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年龄9~13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80例(135眼),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63眼),给予单纯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组40例(72眼),采取戴镜+思利巴+综合性治疗仪+针灸方法治疗。戴镜0.5~1年后常规散瞳验光一次。结果对照组治愈3眼(4.8%),有效12眼(19.0%),无效48眼(76.2%),总有效率(23.8%);治疗组治愈35眼(48.6%),有效27眼(37.5%),无效10眼(13.9%),总有效率86.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龄弱视儿童给予戴镜+思利巴+综合性治疗仪+针灸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少年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90例(131眼)弱视儿童采用矫正屈光不正、遮盖疗法、弱视治疗仪训练、压抑疗法等综合治疗。 结果131眼治愈56眼(42.7%).进步62眼(47.3%),无效13眼(10.0%),总有效率90.1%。 结论早期发现和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正确的健康指导,家长的积极配合.随诊和延时治疗是治疗儿童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验光配镜加遮盖治疗儿童屈光弱视的疗效。方法:对儿童屈光性弱视126例(212眼)用验光配镜加遮盖法治疗。结果:治愈188眼(88.7%),进步16眼(7.5%),无效8眼(3.8%),总有效率96.2%。结论:验光配镜加遮盖法是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8例(298眼)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和眼博士弱视仪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分析弱视儿童视力矫正的疗效。结果:矫正视力达1.0者145眼(48.66%),矫正视力0.6~0.8者50眼(16.78%),无效103眼(34.56%),总有效率为65.44%,3~6岁治疗效果最好,达到87.10%,定期复查,无一例反弹。结论:戴镜、遮盖配合眼博士弱视仪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5.
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必诚 《广西医学》2002,24(8):1153-1155
目的:探索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关系。方法:对106例175弱视眼行戴镜、遮盖加精细作业法弱视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39眼(79.43%);进步28眼(16%),有效率95.43%。3-12岁各组儿童弱视基本痊愈率、无效率无显差异(P>0.05),但是达基本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有显差异(P<0.05)。年龄越小,疗程越短;弱视程度越轻,疗程越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用此法治疗儿童视是有效的,且经济可行,适宜广大农村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6.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眼病,我们采用戴镜、同视机、红光闪烁及药物压抑综合治疗12~15岁儿童46例62眼,总有效率为54.8%,其中基本治愈24眼(占38.7%),进步10眼(占16.1%),无效28眼(占45.2%)。通过本文总结认为大龄儿童不放弃治疗,视功能还是能改善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观察9-16岁的弱视78例98只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联合红光闪烁和视觉刺激等综合治疗,平均治疗18个月,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治愈50只眼(51.02%),进步30只眼(30.61%),无效18只眼(18.37%)。其中9—12岁组治愈36只眼(54.54%),13-16岁组治愈14只眼(46.87%)。13—16岁组疗效与注视性质、弱视类型、弱视程度相关。结论: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大部分有效,对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难治性弱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难治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108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眼)和治疗组(58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戴镜、遮盖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加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各类型引起的弱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对白内障术后弱视、屈光参差弱视,其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可以明显改善眼周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速度,提高血氧含量,从而使视神经和视网膜得以滋养,加快弱视的治愈。  相似文献   

9.
精细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治疗儿童弱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细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不同程度的弱视儿童35例64眼,用视力-对比敏感度治疗仪进行训练(观察组),与34例61眼用红闪+光刷进行弱视治疗的儿童疗效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64眼总有效率为93.8%,基本治愈为7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基本治愈为62.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于重度弱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视觉对比敏感度是全面而敏感的视功能检查方法,精细视力一对比敏感度训练为弱视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46眼)弱视患儿采用阿托品散瞳验光后,配带适合度数眼镜,并根据矫正视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遮盖及弱视综合训练。结果:38例(46眼)弱视儿童,双眼8例,单眼30例。治疗2~3年后,基本治愈84.8%(39眼);进步10.96%(5眼);无效4.3%(2眼)。结论:阿托品散瞳验光,佩戴适合度数的眼镜,再辅以遮盖等综合治疗方法,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对239例(287眼)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和眼博士弱视仪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分析弱视儿童视力矫正的疗效。结果,矫正视力达1.0者252眼(87.81%),矫正视力0.6~0.8者27眼(9.40%),无效8眼(2.79%),总有效率97.21%,3~5岁治疗效果最好,达到68.73%,定期复查,无1例反弹。戴镜、遮盖配合眼博士弱视仪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社区模式弱视训练法配合弱视训练仪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将200例(300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150眼)采用社区模式弱视训练法配合医用型弱视训练仪综合治疗;对照组100例(150眼)单纯采用社区模式弱视训练治疗。两组疗效均为3个月。并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150眼)治愈124眼,进步20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50眼)治愈101眼,进步28眼,无效21眼,总有效率为8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模式弱视训练法配合医用型弱视训练仪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 近7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11~15岁)99例,140眼,并行1~2年随访观察。治疗方法均先散瞳配戴矫正眼镜,采用多色光闪烁仪、海丁格刷及视觉刺激仪三种方法治疗,并配合使用遮盖疗法及精细目力训练(穿针、描图等)。结果 治愈72眼(51.4%)、进步12眼(8.6%)、总有效率60%。本资料表明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屈光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有关。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治疗效果差;近视性及散光性弱视治疗效果差;重度性弱视治疗效果差;旁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效果差。结论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的关健,对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应注重治疗方法的选择。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能充分发挥各种治疗的优点,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屈光矫正治疗儿童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2例(204只眼)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屈光矫正,而不进行弱视训练。戴镜后每3个月复诊一次,随访12个月后,进步201只眼(98.53%),基本治愈175只眼(85.78%),无效3只眼(1.47%)。仞次戴镜和复诊时各个时间点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观察时间点间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单纯屈光矫正治疗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简单易行、虬效快、患儿依从性好、效果确切,且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5.
徐英杰  高彩玲 《嘉兴医学》2002,18(2):102-103
目的:评价视觉生理刺激法治疗不同程度弱视的疗效。方法:应用视觉生理刺激法对147例252眼不同程度弱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基本治愈162眼(64.29%),进步77眼(30.56%),无效为13眼(5.16%),总有效率239眼(94.8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弱视基本治愈分别为91.18%,57.678%,23.81%,结论:视觉生理刺激法治疗轻,中度弱视疗效较好,对重度弱视疗效差,三组间有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眼交替遮盖与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36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180眼)。观察组采用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对照组采用双眼交替遮盖治疗,两组患儿均配合增视能视觉训练,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提升有效率分别为76.67%及7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范围及立体视锐度(SA)≤60”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在改善双眼视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双眼交替遮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155例2.96眼儿童弱视进行验光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闪烁增视法,视刺激和后像疗法等综合治疗后,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基本治愈165眼(占55.74%),进步110眼(占37.16%),总有效率为92.91%。临床资料提示,弱视治疗效果与儿童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屈光类型和注视性质有关。结论:综合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是治疗儿童弱视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儿童弱视86例125眼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措施包括栓影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遮盖+增视疗法治疗弱视,以及手术矫正斜视等。结果经随访观察3年以上,儿童弱视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68.8%和11.2%,进步率为20%,总有效率100%。结论儿童弱视的治疗虽然年龄小、程度轻的效果好.但是对于大龄儿童弱视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也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37例(53眼)大龄弱视儿童患者,采用在常规遮盖加精细作业的基础上口服左旋多巴治疗。结果:治愈28眼,好转20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90.57%。认为对于大龄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8例(694眼)弱视患儿采用戴镜、遮盖、增视功能训练、精细作业等综合治疗,并分析患儿开始治疗时的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愈363眼(占52.3%)、进步299眼(占43.1%),总有效率为95.39%;患儿开始治疗时的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结论弱视治疗的疗效与患儿开始治疗时的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密切相关;综合疗法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