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后对人胃癌干细胞(GCSGs)增殖、干性及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以 CD44为胃癌干性标志物,流式分选出 GCSCs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 GCSGs 与胃癌非干细胞中 HDAC1的表达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 GCSCs 后,CCK-8法、克隆形成和 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变化;RT-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其对凋亡、侵袭相关蛋白及干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HDAC1在 GCSCs 中的表达比胃癌非干细胞高。实验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均减弱,且下调干性标志物及介导上皮间质转化。结论抑制 HDAC1的去乙酰化作用后 GCSCs 的增殖、干性及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74例胃癌及30例正常或黏膜慢性炎组织中HDAC6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AC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9.7%)显著高于正常或黏膜慢性炎组织(20.0%)(P<0.05),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阳性率分别为64.0%、77.8%、88.2%及100.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HDAC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2.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2.5%)(P<0.05),其蛋白表达与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HDAC6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9%)显著高于正常或黏膜慢性炎组织(10.0%)(P<0.05),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阳性率分别为48.0%、55.6%、76.5%及92.9%,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HDAC6 mRNA的阳性表达率(78.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6.9%)(P<0.05),其mRNA表达与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HDAC6蛋白与mRNA的表达存在相关性(C=0.374,P<0.01)。结论 HDAC6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ltransferase 3a,DNMT3a)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配对人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DNMT3a和HDAC2表达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胃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中DNMT3a和HDAC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DNMT3a和HDAC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 0.01);90例胃癌标本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NMT3a阳性表达率为79%(71/90),HDAC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6%(77/90),癌组织中DNMT3a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HDAC2表达强度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学大体分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DNMT3a与HDA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结论:DNMT3a与HDAC2是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胃腺癌的恶性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是一项有潜在价值的肿瘤相关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11-10/2013-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7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胃黏膜慢性炎症患者8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去乙酰化酶6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病理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乙酰化酶6蛋白和mRNA表达的关系,分析胃癌患者乙酰化酶6蛋白与mR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乙酰化酶6蛋白阳性率、乙酰化酶6 mR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酰化酶6蛋白、乙酰化酶6 mRNA与病理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乙酰化酶6蛋白和mRNA表达有助于判定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症和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组蛋白乙酰化酶(H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表达水平,分析其与LN活动性、炎性细胞因子等的关系,探究组蛋白乙酰化酶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共收入正常对照组(N组,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组(18例).狼疮性肾炎组分为非活动期(Ⅰ组,8例),活动期(A组,10例).采用ELISA检测血浆HAT、HDAC、IL-6、INF-γ水平;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HAT、HDAC表达与IL-6、INF-γ相关性.结果 Ⅰ组患者血浆HAT含量低于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HAT含量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4±3.67)vs(15.32±3.32),P<0.05],但Ⅰ组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Ⅰ组和A组患者中血浆HDAC含量明显降低[(6.75±2.05)vs (17.08±6.46),P<0.05;(4.53±3.62)vs(17.08±6.46),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A组患者血浆IL-6、INF-γ均明显高于N组,A组患者血浆中IL-6、INF-γ均明显高于Ⅰ组.相关性分析,发现HAT、HDAC与IL-6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2和-0.665);而HAT、HDAC与INF-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1和-0.720).结论 LN患者血浆HDAC含量、活动期患者HAT低于正常人群,与IL-6、INF-γ呈负相关,HAT、HDAC可能影响IL-6、INF-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参与LN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对Notch1、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来探讨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抗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Sirt1基因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西达本胺在体外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其可促进细胞凋亡,减少Sirt1基因的表达,下调Notch1蛋白的表达。结论:西达本胺可通过抑制Sirt1基因表达、下调Notch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氮-[氮-(3,5-二氟苯乙酰)-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增值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GC-823细胞,利用MTT检测DAPT引起的BGC-823细胞增值率的变化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DAPT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ytochrome C、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APT可以引起明显的BGC细胞增值率的下降,同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率、Cytochrome 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可以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瑞氏染色、MTT实验方法,观察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BGC-823细胞在大蒜素的作用48 h后,出现体积变小、核固缩等形态学改变.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曲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大蒜素的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曲格列酮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0.5、1.0、5.0、15.0、25.0 μmol/L)的曲格列酮分别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823 48 h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测定胃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并通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其凋亡率.结果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表达PCNA强阳性,经曲格列酮作用48 h后,表达水平减弱.随曲格列酮浓度的递增,PCNA表达逐步递减.同时BGC-823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明显递增.结论 曲格列酮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3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凋亡及其对凋亡基因p53、S100A4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62.5-500 μ g/ml人参皂甙Rg3作用后,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O-EB双染法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p53、S100A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BGC-823细胞在62.5-500μg/ml人参皂甙Rg3作用后,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Rg3处理细胞48 h的IC50为250μg/ml,BGC-823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片段化、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特征;RT-PCR结果显示:人参皂甙Rg3能显著上调p53mRNA表达下调S100A4mRNA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人参皂甙Rg3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下调S100A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Taxol)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Taxol单药(0.75、1.50、3.00、6.00、12.00 mg/L),VM-26单药(1.25、2.50、5.00、10.00、20.00mg/L)及联合用药(0.75/1.25,1.5/2.50,3.00/5.00,6.00/10.00,12.00/20.00 mg/L)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0.75 mg/L Taxol、1.25 mg/L VM-26单药及其联合用药作用0,12,24,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Taxol和VM-26单药及联合用药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联合用药指数(CI)为1.43.经1.25 mg/L的VM-26和0.75 mg/L Taxol单药及联合用药均可诱导胃癌BGC-823细胞的凋亡,Taxol单药处理后24 h,使G2/M细胞显著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VM-26单药处理后48 h,G1/G0、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加.结论:Taxol与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胃癌细胞c-met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为乌司他丁用于胃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BGC-82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空白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3ml,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奥沙利铂(L-OHP)至终浓度为1mmol/L(对照1组)和0.5mmol/L(对照2组),乌司他丁组培养液中加入乌司他丁至终浓度为320U/ml(乌司他丁1组)和160U/ml(乌司他丁2组),分别置于培养箱中培养48h。采用RT-PCR检测胃癌细胞c-met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抑制率;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以评估乌司他丁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乌司他丁组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c-met 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乌司他丁1组与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倍增时间及细胞抑制率比较,乌司他丁组与空白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乌司他丁1组与2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原癌基因c-met mRNA的表达;乌司他丁可以明显延长人胃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活性和环氧合酶(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OM对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1.0mg/ml)OM处理组BGC-823细胞的生长活性未受到抑制,中浓度(2.0 mg/ml)和高浓度(4.0 mg/ml)OM处理组细胞的生长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且抑制效应随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同时伴有CO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OM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活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5-FU单药(15.63、31.25、62.50、125.00、250.00 mg/L),VM-26单药(1.25、2.50、5.00、10.00、20.00 mg/L)及联合用药(15.63/1.25、31.25/2.50、62.50/5.00、125.00/10.00、250.00/20.00mg/L)对BGC-823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5.63 mg/L 5-FU、1.25 mg/L VM-26单药及其联合用药0、12、24、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VM-26和5-FU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63 mg/L 5-FU单药处理后12、24 h时S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1.25 mg/L VM-26单药处理细胞后G2/M期细胞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联合用药24 h后S期细胞显著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多;联合用药处理后12、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药5-FU和VM-26处理相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结论:5-FU和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低剂量联合用药抑制作用较单药应用增加.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