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杰  孟晓春  陈少琼  邓星河  单鸿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08-1110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腺瘤束腰征的特点及其对诊断大型垂体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鞍区肿瘤的MRI,其中大型垂体腺瘤65例,颅咽管瘤40例,脑膜瘤35例。观察其是否具有束腰征、束腰征特征及是否侵犯海绵窦,采用χ2检验两个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56例大型垂体腺瘤具有束腰征,且100%均侵犯海绵窦。2例颅咽管瘤和1例鞍区脑膜瘤可见束腰征,但未见侵犯海绵窦。93.8%大型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颅咽管瘤及脑膜瘤侵犯海绵窦的概率分别是2.5%、20%。结论:束腰征可作为诊断大型垂体腺瘤的重要依据,大型垂体腺瘤比其它鞍区肿瘤更易侵犯海绵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1例、垂体大腺瘤囊变伴出血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伴出血2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鞍区病变以垂体瘤常见,以长/短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液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体位成像、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肇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钬激光在腔内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钬激光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腔内手术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39例使用钬激光通过泌尿不同专科腔镜,对泌尿系统腔内多种病变组织进行汽化切除、结石碎石。结果:对前列腺组织的切除可达剜除的效果,与开放手术摘除前列腺的解剖学目标相同;对其他病变组织的切除,可进行组织层面的精确分离切除;对结石的粉碎率达100%,可粉碎腔镜能到达的任何部位、任何大小和成分的结石;通过不同腔镜,可一次性麻醉并同时治疗腔内多种病变。结论:钬激光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微创手术工具,既可碎石,又可进行病变组织的精确切除,一机多用,安全微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进行了体外细胞培养,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垂体激素GH、PRL、TSH、LH和FSH各成分的含量。根据5种激素的测定结果对垂体腺瘤组织进行功能分类。其中14例垂体腺瘤组织同时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对功能性腺瘤细胞培养液激素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对无功能腺瘤,多数瘤组织的细胞培养液中亦可测到一定量的垂体激素(主要为L  相似文献   

5.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兴 《西南军医》2009,11(2):337-338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治疗首选方法是肿瘤切除术,主要有经颅和经碟两种入路,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种一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我院近两年应用比较广泛。2008年新引进的德国蔡司OPMINEURO显微镜与手术多媒体工作站一体化设备,使器械护士能够在显微镜录像显示屏上了解手术步骤,更好地配合手术,作者于2008年4月-12月共配合完成1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肿瘤显微手术中半导体激光的应用--附1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总结在显微外科应用半导体激光器治疗颅内肿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16 例患者中,脑膜瘤6 例,脑胶质瘤5 例,垂体腺瘤3 例,脑室内室管膜瘤2 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 ,输出功率0-5 ~60 W。显微镜下行激光手术,用8 W 激光照射肿瘤被膜和表面,使被膜和表面血管皱缩闭塞;用15 W 激光切割、汽化肿瘤组织;用8 ~10 W 激光分离与肿瘤粘连的神经和血管;用30 W 激光烧灼、炭化被肿瘤侵及的大脑镰或颅骨;用10 ~15 W 激光切割、汽化脑室内肿瘤。肿瘤侵及肌肉,用8 W 激光行间质热疗。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加放疗。结果 16 例患者中15 例肿瘤全切除,随访6 ~30 个月无复发;1 例脑膜瘤颅内外相沟通,侵及眶和咬肌,与咬肌粘连无法分离,不能全切除,故行间质热疗,术后加放疗,随访21 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手术显微镜下,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可达到显露的脑肿瘤部位,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治疗模式迅速凝固、切割、汽化病变组织,提高肿瘤切除率,值得临床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58例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占同期垂体腺瘤的28.1%,一病特点是:以视力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头痛为主要症状;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较高;5%为向一腺 瘤,57.6%为大腺瘤,34.4%为巨大腺瘤;免疫组化显示,部分肿瘤内含1-2种垂体激素成分。哈部病例的61.4%经蝶,38.6%经颅入路手术。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率为89.1%,手术死亡1.9%。  相似文献   

8.
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进行了体外细胞培养,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垂体激素GH、PRL、TSH、LH和FSH各成分的含量.根据5种激素的测定结果对垂体腺癌组织进行功能分类.其中14例垂体腺癌组织同时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对功能性腺瘤细胞培养液激素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对无功能腺瘤,多数瘤组织的细胞培养液中亦可测到一定量的垂体激素(主要为LH、FSH),因此对该类腺瘤的功能判断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垂体微腺瘤常规MRI检出的机率较低 ,对比增强MR成像可改进微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的对比 ,有利于微腺瘤的检测。但由于正常垂体组织与微腺瘤组织增强时的时间 强度曲线不同 ,因此选择动态扫描时间是提高垂体微腺瘤检出率的关键[1,2 ] 。本研究通过对 5 3例经临床及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显微外科切除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大型垂体腺瘤(LPA)经蝶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作者对1520例LPA以颅骨X线平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采取经蝶入路、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术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264例(83.2%)获全切除,195例(12.8%)达次全切除,余61例(4.0%)系哑铃型或纤维性腺瘤,仅获部分切除。手术后2例(0.1%)死亡。1240例进行平均3.5年随访观察、有1219例(98.3%)视力损害获得了恢复,仅21例(1。7%),但未见恶化;术前有视野缺损的1226例,术后1186例(96.7%)明显改善,40例(3.3%)无变化,作者认为,除了纤维性或哑铃状LPA外,对大型或巨大型垂体腺瘤取经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视神经和视交叉获得迅速而充分的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