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林峰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301-302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防治并发症。方法 :总结 12 0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成功率 97.5 % ,误穿股动脉 3例 ,股静脉导管留置最长 1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严格掌握穿刺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 ,选择正确的穿刺方法 ,加强术后护理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导管置管(PICC)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本院接受经外周静脉导管置管(PICC)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常规置管;给予研究纽PICC输液技术以及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输液效果。结果:研究纽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外周静脉导管置管(PICC)相较于常规静脉输液法输液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ICC穿刺法穿刺简便、成功率高且可由护理人员单独操作,针对PICC的护理方式较于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对20例患者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7岁~81岁。3例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治疗,1例重症溶血性贫血,1例脑出血,1例尿毒症,13例癌症晚期。置管时间最长达92天,最短为2天,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5%。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目前透析中心常用的手段,主要部位有股静脉、颈内静脉.本文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近2 a来的临时性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留置时间、最大血流量及并发症等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常规体位下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优缺点及穿刺方式的选择。方法130例急诊危重症病人行中心静脉置管,比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和股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及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98.5%(经锁骨下静脉)和95%(经股静脉);误穿动脉出现比率、导管留置期间发生导管堵塞或打折的发生率、局部血肿发生率均以经股静脉穿刺置管为高,分别为8.3%、8.3%和10%。结论在非常规体位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优于股静脉;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作为建立深静脉通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俊杰 《现代保健》2009,(25):126-127
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急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抢救危重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患者、紧急输液、输血、长期大量静脉补液、给药患者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浅表小静脉反复穿刺易造成静脉炎,且输液速度慢,不能定时治疗,药物在体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血药浓度。颈内静脉穿刺难以在得到患者配合的情况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危险性大,易形成虮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血气胸。针对这些问题,股静脉穿刺具有安全迅速、简便、易于观察、固定、局部感染少、痛苦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PICC是由外周静脉插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P ICC技术的安全性高于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高、感染率低,可由护士独立完成,留置时间可达数月至1年,可应用于多种疾病患者,满足各种输液要求,不受年龄限制,具有安全、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1]。本院2008年共应用PICC技术25例,观察不同静脉穿刺临床效果,并总结分析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8月40例危重病人进行股静脉置管术,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对深静脉置管严格地做好护理维护工作。结果 40例危重病人行股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30例,反复穿刺成功10例,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时间最长为30天,最短7天。2例在穿刺口有红点,无发生感染、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延长股静脉的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由于股静脉管腔粗大,位置固定,操作简便,易于成功Ⅲ,特别是重症监护室抢救时易采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临床股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工作中为了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就必须做好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PICC导管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CC导管(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使用,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PICC导管(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使用,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   总被引:132,自引:11,他引:121  
目的 分析置管的成功率和置管后的并发症。方法 640例有长期输液适应证的患参加本研究,材料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导管由柔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外径为0.8mm(3Fr)、1.2mm(4Fr)、1.6mm(5Fr)。结果 640例患中,穿刺成功率占95%(包括穿刺两次成功),失败率占4.8%。609例插管成功后临床表现:(1)上臂胀感的患占12%;(2)重症静脉炎一般在1周左右发生,占2.6%;(3)导管异位占3%,经调整后恢复正常位置;(4)导管堵塞率在20天以上90天以内发生占21.3%;(5)清洗堵塞导管成功率占33%,失败率占66.9%。结论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长期安全保留在血管内的优点,有临床推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叶海瑛 《职业与健康》2011,27(5):591-592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对肿瘤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PICC)置管护理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有关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出院后导管维护情况。结果试验组对导管有关知识掌握达标率(93.8%)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6.9%)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出院后导管维护异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0例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PICC)深静脉输液的感染。方法对160例患者PICC输液进行置管的部位、方法、时间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关系的观察。结果160例患者PICC未发生相关性感染,但进行家庭护理不当致感染的有6例。结论护士正规操作,规范管理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指导家属护理及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原因,探讨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170例,6例发生相关深静脉血栓并发症7例次(0.32%),其中2例合并菌血症,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分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使用聚脲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管尖位置6例次在锁骨下静脉、1例次在颈内静脉;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后,拔出导管并抗凝治疗,5例患者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平均随访10.6个月,4例血栓消失。结论PICC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管尖位置不当,置管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头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后病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病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医院2005年5月-2008年4月516例所有送检PICC导管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送检的516例样本中,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有119例,阳性率为23.0%,PICC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留置时间长与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例患者留置PICC平均时间是65 d,均无相关性感染发生,仅有15例患者发生轻微上肢肿胀.结论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仔细观察、定期更换输液装置,使用有效过滤器会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2005年6月在我科接受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法(PICC)的62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为96.8%,5例(8.1%)患者因终末期死亡停止使用导管,4例(6.5%)在应用过程中发生静脉炎,3例(4.8%)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渗血,无1例出现皮下硬肿。结论PICC操作简单,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传统静脉给药的并发症,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has been used as a safe venous access for infants at risk.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nurses from the five public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Recife-PE, Brazil, about the use of the PICC. The sample was comprised by 52 nurse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2010. It was found that 64,8% of nurses did not have license for insertion of the PICC. Only two units routinely used the PICC. About the indication of the access, the accuracy was above 70%. In unit B only 8,3% of nurses reported adequate initial location of the catheter tip. It was concluded that is necessary greater incentives to train nurses to use the PI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