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笔者在临证中以补益气血,调理气机,散风涤痰舒筋为基本大法,用顺风匀气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姜成才 《新中医》1989,21(7):24-25
对子病程较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均认为疗效欠佳。魏凤坡氏2012例统计表明,病程1~3个月的痊愈率仅为3~14.4%。笔者子1975年起,以顺风匀气散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将其中资料完备的100例总结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系门诊病人,男59例,女41  相似文献   

3.
李某 ,女性 ,9岁。因不自主摇头、努嘴、眨眼 1年 ,加重 5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1 3日就诊。患儿 1年前因学习成绩差被家长高声斥责 ,其后家长发现患儿有不自主摇头 ,喉中发声 ,近 5个月来症状加重 ,且出现不自主努嘴、眨眼、耸鼻。诊见患儿发育正常 ,精神可 ,头颅五官无异常 ,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7~31岁15例,32~46岁11例;面肌抽搐左侧12例,右侧14例;嘴角、眼周同时存在18例,单纯眼周抽搐8例;病程1个月内11例,1~3月8例;3月以上7例;有明显精神刺激因素者24例,伴有三叉神经痛者2例.针刺前均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五官科检查均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5.
6.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7~31岁15例,32~46岁11例;面肌抽搐左侧12例,右侧14例;嘴角、眼周同时存在18例,单纯眼周抽搐8例;病程1个月内11例,1~3月8例;3月以上7例;有明显精神刺激因素者24例,伴有三又神经痛者2例。针刺前均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五官科检查均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7.
小儿脐周腹痛是儿科常见病 ,笔者采用匀气散加减治疗 56例小儿脐周腹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 1 4岁 ,其中 1~ 8岁者 36例 ,9~ 1 2岁者 1 4例 ,1 3~1 4岁者 6例 ;病程 1天~ 1个月。临床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 ,遇寒加重 ,时伴小腹痛 ,舌淡 ,苔薄白 ,脉弦。治疗方法匀气散 :陈皮 1 2 g,桔梗 1 0 g,炮姜 1 0 g,木香9g,白芍 1 2 g,炙甘草 9g,砂仁 1 2 g,鸡内金 1 0 g。痛剧者加细辛 3g;小腹疼痛加乌药 1 2 g,艾叶 6g,蝉衣 6g;脾虚者加党参 1 2 g,白术 1 0 g。上药每日 1剂 ,共服 5~ 1 0剂…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合止痉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抽搐验案举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甘草汤合止痉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抽搐验案举偶长春中医学院全东明,王彩霞(130021)关键词芍药甘草汤,止痉散,面肌抽搐面肌抽搐是临床常见病症,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应用《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合止痉散为主加味治疗此病,收效显著。试述如下,供同道...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三棱针配合足部按摩治疗面肌抽搐,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5例,女1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3年;眼睑颤动者14例,眼睑颤动并眼角口角抽动者5例,口唇抽动者1例。治疗方法病人取卧位或直腿坐位,双足放松。取足部反射区之肝、肾、脑、三叉神经、眼区、耳区及体针经穴太溪、太冲、涌泉、解溪穴。以16号三棱针点刺所选区、穴或多针集束应用,以刺至微微出血为度。点刺后即以指腹揉按局部。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1月…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纤维肌痛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1)周身弥漫性疼痛病史,包括身体两侧肩胛带和骨盆带、腰的上下部、中轴骨骼(颈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病史至少在3个月以上。(2)用拇指按压(按压力为4kg)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压痛。  相似文献   

11.
巨刺治疗面肌痉挛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部痉挛是指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地抽搐或跳动。我科近 3年来采用巨刺治疗面肌痉挛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人来源于门诊和住院。治疗组 40例 ,男1 7例 ,女 2 3例。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3岁。病程最短 8天 ,最长 1年半。对照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1 0岁 ,最大 6 9岁。病程最短6天 ,最长 2 0个月。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取穴 :太阳、四白、下关、颊车、地仓、太冲、三阴交 (健侧 )。  操作 :病人取仰卧位 ,穴位作常规消毒 ,取 2 8号 1寸毫针。针刺得气后 ,以提插捻转为主 ,用泻法 ,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针灸分期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寻找治疗该病的较佳治疗方式。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治疗组(50例)、针刺组(50例)、西药组(40例)。分期治疗组按患者病程长短分为早、中、晚3期,每期釆用不同药物进行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针刺组釆用常规针刺留针1 h治疗。西药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每次0.2 g,每日3次。3组治疔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无复发或加重,按Cohen、Albert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疗效。结果分期治疗组、针刺组、西药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0%(28/50)、14.0%(7/50)、20.0%(8/40)。分期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户0.05)。分期治疗组、针刺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50/50)、70.0%(35/50),60.0%(24/40)0分期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尸0.05)。结论分期治疗面肌痉挛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针刺“四关”加血海穴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采用针刺“四关”加血海穴治疗面部痉挛28例,并与针刺面部穴32例对照。结果 针刺开“四关”加血海穴组痊愈率50%,总有效率93%,针刺面部穴组痊愈率25%,总有效率81%,经统计学处理,P<0. 01两组有差异。结论 针刺“四关”加血海穴组效果优于面部穴组。  相似文献   

14.
面静舒系列穴组针治面肌痉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翔  张春燕 《陕西中医》2006,27(3):337-338
目的:观察面静舒系列穴组针治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取面部主穴颧、地仓、止痉;四肢主穴阳明经反应段手三里、曲池、上巨虚、足三里等;背部主穴大椎、身柱、筋缩等。结果:治疗本病65例,总治愈率92%。提示:本方法采取健面针刺、放血加拔罐和四肢穴位、颈背穴位等远距离针治法,以尽量减少刺激患面,通过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泻血分瘀热、疏通脉络、柔肝滋阴而达止抽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培芳  杨强强  杨霞  王民集 《光明中医》2009,24(6):1087-1088
目的:比较毫针静留针法与毫针动留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毫针静留针法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地仓、颧(骨翏)、阿是穴(起搏点)、合谷、太冲;对照组50例采用毫针动留针法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8%,有效率93.4%;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8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毫针静留针法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毫针动留针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刺,激光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存周 《中国针灸》1999,19(12):715-716
将面肌痉挛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采用针刺激光的方法治疗 ,与对照组 3 0例口服苯妥英钠等西药治疗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激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2 ,P <0 0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艮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瓢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A型肉毒毒素穴注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穴注组 4 5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穴位注射 ,针刺组 4 5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穴注组有效率、治愈率同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有效 ,A型肉毒毒素穴注的应用更显著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20.
史青  张如心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9-370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且顽固的疾病,属中医学中的"胞轮振跳"、"脾轮振跳".本人采取百会穴配合背俞穴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面肌痉挛2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