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副作用及其对子宫肌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放射免疫法(RIA)测FSH、LH、PRL、E2、P和T水平。电镜观察肌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60.71%的患者于治疗3~4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中40例治疗5~6个月者70.00%有效。子宫肌瘤于服药3~4个月时缩小(27.84±3.69)%,5~6个月时缩小(51.60±3.92)%,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P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P均<0.01)。T和PRL无变化(P均>0.05)。GTW治疗后肌瘤组织中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副作用不明显。雷公藤多甙对性腺轴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引起肌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梅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5):458-460
目的 观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GT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近年来通过对门诊接诊病人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30 mg,分三次服用治疗子宫肌瘤,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观察33例,一个疗程后停药,B超检查瘤体缩小(27.84 4±3.69)%.停药3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缩小(42.92 4±3.7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疗效与用药时间有关,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雷公藤多甙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平滑肌肿瘤 ,30岁以上的妇女有 2 0 %患有子宫肌瘤 ,它可引起月经紊乱、下腹痛、不孕、流产、贫血等症状 ,是生育年龄妇女手术切除子宫最常见的指征之一 ,临床上能否对该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减少手术 ,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问题。虽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的发生、生长与卵巢类固醇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这为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的中草药 ,对性腺轴也有抑制作用。现将雷公藤多甙 (TII)治疗 4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雷公藤多甙组30例,每天口服雷公藤多甙40rag,连服3个月;组2,米非司酮组3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服3个月;组3,联合用药组(米非司酮+雷公藤多甙)3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雷公藤多甙20mg,连服3个月.比较3组治疗期间和停药3个月时的子宫及肌瘤体积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以子宫肌瘤缩小25.0%以上为有效,组1有66.7%,组2有73.3%,组3有9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时组3的月经改善情况和子宫肌瘤变化优于组1和组2.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远期疗效较单用米非司酮或雷公藤多甙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非司萌配伍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裕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雷公藤多甙组30例,每天口服雷公藤多甙40mg,连服3个月。组2,米非司酮组3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服3个月。组3,联合用药组(米非司酮+雷公藤多甙)3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雷公藤多甙20mg,连服3个月。比较3组治疗的疗效与副反应。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子宫平均体积的缩小,组1为25.6%,组2为16.1%,组3为36.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子宫肌瘤缩小25.0%以上为有效,组1有66.7%,组2有73.3%,组3有9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雷公藤多武治疗子宫肌瘤较单一用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公藤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但其毒副作用大 ,限制了临床应用。作者在观察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的同时 ,对部分伴有肾功能损害早期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将治疗量疗程延长至半年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除外糖尿病肾病 )治疗组 5 1例 ,男 2 8例 ,女 2 3例 ,年龄 1 6~61岁 ,平均 30 2岁。病程 2~ 1 5年 ,平均 4 7年。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镜下血尿 ,伴有高血压的 2 4例 ,伴有肾功能损害的 1 0例〔血清肌酐 (Cr)1 5 4 7~ 335 6μmol/L ,平均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雷公藤多甙长程治疗多种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原发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共60例,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3次/d,服用12—18月,观察蛋白尿、血尿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60例患者中,26例缓解,16例好转,18例无效,总有效率70%。结论 长程雷公藤多甙治疗多种肾小球肾炎有良好疗效,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对治疗葡萄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是一种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清、易复发的多发病、难治病 ,目前多被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多采用皮质类固醇、非皮质类固醇消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激素产生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近几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工作证实雷公藤多甙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作者将近几年雷公藤多甙应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2 3例 ,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男性 1 3例 ,女性 1 0例 ,包括前葡萄膜炎 9例 (急性 7例 ,复发 2例 ) ,… 相似文献
9.
10.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雷公藤多甙预防肌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资料完整的子宫肌瘤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29例,只接受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38例,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服用雷公藤多甙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12个月时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3个月和12个月血清E2和P水平.结果 3个月时治疗组血清E2和P明显低于对照组,12个月两组血清E2和P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子宫肌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服用雷公藤多甙可以有效地预防子宫肌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甙对子宫肌瘤组织及肌组织ER和P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其对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组织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疔3-6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单纯手术组和雷公藤多甙治疗后手术切除组的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组织中ER、PR表达的变化。 结果子宫肌瘤于服药3-4个月时缩小(27.84±3.69)%,5-6个月时缩小(51.60±3.92)%,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P水平明显下降(P<0.01)。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P(0.01)。T和PRL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药物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 结论雷公藤多甙40mg/d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有效,不但对性腺轴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蛋白水平上抑制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GTW)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雷公藤(TW)致女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以SD大鼠OB增殖为模型,分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GTW,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GTW在体外对OB增殖的作用和效价。结果 培养2d,GTW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1);培养4d,GTW0.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5)。药物对OB增殖的抑制程度与其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GTW显著抑制OB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TW对OB的直接抑制作用,是其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对雄性大鼠脑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抗β-黄体生成素(β-LH)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雷公藤总甙(GTW)和单体T_4对雄性大鼠脑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细胞(LH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LH细胞出现一些形态改变。随着雷公藤剂量的增加,LH细胞胞浆内免疫酶反应增强,胞浆内出现空泡。超微结构也显示,LH细胞胞核皱缩,胞浆内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肿胀,在总甙组和T_4大剂量组,LH细胞类似“阉割细胞”样变。提示雷公藤的抗生育作用类似去性腺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3种植物(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黑蔓)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tripto lide),为评价雷公藤药材质量和寻找雷公藤的优质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雷公藤甲素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全国主要分布区25个群体91个个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雷公藤甲素。结果黑蔓的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很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种间的雷公藤甲素差异不明显,个体质量分数木质部为1.0×10-6~5.83×10-5;韧皮部为2.3×10-6~1.030×1-0 4。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不同个体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50倍,不同居群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0多倍,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极大,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高的居群位于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安徽黄山;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浙江江山居群中有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极高的个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寻找质量分数高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中雷藤氯内酯醇(T4)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A new compound named tripchlorolide was isolated from Total Glucosides (T II) extracted from the woody part of the roo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Tripchlorolide (T4) was obtained as white needle-like crystals, mp 256-258 degrees C. Its molecular formula is C20H25O6Cl. The structure of T4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UV, IR, MS, FTMS/SCI, 1H-NMR, 13C-NMR, 1H-1H cosy, 13C-1H cosy) analyses, X-ray and chemical evidence. In preliminary pharmacologic assay, tripchlorolide showed definit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and strong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fertile activities, the potency of the latter being 100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 I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edde显色法,在550 nm波长处进行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在7.8μg/mL~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RSD为2.40%(n=6);江西产雷公藤总二萜内酯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变化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雷公藤多甙片加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法53例患者分为雷公藤多甙片组(A组)和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B组)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则B组降低更明显(P<0.05)。尿红细胞均有减少,A组P>0.05,B组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较单用雷公藤多甙片疗效显著提高。认为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三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从雷公藤多甙中又分离出3个三萜类化合物T_(16)、T_(17)、T_(18)经光谱数据分析和制备已知化合物的衍生物,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即T_(16)是salaspermicacid,T_(17)为雷公藤内酯乙(wilforlideB),T_(18)是一个新的齐墩果烯类三萜酸化合物,命名为雷藤三萜酮酸A(triptotriter-penonicacidA),化学名3-oxo-22(-hydroxy-△ ̄(12)-oleanen-29-oicaci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