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分型及病毒抗原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的EHF病毒11株和标准病毒株76—118、陈株、R_(22)共14株病毒,用13种不同的EHFMcAb进行分型及抗原分析,证实山东省存在家鼠型和野鼠型两种病毒。有的地区属家鼠型疫区,有的为家、野鼠型混合疫区。在抗原分析中发现各毒株之间有抗原差异。有意义的是有些EHF病毒属家鼠型,但尚有野鼠抗原标志;和少数的野鼠型病毒  相似文献   

2.
家鼠型EHFV台41株在沙鼠肾原代细胞上产生血凝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长爪沙鼠从野、家鼠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台41株EHFV经陈伯权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血清血凝抑制抗体分型,属家鼠型EHF病毒;最近我们将该毒株应用于长爪沙鼠肾原代单层细胞(简称沙鼠肾细胞),并对其产生血凝素的特征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和鼠中分离出28株能在Vero-E_6细胞上繁殖并适应于乳小白鼠稳定传代的病原因子。用分离株感染的鼠脑切片和参考株EHF病毒A16株感染的Vero-E_6细胞滴片,同时以IFAT法进行特异性血清学试验和排除试验,二者检测结果一致,说明分离株为EHF病毒;用HI对所分离的24株病毒的免疫血清分型表明,病毒株来源于黑线姬鼠的为野鼠型毒株,来源于褐家鼠的主要为家鼠型毒株。进一步研究来源于不同疫源地类型疫区和潜在疫区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将对EHF的防制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长爪沙鼠从流行性出血热(EHF)住院病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到5株EHF病毒;其中4株是野鼠型EHFV,1株是家鼠型E-HFV。为了分析不同患者分离到不同型别病毒株的毒力情况,探讨病毒毒力与临床病型的关系,我们将5株病毒在乳小白鼠脑内进行了连续传代和半数致死量(LD_(50))等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株来源:见参考文献,5株病毒在长爪沙鼠体内分别传1—3代后,取肺用20%小牛血清Eagle's液研磨制成10%肺悬液作为乳小白鼠脑内接种用病毒标本。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抗原用于血清学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用流性出血热(EHF)病毒血凝抗原对不同来源的血清进行分型研究,并对其反应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EHF病毒抗体阳性的自然黑线姬鼠、褐家鼠血清、沙鼠免疫血清及EHF病人血清,与野鼠型血凝抗原(A—血凝抗原)或家鼠型血凝抗原(R—血凝抗原)的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分型和鼠肺EHF病毒抗原与血清分型结果。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458例EHF病人血清分型结果,419例为家鼠型(91.48%),33例为野鼠型(7.21%),未定型6例(1.31%)。各地均以家鼠型为主,分别占80~100%。鼠肺EHF病毒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别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表明山东EHF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并存的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7.
<正> 我县自1981年起发生家鼠型出血热流行,其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似乎与野鼠型出血热无严格区别。但从对人群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率远高于野鼠型[1]看,似乎家鼠型病毒具有广谱的抗原性和高免疫源性。为此我们进行从家鼠型出血热病人体内直接分离人源病毒株工作,以期获得家鼠型人源毒  相似文献   

8.
1990年初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微外科工作人员中,在4天之内先后发生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从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实验大白鼠肺分离获得两株EHFA(GL、GRL_(10))应用北京病毒所EHV病毒MCAB分型试剂检测,GL、GRL_(10)毒株具有EHF组及家鼠型特异性,属家鼠型病毒。同时从三例患者双份血清检测到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在实验大白鼠也查到EHF抗体。证实是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EHF爆发。从病人血清及大白鼠肺分离到两株EHF病毒,在广东尚属首次,为广州市EHF监测提供佐证,同时也表明EHF病毒MCAB试剂对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HU、B_2地方毒株接种Vero-E_(?)细胞后,用PBS制备细胞悬液直接点片经CO_2培养法制备EHFV细胞抗原片,与国家标准株(A_(?))细胞抗原片同时检测野鼠型病毒免疫血清,家鼠型病毒免疫血清,EHF病人血清及健康人血清抗体,其结果均一致,现已推广应用于基层临床早期诊断,在健康人群隐性感染调查中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84—1987年我们在全省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EHF)地理流行病学研究。1、确定了我省有野鼠型、家鼠型二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血清型和三种 EHF 疫区及其地理分部,即予东南的野鼠型疫区,予西北的家鼠型疫区,予中部的混合型疫区。2,核实了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25个县市为 EHF 疲区。1个县为潜在疫区。3、从11种啮齿类小兽中查出8种鼠携带 EHFV 抗原,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且带毒率最高,分别为7.68%和3.68%,证实了这两种鼠为我省本病主要传染源,其余鼠种次要。并证明各疫区发病率与这二种鼠数量增多有关,与其带毒鼠数量增多呈密切正相关。4、发现我省 EHF 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在自然发展情况下野鼠型一般相隔5-8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家鼠型一般相隔3—6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5、摸清了野鼠型和家鼠型各具特点(见表18),但其疲区类型有转化趋势。6、我省 EHF,特别是家鼠型有与铁路交通明显有关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自1981年发生家鼠型出血热以来,疫情蔓延很快,其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与野鼠型出血热有很大差别。为从病原学方而区别二者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不同疫区和不同宿主所携带病毒的特性,为制备疫苗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利用长爪沙鼠进行了家鼠型出血热的病原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及制作:褐家鼠捕自我省东部和北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先绎间接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营南县26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230例为家鼠型(87.78%),29例为野鼠型(11.07%),未定型3例(1.15%)。褐家鼠EHF病毒抗原阳性率(16.65%)明显高于黑线姬鼠(8.11%)和大仓鼠(7.25%),表明该地是以家鼠型感染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同时进行了临床与流行病学调查,家鼠型发病高峰为3~9月(67.83%),野鼠型多见于11月至翌年2月(58.62%),但两型病人全年各月均有发生,而且临床分型未见明显差异,轻、中、重和危重型均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褐家鼠型和黑线姬鼠型之间,除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及病毒抗原性方面有差异外,其病毒毒力亦有不同。非流行区家鼠型病毒株的毒力比流行区野鼠型的弱。乳小鼠可用于测定本病病毒株毒力。福建南部广泛存在出血热疫源地,但除个别地区偶发少数轻型病例外,多数地区为无病例区或隐性感染区,这是与该地区褐家鼠型病毒株毒力较弱有关。该病的流行与否及其强度,和当地是否存在有野鼠型病毒株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IFAT检测家鼠型EHF患者血清,其抗体阳性率为93.10%(27/29);野鼠型EHF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2.19%(60/73)。病后3--22年野鼠型抗体滴度在1:40~1:320之间。两型病后不足一年在抗体滴度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曾于1983年11月份在流行性出血热(EHF)新疫区扶沟县进行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揭示该地当时为家鼠型EHF流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随着时间的变化,带毒鼠会不会由家鼠传给野鼠?家鼠型疫区会不会向混合型甚至野鼠型疫区转化?为此我们于1986年11月份,又以同样方法,同样地点进行了传染源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进一步明确该地的带毒鼠种及疫区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江苏省1989、1992年收集的404份EHF患者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发现两个流行年度各地感染类型为野鼠型与家鼠型混合型疫区,两型构成比两年间未有显著改变;除赣榆县仍以家鼠型为主(81.5%)外,其他送检市(县),仍以野鼠为主57.1~90.0%,此分型结果符合该省近年EHF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7.
1.病名:改现用“流行性出血热(EHF)”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2.病原命名及译名: (1)科名,Bunyaviridae译名布尼亚病毒科(简写BUNV); (2)属名:Hantavirus译名汉坦病毒(简写HV): (3)血清型及代表株名 Iantaan Virus 译名汉滩病毒(简写 HTNV)可简称Ⅰ型病毒,不称野鼠型病毒或姬鼠型病毒,避开原音译名“汉坦病毒”以免与“属”名混淆。 Seoul Virus,译名汉城病毒(简写SEOV)可简称Ⅱ型病毒,不称家鼠型病毒。  相似文献   

18.
用Vero—E_6细胞直接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到89-L 株病毒。分离的病毒能在Vero-E_6细胞连续稳定传代,检测10份EHF 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兔抗KHFV-76-118株免疫血清能阻断89-L 株抗原同EHF McAb 4E_7的免疫反应,抗呼肠弧病毒Ⅰ~Ⅲ型免疫血清、抗类环状病毒免疫血清、抗CMV 免疫血清和抗HSV 免疫血清均无此阻断作用;McAb 型别鉴定试验证实为EHF 野鼠型毒株。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EHF 病毒,表明该地区是EHF 的又一流行区。  相似文献   

19.
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的病毒主要是姬鼠型(Ⅰ型)和家鼠型(Ⅱ型)两个血清型,我国绝大多数疫区为混合型疫区.在混合型疫区如何选择合适疫苗进行接种,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动物实验表明,应用L_99株制备的HFRS疫苗接种动物后,再应用Ⅰ、Ⅱ型病毒进行攻击,均可产生明显保护.为探讨L_99株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1995年在莒南县进行了人群免疫效果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长春生物制品所研制的Ⅱ型HFRS疫  相似文献   

20.
藁城市系家鼠型出血热疫区。为探讨褐家鼠的季节性变化与家鼠型出血热关系,我们于1987年11月至1988午10月在我市进行了定点监测。内容与方法选择5个自然村,每月进行一次居民区家鼠调查,每季进行一次野外野鼠调查,计算鼠密度,判断鼠龄,性别及雌成鼠哺乳期和孕期,用直接免疫荧光法(IFA)查鼠肺中EHF抗原。结果居民区家鼠密度各季节间无显著性差异,以褐家鼠占较大比重(778/983)。野鼠密度春秋季显著性高于夏冬季(x~2=39.05 P<0.01)。褐家鼠带毒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