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59例脑卒中后1周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及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4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起效更快.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78.6%,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起效较迅速(在治疗1周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实验组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给予康复护理后1周内HAMD评分下降显著,说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是有利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2005-04/2007-04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8~76岁,病程28 d~7个月。临床诊断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其中脑梗死26例,脑出血1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对照组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人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给予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过程中康复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干预疗法:(1)集体心理治疗:定期举办座谈会,小讲座,讲解脑卒中的病因、机理、治疗计划、预后以及有关的营养知识,不良情绪对此病的影响等,组织患者间的相互交流,增加相互间的心理沟通和相互支持。(2)个别心理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及心理情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一对一的心理治疗方案进行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耐心进行解答、分析、安慰,根据具体病情采用暗示、音乐等方法,精神意念放松,内心意念引导等方式,引起其心理生理状态的改变,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情绪反应,训练有效的呼吸方式[1]。(3)家庭治疗: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对象开展心理治疗,讲解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康复科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1个月,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S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活动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日常生活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抑郁情况,提升患者的健康感觉,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及神经发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观察组病情平稳48 h后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护理满意度、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48/50)较对照组82.00%(41/5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语言能力评分(8.47±1.01)分、MMSE分(27.13±2.01)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二便(20.45±3.01)分、行走(20.16±2.74)分、穿衣(21.03±2.14)分、进食(20.03±2.61)等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出院时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吞咽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生活信心,促进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代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579-1579
目的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实施心理干预,以探讨心理干预是否有益于脑卒中后抑部的康复。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进行筛选,对其中有抑郁表现的58例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组对比测评。结果 研究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本科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效提高了心理护理的效果,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调动了患者自我客观分析事件和外界环境的能力,提高了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10/2007—10我们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探讨心理干预是否有益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有抑郁表现的58例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组对比测评。结果研究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应用同理心理念进行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同理心理念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主要评价指标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同理心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既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利于护患沟通,方便开展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标准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提高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标准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家庭服务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必要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出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分别于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康复干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艳冰  王桂静 《现代康复》2001,5(6):105-105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恢复期过程中,存在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康复。自1997年~2000年对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加强心理康复,效果显著。1 对象与方法本组为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均经CT或MRI确诊,脑出血37例,脑梗死49例,病程1~6个月。并且表现为悲观、情绪低落、自责、抑郁、焦虑、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心理康复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3例,两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 >0.05)。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心理康复组在其基础上配合心理康复。(1)医护人员的言行,很大程度决定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