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与经硬膜外吗啡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吗啡镇痛(EPI)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EPI组在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吗啡2mg,PCIA组在术后患者感觉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给药剂量每次1mg,锁定时间为5分钟。术后4、8、12、24小时进行随访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VAPS)、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用药总量PCIA组(19.1±5.1mg)明显高于EPI组(2mg)。术后0~12小时EPI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镇静程度PCIA组高于EPI组。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EPI组,皮肤瘙痒EPI组2例,PCIA组1例。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良好至优秀者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需短期镇痛患者,单次剂量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应用硬膜外注射吗啡作为术后镇痛较广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对较高.为减少此不良反应,本文在采用吗啡镇痛同时,加用胃复安、氟哌啶醇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纯吗啡组,于术中关腹膜时,硬膜外腔注入0.02%吗啡10ml,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Ⅱ组为胃复安加吗啡组,关腹时先肌注胃复安10mg,再硬膜外腔注入0.02%吗啡10ml,术毕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3.
作者评价60名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给予三种不同容积吗啡4mg(组Ⅰ2ml,组Ⅱ10ml、组Ⅲ20ml)的疗效与副作用。所有病人都用0.5%布比卡因18~20ml使硬膜外麻醉平面达T_4。必要时再补充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胎儿娩出后随机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3种容量的吗啡4mg。每组有6个病人围术期24小时内无痛。在术后24小时内组Ⅰ、Ⅱ、Ⅲ病人中分别有11,14和10个不需另加止痛药。其它多数病人的处理是从直肠给予单次剂量的酮基布洛芬。各组间在止痛疗法上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37~49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Ⅰ组)和术后镇痛组(Ⅱ组),每组15例。Ⅰ组在术前20min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吗啡2.0mg和氟哌利多1.25mg;Ⅱ组在术毕即硬膜外注入上述等量药物。术后2、4、8、12、24h随访并记录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中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8~24h镇痛效果优于术后镇痛组,且局麻药用量减少。结论: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效果优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入复合镇痛液用于术后止痛消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00例应用小剂量吗啡、新斯的明及灭吐灵复合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术后止痛时问、胃肠蠕动、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情况.并和单纯注入小剂量吗啡作对照,发现应用复合镇痛液组止俪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对照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试验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手术较慢,中、下部手术次之,下肢手术最快.且无一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而单纯应用吗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鉴于部分患者插尿管.尿潴留情况无可比性。认为三种药物复合应用能克服单纯注入吗啡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两组:止痛组和对照组。止痛组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液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催乳素(PRL)。术后随访48小时。结果:止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PR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止痛组术后PRL高于对照组,24小时具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腔注射胃复安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硬膜外腔注射胃复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胃复安组和吗啡组,胃复安10mg或吗啡2mg,于术毕分别注入硬膜外腔。结果表明:胃复安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无痛率与吗啡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期患者清醒,HR,MAP和SpO2正常,且无恶心,呕吐和瘙痒等并发症。因此,本法可试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按两种吗啡剂量计算方法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剂量吗啡注入硬膜外间隙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临床工作中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剂量常为 2mg。本文观察按两种吗啡剂量计算方法给药的镇痛强度、显效时间及副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将 142例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Ⅰ组 72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 32例、妇科手术2 1例、胆囊切除术 10例、乳腺包块摘除术 3例、半月板固定术 3例、斜疝修补术 3例 ,于手术结束缝合皮肤时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1 5mg ;Ⅱ组 70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 30例、妇科手术 2 5例、胆囊切除术 15例 ,吗啡剂量按 0 0 3mg/kg于术毕缝合皮肤时注入…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4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I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50mg,组D术后肌注哌替啶 50mg。以可视疼痛模拟标尺法(VAS)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表明,组1 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P<0.01)。其平均起效时间为2.95±1.93分钟,效果峰值时间为 14.41±1.625分钟,首次给药维持5小时左右,第二次给药方产生较长时间镇痛。以上参数与组Ⅱ相比 均有统计学差异。我们体会硬膜外腔注入白马多50mg较肌肉注射哌替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等优点,可用于缓解前列腺切除术后所出现的膀胱痉挛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常用硬膜外注吗啡类药物镇痛,但副作用多,例如发生瘙痒者占20~93%,恶心者占17%~60%。一般认为刺激μ-受体可引起瘙痒和恶心。因此作者在吗啡中加μ受体拮抗药以布托啡诺(环丁羟吗喃;butorphanol)降低硬膜外注药的副作用。作者选择30例未用硫酸镁,硬膜外效果佳的剖宫产健康产妇,随机分三组,每组10人,双盲法给药。经腰段硬膜外置导管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1:40万),麻醉平面达胸4。娩出新生儿时在钳夹脐带之后第1组经导管注吗啡4mg;第2组注吗啡4mg加布托啡诺1mg;第3组注吗啡4mg和布托啡诺3mg,术中不用任何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监测并记录24小时。还用Trieger点试验测定精神性运动功能,每6小时一次,同时用直观模拟疼痛记分(VAS)判断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吗啡、布比卡因和地塞米松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1)ASAⅠ~Ⅱ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I组(研究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5%布比卡因3ml+吗啡2mg+地塞米松10mg,Ⅱ组(对照组)术后硬膜 外用药为0.5%布比卡因3ml+地塞米松10mg。记录两种患者术后(72小时内)主诉手术部位出现疼痛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恶性呕吐及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2)测定0.5%布比卡因溶液、吗啡溶液、地塞米松溶液和三种药物配伍后混合溶液的粘度。结果:(1)I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2小时,显著长于Ⅱ组,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无显著差异,I组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瘙痒,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2)吗啡溶液和0.5%布比卡因溶液的粘度显著小于地塞米松溶液和此三种药物配伍后混合液的粘度。结论:吗啡、布比卡因和地塞米松配伍硬膜外应用可获得良好和持久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吗啡已被广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虽然其镇痛效果好,但易发生尿潴留等副作用。本研究采用三种剂量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和尿潴留的情况,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在良好镇痛前提下行早期拔除导尿管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4~32岁,体重55~86kg,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方法均选用硬膜外麻醉,于L2~3间隙穿刺置管,向头侧置管3~3.5cm,硬膜外用药均为1.73%的碳酸利多卡因,试验量为3ml,观察5min,确保硬膜外导管未置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血管内…  相似文献   

13.
小儿术前硬膜外微量吗啡用于围术期止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注射吗啡止痛已广泛应用,但术前及小儿使用较少。我们将微量吗啡术前注入小儿硬膜外腔,观察围术期麻醉情况、镇痛效果、副作用,并与单纯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资料和方法 ASA评分Ⅰ~Ⅱ级,年龄6月~13岁,拟行择期手术的小儿134例,其中中腹部手术10例,下腹部手术40例,会阴部手术38例,先天髋开放复位20例,下肢手术26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M)62  相似文献   

14.
维拉帕米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对吗啡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独注射吗啡与吗啡加维拉帕米在术后镇痛方面的疗效。方法 2 7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吗啡加维拉帕米组 (MV组 )、吗啡 1mg组(M 1组 )、吗啡 2mg组 (M2组 ) ,每组 90例。MV组 :吗啡 1mg +维拉帕米 0 2 5mg +0 9%NaCl稀释到 10ml;M 1组 :吗啡 1mg +0 9%NaCl稀释到 10ml;M2组 :吗啡 2mg +0 9%NaCl稀释到10ml。均于手术结束时由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硬膜外腔。观察 15min后拔除硬膜外导管送回病房。手术后 12、2 4、4 8h记录疼痛评分 (VAS)、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以及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 4 8h内MV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M 1组 (P <0 0 5 ) ,与M2组相近 (P >0 0 5 )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MV组明显低于M2组 (P <0 0 1)。三组的呼吸循环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维拉帕米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对吗啡有增效作用 ,可减少吗啡的用量 ,从而减少吗啡的不良反应 ,并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前镇痛 (preemptiveanalgesia)指的是在手术切割之前应用镇痛药达到增强术后镇痛[1] 。我们试行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 ,于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加异搏定 ,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 ,男 4 8例 ,女 32例 ,随机分为均等四组 ,采用双盲对照试验。在硬膜外注入局麻药获得满意的麻醉平面后 ,在切皮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Ⅰ组 :吗啡 3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5ml;Ⅱ组 :维拉帕米 5mg加生理盐水至 5ml;Ⅲ组 :吗啡 1 5mg加维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哌啶减少吗啡硬外术后镇痛的副作用及方法。6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病人,手术、麻醉均无禁忌,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吗啡组)和观察组30例(氟哌啶与吗啡组),术毕,对照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观察组注入吗啡2mg,氟哌啶2.5mg。送回病房后观察、记录副作用。结果:对照组发生恶心者10例(占33.3%),呕吐者3例(占10%),皮肤骚痒者16例(占53.3%);观察组恶心者2例(占6.67%),呕吐者0例,皮肤骚痒者4例(占13.3%)。结论:氟哌啶可明显减少吗啡造成的恶心、呕吐、皮肤骚痒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氟哌利多对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6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吗啡组(A组)、吗啡 氟哌利多组(B组)、吗啡 盐酸戊乙奎醚组(C组)及吗啡 盐酸戊乙奎醚 氟哌利多组(D组),每组24例。术毕5min分别将各组吗啡混合液各自注入硬膜外腔后拔出硬膜外导管回病房,记录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皮肤瘙痒、尿潴留、口干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B、C组(P<0.01),且PONV、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低于A、B、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氟哌利多可明显降低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曾用硬膜外注射小量吗啡方法,治疗12例晚期癌顽固性疼痛病人,现报告如下: 方法:本组病人,均系反复用镇痛药而不能长期止痛,并在用此法前至少4小时没有用任何镇痛药者。穿刺体位不限,但尽可能以疼痛部位为中心,选择相应神经支配节段脊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进行硬脊膜外穿刺,置入导管,妥善固定。由导管缓慢注入含有2mg吗啡的10ml生理盐水溶液。注药后观察15~30分钟,无不良反应时,将硬膜外导管连接之针头装入带盖无菌小瓶内保存以备再用。操作前不需禁食、输液等,可每日到门诊或在家内注药。本组全部留置硬膜外导管,最长留置38天,平均留管16天。一般每日注药1次。本组12例病人共注射吗啡188人次。效果:所有病例均在注入吗啡后2~5分钟出现止痛作用,10~15分钟效果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12~50小时(平均22.7小时)。用药后所有病例均获不同程度的止痛效果,其中达到完全止痛者8例。另  相似文献   

19.
股神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股神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自控镇痛组(PCFNA,n=25)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25)。均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施术,术后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止痛泵镇痛。结果:两组在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吗啡用量、副作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CFNA组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PCEA组患者(P〈0.01);PCFNA组术后24h患肢股四头肌的肌力略低,非手术侧肌力略高(P〈0.000)。结论:股神经自控镇痛在持续被动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不影响非手术侧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氟哌啶延长吗啡术后镇痛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硬膜外注入阿片类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本文以随机双盲法比较硬膜外单用吗啡与吗啡、氟哌啶混用对术后镇痛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副作用以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本组为41例 ASA Ⅰ~Ⅱ级病人,男17。女24,年龄27~72岁。开胸、乳房手术3例,上腹部手术27例,下腹部、下肢手术11例,随机分成两组,其平均年龄无差异,全部病例术后均带硬膜外导管回病房。病人切口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