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肢再植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断肢实验模型,以光镜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以TUNEL(POD法)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结果缺血5h的大鼠断肢再植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存活。大鼠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引起骨骼肌细胞水肿、坏死和细胞凋亡,并于再灌注过程观察到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现象,缺血7h凋亡率最高。结论骨骼肌存在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细胞凋亡是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改变。骨骼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存在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它们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光镜下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结果缺血5h的大鼠骨骼肌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获存活。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骨骼肌细胞水肿、坏死和细胞凋亡,并于再灌注过程观察到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现象。缺血7h细胞凋亡率最高,相关基因p53、p21、Bax表达与缺血时间成正比,而Bcl-2表达与缺血时间成反比。结论细胞凋亡是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学改变。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基因表达与凋亡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基因调控以及如何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各种器官及组织移植过程中导致早期失去功能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凋亡是造成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现将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以及其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p5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p53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既往认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终结局均为细胞坏死,但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从损伤后6小时开始并持续2周以上,这使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大大延长.该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作一综述,探讨通过干预基因表达的方法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p5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p5 3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肾缺血/再灌注时肾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问点肾组织、功能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苦味酸法和二乙酰一肟反应法测定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检测肾功能变化,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缺血/再灌注石蜡包埋切片肾组织损伤形态学改变,用酚/氯仿抽提小片断DNA,在琼脂糖电泳上测定不同时间点DNA Ladder及利用原位凋亡检到法观察各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肾功能检测发现,缺血45min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明显增高和正方对照差异显(P<0.05),再灌注早期上升缓慢,3h后再次增高,组内对比差异显(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以近端肾小管变性为主、坏死轻微,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组织损伤变化与肾功能变化规律相一致。琼脂糖电泳和TUNEL检测在缺血45min再灌注3h时可测到DNA Ladder和TUNEL阳性细胞增加,再灌注12h细胞凋亡最明显。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肾组织轻、中度的损伤和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肾缺血/再灌注后期肾组织及功能损伤加重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是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病理特征之一,本文论述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搏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胰腺组织钙、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异搏定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搏定治疗组钳闭大鼠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15min,再灌注12h,制备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异搏定治疗组分别于缺血前15min及再灌注1h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异搏定溶液0.1mg/100g;缺血-再灌注组2次经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12h后,活杀大鼠取胰腺,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组织钙含量、胰腺细胞凋亡率和bcl-2、c-myc的表达。结果异搏定治疗组大鼠胰腺病理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轻微;异搏定治疗组组织钙含量和胰腺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411.1±55.8)μg/g干重vs(470.9±31.9)μg/g干重;(9.5±2.9)%vs(18.4±3.1)%,P均<0.05;bcl-2、c-myc表达阳性细胞率及荧光指数异搏定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8.7±0.6)%vs(6.9±1.2)%,(13.6±2.4)%vs(10.3±1.9)%;1.72±0.11vs1.41±0.07,1.76±0.19vs1.55±0.13,P均<0.05。结论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细胞凋亡机理的参与,异搏定降低胰腺组织钙含量,并促进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保护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胰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冷/热两种条件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能量状态与细胞死亡方式的关系,探讨减少此类损伤的措施。方法建立SD大鼠肝门阻断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术后缺血1h、再灌注1、12、72h肝组织能量物质变化,凋亡、胀亡和坏死细胞,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热缺血期肝组织损伤重,肝脏细胞内ATP迅速下降为对照组的21%,肝脏细胞死亡方式以胀亡为主;再灌注后,ATP开始恢复,细胞死亡方式逐渐转为以凋亡为主。而冷缺血肝脏细胞缺血期肝组织损伤相对轻,ATP仅下降为对照组的68%,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再灌注后12hATP即完全恢复,凋亡也达到顶峰,于72h逐渐下降。相关分析表明ATP、能荷与胀亡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774,P<0.01;r=-0.789,P<0.01),与凋亡细胞数量无明显相关。结论(1)缺血再灌注发生后,以能量状态为中心环节,轻度损伤时细胞以凋亡为主,自主清除DNA受损的细胞;损伤严重时则胀亡为主,被动清除受损细胞,提示术前或术中给予能量物质可能有利于减少胀亡及炎症反应,延长肝门阻断时间。(2)单纯以凋亡或胀亡作为衡量组织功能的唯一指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缺血再灌注(IR)、缺血后处理(IPo)3组,以缺血再灌注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注及停灌注作后处理,观察血清肝酶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状态.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血清肝酶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和GSH活性则显著升高;再灌注后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IPo组凋亡指数较IR组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IPo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李彬  李靖年  温昱 《中国骨伤》2005,18(2):97-100
目的:阐明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大鼠肢体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探讨阿魏酸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设立缺血组、对照组及阿魏酸钠组,测定肌肉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肌肉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24h内),氧自由基水平、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阿魏酸钠组三者水平低于对照组;Bcl-2蛋白在短时间内升高,而后逐渐下降,阿魏酸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峰值低于对照组,下降也较对照组平缓,至再灌注24h时,阿魏酸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已高于对照组;氧自由基、A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氧自由基、Al与Bcl-2/Bax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氧自由基及细胞凋亡同时参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两蛋白的比例关系而发挥其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阿魏酸钠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肢体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mitogen—activated kinase)的一个亚类,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很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及P38MAPK的变化,来揭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m型钙激活蛋白酶(m-calpain)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4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体重2.1~2.3 k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8只.实验结束取缺血区心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m-calpain的表达,Motic 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采集平均光密度值(AO值)进行统计分析;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Sham组心肌组织中m-calpain低表达,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TUNEL染色检测有少量凋亡细胞;与Sham组比较,P组、I-R组m-calpain表达增加(P<0.05),Annexin Ⅴ-PI双染色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组m-calpain表达下降(P<0.05),Annexin Ⅴ-PI双染色检测早期凋亡心肌细胞减少(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结论 丙泊酚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calpain的激活,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或器官在恢复氧供后原有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参与这一病理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钙超载等作用最终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黄连及其活性成分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