70例中房水CMV-DNA阳性60例(85.71%),血液CMV-DNA阳性33例(47.14%);两组血液中CMV-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但房水中阳性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IDS合并CMVR患者比AID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视力更差,CD4+T细胞计数更低,眼前节反应及房水CMV-DNA阳性率更高,且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未接受HAART的人数明显高于CMVR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合并视网膜脱离(RD)的临床特点、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11例(16眼)AIDS/HIV感染患者RD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其病因、与细胞免疫的关系、RD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6例(6眼)做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果13眼孔源性RD由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可疑病毒性视网膜炎引起,2眼RD由梅毒性葡萄膜炎引起,1眼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时,6例CDf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个/μL,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200个/μL;未手术跟视力无改变,手术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病程短及单纯性孔源性网脱眼术后矫正视力好于病程长及感染性视网膜炎导致的网脱眼。结论病毒性视网膜炎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AIDS患者发生孔源性RD的主要病因,原发性孔源性RD及非病毒感染葡萄膜视网膜炎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AIDS/HIV感染患者RD的主要病因。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是RD的高危因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视网膜解剖复位、改善视力的首选治疗方法。RD的病因、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手术后视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方建华  吴鸥 《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17-118,120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予以再手术治疗,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复发原因:泪囊未完全切开2例,骨孔过小或位置错误4例,吻合腔或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堵塞5例;10例术后流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0.91%,1例流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畅通,占9.09%。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重建泪道,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眼部外伤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8例病人中,均伴不同程度的眼眶骨折,合并视经管骨折8例,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4例,内壁为蝶窦壁3例,筛窦壁1例,外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1例,通过三维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重建显示准确,多平面重建定位好,3D重建显示骨折直观、立体。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对临床论断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阈值期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评估ROP阈值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对10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达到阈值病变的患儿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经巩膜、视网膜冷凝术。结果筛查108例早产儿,发现ROP23例,发生率为21.3%。在所有ROP患儿中,ROP1期13例,占56.5%;ROP2期3例,占13.0%;ROP3期7例,占30.4%。其中ROP3期患儿均伴有附加病变,达到阈值病变标准。ROP患儿出生体重为(1.43±0.25)kg(t=4.059,P<0.001);孕周为(31.0±2.3)周(t=2.637,P=0.013);吸氧时间为1~49d,平均17d(n=23,Z=-3.630,P<0.001);需要机械辅助呼吸患儿18例(χ2=12.009,P=0.001);上述指标与非ROP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是否多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低(β=-2.542,OR=0.079,P=0.032)和使用机械辅助呼吸(β=1.341,OR=3.823,P=0.025)的患儿是发生ROP的相关高危因素。7例阈值期病变患儿中,6例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手术眼的结构和视功能未见异常。1例阈值期病变患儿未予治疗,于1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较高。对阈值期病变患儿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登封市妇幼保健院ROP筛查并诊断为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阈值期ROP或阈值前期1型ROP的患儿26例(52眼)。其中Ⅰ区病变17例,Ⅱ区病变9例。所有患儿在确诊后24 h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025 ml (含康柏西普0.25 mg)。随访时间为21~49(31.2±12.5)周。病情复发或对康柏西普治疗无反应者,给予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随访期间观察患儿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以及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眼中,经单次康柏西普治疗有效为46眼(88%),病变完全消退,视网膜血管发育至Ⅲ区。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治疗2眼,占4%;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4眼,占8%,其中3眼病变复发行玻璃体切割术,占所有患眼的6%,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包括AP-ROP 1眼,阈值期ROP 2眼,均为Ⅱ区病变,复发时间为10~17(13.2±1.8)周。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ROP患儿安全有效。部分治疗无反应者,需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