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硬膜外腔注入胃复安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童生元*陈发桂*风兆霞*陈宁花*叶菊风*叶炜琰*作者通过双盲对照观察了硬膜外腔注入胃复安、吗啡和生理盐水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表明,胃复安组的镇痛时间和术后切口无痛率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应和伍用后是否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方法:50例硬膜外腔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A组:吗啡0.01mg/kg;B组:氯胺酮0.4mg/kg;C组氯胺酮0.6mg/kg;D组:A+B;E组:A+C。于术后4、8、12、24、48、72h记录疼痛评分(VAPS)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PS评分平均为2.95,有效镇痛7例,平均持续时间为52.0h;B组镇痛效果差,VAPS评分平均为7.26,有效镇痛3例,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C组VAPS评分平均为3.60,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有效镇痛7例,平均持续时间为44.4h;D组VAPS平均评分为2.73,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持续时间为50.8h;E组平均VAPS评分为1.58,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持续时间为58.1h。结论:1.氯胺酮0.4mg/kg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果差,剂量增至0.6mg/kg镇痛效果与吗啡0.01mg/kg相近,恶心、呕吐发生较少,无精神方面的副作用;2.氯胺酮与吗啡配伍,随着氯胺酮剂量增加到0.6mg/kg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三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吗啡2mg(Ⅰ组)、吗啡2mg+灭吐灵10mg(Ⅱ组)或吗啡2mg+氟哌啶2.5mg(Ⅲ组)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观察病人24h内恶心,呕吐及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病人术后24h内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率小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4.
探讨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应和伍用后是否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方法:50例硬膜外腔麻醉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A组:吗啡0.01mg/kg;B组:氯胺酮0.4mg/kg;C组氯胺酮0.6mg/kg;D组:A+B;E组:A+C。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最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本文报告腹部手术1179例硬膜外注药镇痛,根据吗啡用量随机分为四组:A组0.5mg;B组1.0mg;C组1.5mg;D组2.0mg,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与并发症。结果:1~1.5mg剂量的吗啡不仅镇痛效果佳,且并发症少(2.6%~4.7%);超过此剂量(如用2mg),镇痛效果未见明显增加,而并发症却明显上升(30.9%);相反剂量太小(0.5mg)镇痛效果欠佳。结论:使用吗啡1~1.5mg可能是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6.
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目的 观察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血糖、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3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随机分成四组,C组: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EM组: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PCEFA组:硬膜外腔应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IFA组:静脉应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检测围术期病人血糖、皮质醇、胰岛素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C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胃复安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对胃复安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是否确切有争议 ,近年来我院将胃复安用两种不同浓度行硬膜外术后镇痛 ,并与吗啡和对照组比较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和下肢手术病人共 80例 ,其中男 45例 ,女 35例 ,年龄 16~ 6 4岁。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2 0例 ,四组均用 1 6 %利多卡因 + 0 2 %地卡因混合液行硬膜外麻醉。术后止痛 ,Ⅰ组 ,吗啡 2mg +氟哌利多 2 5mg ;Ⅱ组 ,胃复安 10mg +氟哌利多 2 5mg ;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0ml;Ⅲ组 :胃复安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5…  相似文献   

8.
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给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布比卡因复合液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ASAⅠ~Ⅱ级 ,年龄 2 1~ 81岁 ,体重 33~ 72kg ,在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下 ,择期作胸腹部手术 ,术前肺功能无明显异常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A组在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1 5mg + 0 2 %布比卡因 5ml。术后硬膜外腔注药B组与A组同 ,但其后接镇痛泵按 2 1ml/h速度持续注入镇痛复合液 ( 10 0ml内含0 75 %布比卡因 2 0ml、吗啡 5mg、氟哌利多 2 5mg)至术后48小时。比较两组  ( 1)在给药后…  相似文献   

9.
胃复安与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复安与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比较计家兴*李江悦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尚存在不可克服的一些副作用,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麻烦。近来我们采用胃复安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男8例、女2...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应用硬膜外注射吗啡作为术后镇痛较广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对较高.为减少此不良反应,本文在采用吗啡镇痛同时,加用胃复安、氟哌啶醇进行了观察.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纯吗啡组,于术中关腹膜时,硬膜外腔注入0.02%吗啡10ml,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Ⅱ组为胃复安加吗啡组,关腹时先肌注胃复安10mg,再硬膜外腔注入0.02%吗啡10ml,术毕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1.
术后硬膜外腔一次性吗啡镇痛的效果确切,经济方便,但镇痛时效有限,副作用较多。为增强吗啡的镇痛时效,我们在小剂量吗啡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射以施行术后镇痛,同期取单纯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组病人进行比较,以验证吗啡加用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效果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在肛周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将30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100例,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正常麻醉的基础上,A组在硬膜外腔和蛛网膜腔均不给予吗啡,B组在硬膜外腔加入吗啡lmg,C组在蛛网膜下腔加入吗啡0.1mg。结果显示,B、C组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并发症C组高于A、B两组。结果表明,硬膜外给予1mg吗啡用于肛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兔和鼠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用家兔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大鼠鞘内注射吗啡作为术后镇痛动物模型,结果观察到:家兔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kg)后,15分钟内肠蠕动强度即从用药前的1.97±0.17降至0.78±0.03(P<0.01),90分钟以后仍呈明显抑制状态(P<0.01),同时呼吸频率也呈明显降低(P<0.01);大鼠鞘内注射吗啡(40μg)后,虽然脾脏淋巴细胞总数下降不明显(P>0.05),但是,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和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水平呈明显下降(P<0.01),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故病人在用吗啡镇痛时不仅应考虑生理功能受抑制,更应注意其免疫功能的下降,以便进行适当保护,增强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吗啡曲马多和痛力克术后镇痛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比较硬膜外一次性注射吗啡,曲马多或痛力克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盆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应用吗啡1.5mg,曲马多25mg和痛力克30mg,在关腹后硬膜外注射。采用双盲法观察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4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I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50mg,组D术后肌注哌替啶 50mg。以可视疼痛模拟标尺法(VAS)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表明,组1 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P<0.01)。其平均起效时间为2.95±1.93分钟,效果峰值时间为 14.41±1.625分钟,首次给药维持5小时左右,第二次给药方产生较长时间镇痛。以上参数与组Ⅱ相比 均有统计学差异。我们体会硬膜外腔注入白马多50mg较肌肉注射哌替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等优点,可用于缓解前列腺切除术后所出现的膀胱痉挛性疼痛。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37~49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Ⅰ组)和术后镇痛组(Ⅱ组),每组15例。Ⅰ组在术前20min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吗啡2.0mg和氟哌利多1.25mg;Ⅱ组在术毕即硬膜外注入上述等量药物。术后2、4、8、12、24h随访并记录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中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8~24h镇痛效果优于术后镇痛组,且局麻药用量减少。结论:硬膜外吗啡和氟哌利多超前镇痛效果优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胃复安治疗吗啡术后镇痛病人的腹胀黄仁毅泰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邮政编码:225300我院自1990年4月至1993年6月应用胃复安治疗吗啡术后镇痛病人的腹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在应用硬膜外吗啡镇痛283例中有46例并发腹胀,男16例,女3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65岁以上择期上腹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1):按临床术后习用哌替啶50mg按需肌肉注射镇痛;Ⅱ组(n=15):切皮后30min硬膜外腔流向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镇痛;Ⅲ组(n=15):切皮前30min硬膜外注腔注射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超前镇痛组。Ⅱ、Ⅲ组于手术后均采用PCEA继续镇痛治疗。比较3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1d、3d、5d及7d的呼吸功能。结果:Ⅲ组术后病人的吗啡用量减少,VAS评分量低,呼吸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PCEA,可改善术后的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两组:止痛组和对照组。止痛组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液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催乳素(PRL)。术后随访48小时。结果:止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PR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止痛组术后PRL高于对照组,24小时具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20.
按两种吗啡剂量计算方法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剂量吗啡注入硬膜外间隙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临床工作中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剂量常为 2mg。本文观察按两种吗啡剂量计算方法给药的镇痛强度、显效时间及副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将 142例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Ⅰ组 72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 32例、妇科手术2 1例、胆囊切除术 10例、乳腺包块摘除术 3例、半月板固定术 3例、斜疝修补术 3例 ,于手术结束缝合皮肤时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1 5mg ;Ⅱ组 70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 30例、妇科手术 2 5例、胆囊切除术 15例 ,吗啡剂量按 0 0 3mg/kg于术毕缝合皮肤时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