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头皮针加推拿治疗中风偏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经CT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以头皮针加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针刺肢体腧穴治疗,结果显示头皮针加推拿组疗效优于针刺肢体腧穴组(X2=4.79,P<0.05),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5年以来,我们按全国针灸学会头皮针组制订的"头皮针观察中风科研协作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以双侧顶颞前斜线、双侧顶旁一线 4条标准线行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 1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运动疗法(PT)加作业疗法(OT)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用PT+OT疗法,治疗组用头皮针结合PT+OT疗法。每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65.0%,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PT+OT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偏瘫患者肌力1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B组愈显率是86.67%,与A组的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焦顺发先生发明的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病人89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5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75岁,大多在51~60岁。病程1个月~半年者61例,1~3年者21例,5年以上者7例。属于脑出血者32例,脑梗塞者53例,脑血栓形成3例,脑栓塞1例。为便于观察,将偏瘫分为轻瘫和重瘫。患肢肌力在3~4级者为轻瘫,在0~2级者为重瘫。89例患者中轻瘫38例,重瘫51例。2治疗方法下肢瘫痪者取对侧运动区上1/5和足运感区;上肢瘫痪者取对侧运动区中2/5日歪舌偏言语不清取对侧运动区下2乃,疼痛…  相似文献   

6.
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偏瘫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106例,总有效率达98.11%。并认为辨证施治补泻手法在治疗时因人制宜,配合肢体锻炼,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头皮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31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头皮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并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评价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表明 :治疗后中风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 p <0 .0 5)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中 ,笔者经常使用头皮针与体针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效果很好。为进一步总结这一方法的确切效果 ,曾对 5 0例中风患者单纯使用体针 ,另外 5 0例使用头针与体针相结合进行对照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1 .1 治疗组使用头皮针与体针治疗 5 0例患者中 ,男 2 8例 ,女2 2例 ;年龄最大 81岁 ,年龄最小者 32岁 ;其中从发病到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最短者 2 h,最长达到 3个月 ;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2 1例 ,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1 9例 ,气虚血瘀 9例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1例。1 .2 对照组 5 0例中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于其功能改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所接收的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本着盲选原则任意选取5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PT+OT等康复治疗,28例)以及观察组(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8例)。针对两组患者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9.29%(25/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方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针对该部分患者功能进行改善,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皮针加双侧体针强刺激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20天)观察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疗法能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2.
头皮针抽添法加运动治疗中风偏瘫1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尧其 《江苏中医》1989,10(7):23-24
  相似文献   

13.
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已为临床所证实,然其手法,则以快速捻转为主。近年来,笔者运用《针灸大战》之抽添法加运动治疗本病,操作简便,获效迅捷,疗效巩固。兹将所治19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58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头皮针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3±4.2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5.86),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补泻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电针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  洪渌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5):214-214
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倒,仅见肢体、面部偏瘫者。本病病势凶险,重则死亡,轻则致残。我们近几年来采用电针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0...  相似文献   

16.
刘圣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7-137,185
目的:观察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头皮针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1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且蛆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平衡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头皮针、平衡针,治疗3周。治疗前后均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综合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FIM)评分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定法对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针刺组在NIHSS、FIM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平衡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崔秀芳 《光明中医》2016,(17):2540-2541
目的探讨方氏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体针治疗,治疗组在体针治疗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氏头皮针配合体针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93例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1例)加头皮针抽提法;对照Ⅰ组(31例)加头皮针捻转法;对照Ⅱ组(31例):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3组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积分相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Ⅰ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Ⅱ组(P〈0.01,P〈0.05),ADL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1,P〈0.05),且治疗组评分值的变化均显著大于对照Ⅰ组(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改善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的作用优于头皮针捻转法;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头皮针抽提法能有效提高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自1996年以来,本人运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病人。入院时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要求进行针灸治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共9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以60—70岁病者为多数。脑溢血者39例,脑血栓、脑栓塞者57例,左侧偏瘫54例,右侧偏瘫42例。将其随机分为头针加体针观察组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