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58-4159
在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开胸手术治疗,按照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肋间神经冷冻法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就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用于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术两种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INC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PCA组)。疼痛强度评分法(NR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结果:(1)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下床时间、正常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副反应比较,PCA组较INC组严重(P<0.05);INC组较PCA组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大,胸引管拔除时间长(均P<0.05)。INC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明显好于PCA组(P<0.05)。(2)术后前2d内,疼痛指数及镇痛药物使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INC组较PCA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但药物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是比较好的胸部手术术后镇痛治疗方法,副作用小,但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增加,拔除胸引管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后外侧切口开胸的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n=30),使用北京KOOLAND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JT-I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两个肋间和留置胸腔引流管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B组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30),采用日本wells公司生产的电子泵,用吗啡加氟哌利多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术后疼痛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2﹑3﹑4﹑5﹑8天的VAS评分,对患者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级,并记录患者术后8d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尿潴留,肠麻痹等术后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后止痛效果好于B组,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整体满意度A组好于B组,手术后镇痛副反应A组少于B组。结论:在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中,肋间神经冷冻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准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组)。术后观察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A组、C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肋间神经冷冻以及两者联合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分析其并发症以及术后辅助用药情况,评价其安全性,以便提高术后镇痛的护理水平.方法 将胸外科90 例拟开胸患者分为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组(以下简称PCIA 组)、肋间神经冷冻组(以下简称冷冻组)、两者联合组(以下简称联合组)各30 例.比较3 组手术后3 d 内的疼痛评分、辅助用药情况,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3 d 内,冷冻组在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 组;手术后第3 天时,其辅助用药量明显少PCIA 组(P<0.05);在活动或咳嗽状态下,联合组的镇痛效果均好于冷冻组和PCIA 组,辅助用药也少于另外两组(P<0.05).PCIA 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 例,尿潴留1 例,嗜睡2例,呼吸抑制1 例;联合组发生恶心、呕吐3 例,嗜睡1 例;冷冻组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肋间神经冷冻及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8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9-65岁、无慢性疼痛史、择期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胸外科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INB+PCI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2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由胸外科医师在胸腔镜直视下在放置胸腔引流管的肋间和上下各一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INB+PCIA组用0.375%罗哌卡因,PCIA组给予0.9%氯化钠液。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随访患者术后4h、24h和48h在平静状态和躯体活动(如咳嗽)时的切口疼痛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4h、24h和48h静脉自控镇痛芬太尼累积用量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数量均无显著差异。INB+PCIA组患者在术后4h静息状态、躯体活动状态和24h躯体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1)。2组患者在术后24h静息状态和48h静息状态、躯体活动时的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INB+PCIA组术后静脉镇痛所需芬太尼累积剂量显著低于PCIA组(P〈0.05)。PCIA组有2例患者需术后追加芬太尼,INB+PCIA组无患者术后追加麻醉性镇痛药,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用0.3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方式能减轻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24h内的急性疼痛,并且能减少静脉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的累积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肋问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需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L组)、镇痛泵组(P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第1、2天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10天L组疼痛VAS明显低于P组(P〈0.01);L组术后肺功能恢复较快,在术后第1、2、5天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老年开胸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外科剖胸手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01/2005-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00例。对10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术后1,2,3周分别对每组患者用PURTTANBENNET肺功能测定仪器行肺功能检查,主要检测反应术后早期实际肺功能的指标(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客观评价肋间神经镇痛治疗在胸外科剖胸术后镇痛的作用。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20,8.23,P<0.05)。②肋间神经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术后第3,7天,肋间神经冷冻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52±10)%比(41±13)%,(67±14)%比(48±13)%,P均<0.01];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9±10)%比(43±12)%,(65±12)%比(52±15)%;P<0.01或0.05]。③术后第14,21天两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剖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可使患者术后肺功能早期恢复,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40例接受开胸术后采用不同镇痛方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冷冻镇痛组)20例和术后镇痛泵(PCA)及镇痛药物组(对照组)20例.冷冻镇痛组采用Erbokryo CA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冷冻,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80 ℃左右,冷冻时间为90 s;对照组采用术后镇痛泵或者临时肌肉注射度冷丁镇痛.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价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镇痛药物使用量[冷冻镇痛组使用度冷丁平均(41.25±70.37)mg、对照组平均(185.00±79.2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P<0.01).冷冻镇痛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平均VAS评分冷冻镇痛组为(2.80±2.88)分,对照组为(8.00±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P<0.05);总的止痛有效率冷冻镇痛组为90%,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冷冻镇痛组为10%,2/2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术可明显减轻开胸术后患者疼痛,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术后采用的镇痛方法便利取样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肋间神经冷冻组,B组为静脉自控镇痛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12h、24h、48h安静、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3个不同时间点除安静状态外,每个时间点咳嗽、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技术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法。  相似文献   

11.
万静雯  吴祖璇 《护理研究》2007,21(13):1183-1185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剖胸切口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肋间神经冷冻,对照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以VAS评分判断两组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切口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PCIA,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2.
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开胸患者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开胸手术后止痛的效果.方法 228例常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对照组采用临时肌肉注射曲马多镇痛;患者应用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冷冻组应用-60 ℃探头进行开胸肋间隙及上下各一肋间神经冷冻90 s.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同时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实测值.结果 冷冻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弱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冻组FEV1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有效地减轻开胸术后患者的疼痛,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万静雯  吴祖璇 《护理研究》2007,21(5):1183-1185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剖胸切口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肋间神经冷冻,对照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以VAS评分判断两组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切口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PCIA,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外科剖胸手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3-01/2005—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00例。对10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肋问神经冷冻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术后1,2,3周分别对每组患者用PURTTAN BENNET肺功能测定仪器行肺功能检查,主要检测反应术后早期实际肺功能的指标(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客观评价肋间神经镇痛治疗在胸外科剖胸术后镇痛的作用。 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20,8.23,P〈0,05)。②肋间神经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术后第3,7天,肋间神经冷冻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7;10)%比(41&;#177;13)%,(67&;#177;14)%比(48&;#177;13)%,P均〈0.01];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9&;#177;10)%比(43&;#177;12)%,(65&;#177;12)%比(52&;#177;15)%;P〈0.01或0.05]。③术后第14,21天两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第1秒钟时间肺活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剖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可使患者术后肺功能早期恢复,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 I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开胸手术30例患者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简称L组)和PC IA组(简称P组)各15例,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置于冷冻探头上,在-40~-89℃下进行冷冻约90s;P组用芬太尼1m g+氟哌利多5m g+生理盐水78m L混合液,通过珠海福尼亚PC A泵,按LC P模式给药。分别观察镇痛评分(V A S)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PC IA法比较更安全、更简便,且无任何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于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镇痛(n=20),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2.15±0.31)低于病人自控镇痛组(2.94±0.45,P<0.05),而镇痛副反应更少。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简易直观,镇痛效果相对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和肋间神经冷冻的短期镇痛效果以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方法:87位择期后外侧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组,n=46)和肋间神经冷冻组(C组,n=41)。术毕E组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C组于关胸前行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胸引管处肋间神经冷冻(-70℃,90s)。记录术后3天内NRS评分、镇痛满意度、副作用。电话随访术后12个月内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天内疼痛评分和镇痛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E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C组在术后3、6、12个月时总体慢性疼痛发生率和触诱发痛发生率均高于E组,其中触诱发痛发生率在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能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但硬膜外吗啡皮肤瘙痒发生率高。肋间神经冷冻有可能增加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其推广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introvenous analgesia,PCIA)治疗开胸术后胸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83例常规后外侧切口开胸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C组29例使用北京KOOLAND公司JT-I型冷冻手术治疗仪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个肋间和放置胸腔引流管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冷冻。E组28例使用美国ABBOT公司电子泵,用0.19%布比卡因+2ug/mL芬太尼行术后T5-6PCEA。Ⅰ组26例使用美国ABBOT公司电子泵,用芬太尼行PCI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观察记录3组术后2h、4h、12h、24h、48h时疼痛程度评分、镇静程度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C组止痛效果最差,C组与E组比较均P<0.05;C组与Ⅰ组比在2h、12h时P<0.05;Ⅰ组次之,E组最佳,Ⅰ组与E组比在24h时P<0.05。3组中副反应以Ⅰ组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最高,与C组比P<0.05;镇静程度以Ⅰ组最佳。结论:PCEA对治疗开胸术后疼痛效果优于PCIA和肋间神经冷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共选取44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给药镇痛。于术后1,8,24及72 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疼痛相关并发症、咳嗽及咳痰功能、呼吸功能等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5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1.82%);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功能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 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能显著减轻侧开胸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其镇痛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自控给药,并且还能促进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抑制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阃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