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泰高校大学生HBsAg携带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驻泰高校大学生HBsAg携带情况、流行特征、表现形式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 结合驻泰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之际,检测ALT用酶联紫外连续检测法,HBV五项指标用酶联免疫法,HBVDNA采用PCR法。结果 HBsAg阳性者病毒复制状况154例中属于高复制状态者95例(61.69%)、低复制状态者44例(28.57%)、无复制状态者15例(9.74%)。结论 高校大学生检测HBsAg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大学生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某学院2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28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57±1.40)岁;男性65人(占23.2%),女性215人(占76.8%)。其中,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占26.8%。经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对献血体质量要求的认知、对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对献血用具的态度、家人的态度、他人劝说。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偿献血有关的是年龄(OR=2.677,95%CI:1.394~5.142,高年龄组献血率高于低年龄组),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OR=2.907,95%CI:1.367~6.184,知晓无偿献血间隔时间的献血率高于不知道的),他人劝说(OR=3.588,95%CI:1.835~7.017,易受他人的影响的献血率更高)。结论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率较低,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无偿献血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长期携带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是肝炎高发地区 ,自然人群中病毒性乙型肝炎占 10 %左右[1] 。此类患者绝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 ,有的甚至已进入肝硬化期[2 ] 。我们结合 335 6名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进行了乙肝病毒携带情况的检查 ,并分析探讨HBV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特征、表现形式及病毒复制状况 ,为预防和扼制日趋升高的乙肝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驻泰在校部分参加无偿献血大学生共 335 6例 ,其中男 2 2 5 0例 ,女 110 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市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相关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多级抽样方法从市4所高校抽取2 281名大学生(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自制KAP水平调查问卷,调查其无偿献血相关KAP水平,并分析影响KAP水平的因素。结果 2 281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为(4.71±1.66)分,有无偿献血意愿的650名,占28.50%,有无偿献血行为的579名,占25.38%;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意愿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意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父母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知,年级低、非医学类专业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知识的危险因素,女性、非医学类专业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态度的危险因素,女性、非医学类专业、父母文化水平低为影响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市大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相关KAP水平现况不容乐观,受到专业、年级、父母文化水平、性别等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KA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毒在大学生无偿献血群体中的感染现状和感染高危因素,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东莞市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共3 451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均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试验予以确诊。同时随访分析不同专业、性别、学龄大学生的梅毒感染高危因素和性传播疾病(STD)知晓率。结果 3 451份无偿献血标本中共筛查出11个阳性血样,人群携带率为3.19‰。随访分析结果:医疗卫生专业的大学生对STD知晓率更高,感染率也低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男性大学生在对无保护性性行为、婚前性行为等方面态度上更开放,感染风险高,学龄越大,对STD知晓率越高。结论梅毒在大学生无偿献血群体中呈低感染状态流行,流行强度低于其他人群,但是发病率逐年提高;不同专业、性别和学龄的大学生的STD知晓率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已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关于无偿献血人群是否存在HIV感染 ,笔者在 1999~ 2 0 0 1年期间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5人其中已被确诊 1人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献血者 ,男 4 0岁 ,山东人 ,1999年 12月 5日在本中心设在威海市街头的一献血车上无偿献血 2 0 0ml,献血号 10 0 0 34 6 7W。献血前健康检查 ,其本人否认性病、爱滋病、肝炎等病史以及输血史 ,吸毒史 ,否认有婚外性伙伴 ,现场测量血压 18/14kPa,金标法检验HBsAg( - )。2 实验室检查抗—HIV1/2抗体检测均采用ELISA间接法 ,试剂盒分别由上海实业科化…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自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经过几年来的大力宣传,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也大大提高。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本世纪30年代建议和提倡的。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我国的血液供应已经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获悉:目前,全国无偿献血占采集临床用血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95.5%,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由1998年的5.5%上升到去年的84.7%。无偿献血已经成为我国供血的最主要的来源。据了解,中国输血协会对全国16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接近80%的人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在献血人群中,表示愿意和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占90.10%。献血者中,20~30岁所占比例高达56.97%。随着献血车走进校园,加之学校的宣传,大学生自觉参加无偿献血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学生已成献血主力军。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知识认知的情况,笔者对本校的1900名大学生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FAME酶标分析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FAME全自动分析系统在安全输血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和手工操作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_HIV,比较两者的精密度(包括板间精密度和板内精密度),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的精密度,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度均优于手工操作,结论: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非常适合无偿献血大量标本的检测,使用该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 1999年至今 ,曾利用 70 0D型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力过高 5例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材料 :70 0D型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 (美国产 ) ;试剂 :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ALT试剂 ;标本 :住院患者 4例 ,门诊病人 1例 ,均晨空腹采血 ,分离血清作ALT测定。方法 :按ALT试剂说明书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自编程序 ,采用速率法 ,温度 37℃ ,波长 34 0nm ,反应时间 6 0s ,试剂量 6 0 0 μl,标本量 6 0 μl。将住院患者血清吸入样品瓶内放于样品盘 1号位置 ,样品盘 2~ 32号位置均不放置血清 ;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全面开展。为了确保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作者于1999年4月~1999年12月在对血液进行常规检测的同时,对肝炎项目(ALT、HBsAg、抗-HCV)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标本:1999年4月~1999年12月无偿献血者共26054人,年龄18~55岁,均为初次献血者;(2)仪器:BIO-RADI575型洗板机(美国产),BIO-RAD550型酶标仪(美国产)。12 方法:ALT采用酮体粉法初检、赖氏法(试剂购自北京化工厂)复检,HBsAg和抗-HC…  相似文献   

11.
ELISA检测梅毒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梅毒血清学检测可用RPR(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 )、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或微板等方法 ,但存在部分漏检现象 ,其判断标准受人为因素影响也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 ,为了适应ISO90 0 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 ,我科从 2 0 0 2年 1月份开始使用全自动酶免方法 ,实现了梅毒检测的标准化操作 ,现以确诊试验TPHA为“金标准”作为对照 ,采用TRUST、微板法与ELISA法进行质控检测比较 ,兹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4月的本站无偿献血标本 ;ATplus2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 (瑞士…  相似文献   

12.
张芹  王跃国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4):481-481,483
目的 :评价微粒子免疫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方法的比较。方法 :用美国 Abbott公司生产的 Axsym全自动免疫发光仪与 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平行检测 6 5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含量。结果 :表明两法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两法相关性良好 (r=0 .9837)。结论 :微粒子免疫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均能较好地用于 PSA测定 ,前者具有快速、试剂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娟  王丽  付红 《四川医学》2006,27(1):34-36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在医院分离及分布情况以利于对产ESBLs细菌的监控和治疗。方法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细菌,药敏检测卡GNS-437、506进行细菌ESBLs的测定。结果在570株大肠埃希菌、484株肺炎克雷伯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8.1%、35.3%、18.6%;各病区产ESBLs菌的分离率以重症监护(ICU)病房最高(50.8%),其次为神经外科病房(38.2%),呼吸科病房(29.9%),其他病房(22.4%);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未发现有高耐药株,中介率6%-10%。结论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GNS-437,506卡可正确检测产ESBLs菌,ICU病房是产ESBLs菌的主要来源,对产ESBLs菌的治疗以亚胺培南最佳,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脂质代谢的异常情况。方法: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采用氧化酶法。试剂由日本和光株式会社提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直接法。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POAl/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由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脂6项测定结果对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早期观察脂质检测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治及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认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度。 方法 于2016年5月4日—2016年11月1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几所南京地区医学院校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献血经历、献血态度及影响因素、对献血及其相关法律的认知。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最后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献血经历的占19.36%。其中,男同学献血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女同学(P<0.001)。进行年级分析发现,献血率最高的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同学(42.1%),其次为大三(27.5%)和大二(22.4%)的同学。大学生献血动机各不相同,最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好,应该去帮助别人。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公民无偿献血是有必要的,并且对有无偿献血经历的人群产生敬佩感(67.54%)。但大部分学生对于无偿献血存有顾虑,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和对献血机构的不信任,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献血机会。无献血经历的学生表示,在安全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无偿献血(86.1%)。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事业缺乏足够认识,61.1%的同学认为家人或自己受益能提高自己献血积极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而绝大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血液循环、血液再生以及献血对人体的益处不了解。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是积极的,部分学生对无偿献血有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不足,安全便捷的献血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湖南省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势头很好,呈现逐年增长的可喜趋势.在全省无偿献血的群体中,在校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无偿献血队伍中,在校大学生比例更高,平均占30%.为了解在校大学生中与输血传播疾病有关指标的情况,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上述3市3年来参加无偿献血的在校大学生HBsAg、抗-HCV、ALT、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或Trust)初、复检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与同期参加无偿献血的其他人群相应指标做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库尔特 GEN- 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 VCS法与常规手工计数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抽取 10 0例门诊病人的静脉血样本 ,分别用库尔特 GEN- 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手工乙醇 -伊红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手工法与 VCS法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相关性良好 ,(r=0 .98)。但手工法计数结果变异系数较大 (CV=10 .6 5 ) ,重复性较仪器法差 ,而 GEN- S血细胞分析仪重复性好 (CV=5 .5 6 ) ,操作简便 ,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旋光法、碘量法、折光法、尿比重法、糖量计法、比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为考察这些方法的准确程度,我们选用旋光法、糖量计法、尿比重法及碘量法同时对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看四种方法相差是否显著。 仪器:1.WZZ—1型自动指示旋光仪(上海光学仪器修理厂产) 2.WYT—P型手持葡萄糖量计(以下简称糖量计)(成都光学仪器配件厂产) 3.尿比重计(比重值在1.00~1.060间)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上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法主要有3种:超速离心法、电泳法和沉淀法。本文就均相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直接测定血清中的HDL-C作一评价,现报告如下。采用德国BM公司SUPERZ8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HDL-C(均相酶法)和甘油三酯(TG)试剂盒为德国BM公司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谷氨酸脱氢酶(GDH)偶联酶显色法,检测人血清天冬氮酸氮基转移酶(AST,EC2.6.1.1)同工酶。方法:配制琼脂糖凝胶板,摸索实验条件,于SAS1 2全自动电泳仪上电泳,分离AST同工酶,然后偶联GDH作为底物进行孵育、染色、扫描,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该方法偶联GDH 258U/1.在SAS1 2全自动电泳仪上电压150V、时间20min电泳可得到最佳分离AST。同工酶结果(ASTs和ASTm)。50例肝癌病人ASTm为14.8~132.2U/L,30例急性肝炎病人.ASTm为25.5~310.7U/L,20例心肌梗死病人ASTm为20.8~146.7U/L。结论:建立谷氮酸脱氢酶偶联显色法在全自动电泳仪上检测,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电泳后区带清晰、紧密。ASTm同工酶的活力来自细胞线粒体,因此对ASTm同工酶的检测可了解肝细胞、心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程度,同时估价其预后和对病程的监护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