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75岁.因左上腹隐痛不适1个月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有车祸外伤致脾破裂病史,予以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入院后查体: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肝内弥漫分布粟粒状高回声结节,4 mm×5 mm,5 mm ×6 mm等.脾内见混合性回声区81 mm×92 mm×106mm,边界欠清.CT:脾脏外形增大,脾内见一大小约97 mm×80 mm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图1),CT值约为50 HU.肝内见多发小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左肝测量切面受呼吸影响的要素并探索左肝测量的理想切面。方法选择体检人群中正常成人149例;设定左肝门静脉矢状部纵切面、左肝门静脉矢状部旁纵切面,分别测量长径、厚径,并计算吸气相与呼气相差值与现用切面左肝腹主动脉纵切面测值比较。结果左肝腹主动脉纵切面吸气相与呼气相长径差值5.03mm,厚径差值2.25mm,与左肝门静脉矢状部纵切面1.60mm、1.20mm,左肝门静脉矢状部纵切面1.21mm、0.65mm相比较P值均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切面吸、呼气相差值均较左肝腹主动脉纵切面小,说明受呼吸影响小,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附加门体分流术对小体积移植肝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巴马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将15只小型猪平均分为3组:(1)A组,小体积肝移植组(对照组);(2)B组,远端脾肾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3)C组,肠腔H形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手术后观察动物7 d存活率,动态监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自由门静脉压、门静脉血流量(PBF)以及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动物7 d存活率分别为:A组1/5,B组3/5,C组5/5.A组动物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立即升高,高峰达(28.6±2.07)mm Hg(1 mm Hg=0.133 kPa),复流1 h后单位肝组织PBF达(3.56±0.1 1)ml·min-1·g-1;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严重,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或肝细胞坏死、肝窦淤血、肝实质出血.B、c组中动物肝功能酶学指标有所改善.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显著低于A组水平(P<0.05),PBF保持相对平稳.移植肝组织病理学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附加门体分流术可能可以避免小体积移植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38岁,体检时超声发现肝总管占位。患者无食欲下降,无上腹部饱胀,无腹痛、恶心、呕吐,无皮肤黄染、陶土便。超声:左右肝管交界处见一稍高回声结节,大小13mm×5mm,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回声均匀,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图1A),肝内胆管轻度扩张。CT:肝门部胆管内见一大小11 mm×12mm结节,呈持续渐进性强化,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图1B)。MRI及MRCP:肝门部胆管内见一大小12 mm×9 mm结节,T1WI信号较低,T2WI信号略高,略有强化;MRCP显示肝门  相似文献   

5.
李寿林  党兴宏 《腹部外科》2008,21(3):186-186
病人:女性,25岁。以肝区胀痛8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无黄疸、腹痛病史。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软,右侧肝区饱满,有轻度叩击痛,肋下可触及肝脏。余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见:肝体积稍大;肝左叶见一41mm×28mm、右叶见119mm×70mm和69mm×45mm大小的无回声区;肝内小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未显示。结论:肝脏轻度肿大,肝内多发性囊性包块(包虫病不排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流量及门静脉压力的监测及调整对小肝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移植一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行活体肝移植并进行术中门静脉血流监测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实测供肝重量占受者体重比(GRWR)、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术后是否出现小肝综合征表现等。对于实测GRWR偏小(GRWR1%)的病例,如果术中门静脉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门静脉血流量250 ml/(min.100 g),在术中加行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分析监测和调整门静脉血流(脾切除和脾动脉结扎)是否可以预防小肝综合征的发生。结果行脾切除6例,切脾后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均较切除前明显降低(P0.05);脾动脉结扎7例,结扎后门静脉压力较结扎前明显降低(P0.05),而门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4例患者均未出现小肝综合征表现。结论活体肝移植术中通过切脾或行脾动脉结扎降低移植肝门静脉血流量及压力对术后小肝综合征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3岁7个月.上腹包块伴腹壁静脉曲张4个月入院.CT显示:肿瘤位于肝脏右叶、左内叶、尾状叶,约62 mm×57 mm×50 mm,肝后下腔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心房内异常占位性病变,无远处转移.诊断:① 肝母细胞瘤(Ⅰ、Ⅳ、Ⅴ、Ⅵ、Ⅶ、Ⅷ段),伴下腔静脉肾静脉水平以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以及右...  相似文献   

8.
第二三肝门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手术治疗第二三肝门部外科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尤其是球囊导管在第二三肝门之间进行血流分隔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1例成人尸体,用游标卡尺测量测定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长度.结果:在二三肝门之间缺乏肝短血管,二者距离为(20.4±6.3)mm,第二肝门的高度为(20.3±7.1)mm,第三肝门的高度为(42.4±9.3)mm.结论:在第二三肝门之间存在一种解剖学空间间隔,在此间隔内缺乏肝短静脉,利用长度小于2 cm的球囊导管在此阻断,可不遮盖第二三肝门的肝静脉或肝短静脉的开口,同时可将二者回心血流分开.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右侧副肝管损伤7例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侧副肝管损伤的诊治情况.结果 7例右侧副肝管损伤病例中,5例为术中发现,2例为术后发现;4例副肝管直径小于3.0 mm予以结扎,2例副肝管直径为大于3.0 mm予以重建或胆肠吻合,l例副肝管直径为3.0 mm,但有交通胆管存在,亦予以结扎.结扎及重建的7例患者均经1年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警惕副肝管的存在,避免损伤;若发生副肝管损伤,可行胆管造影,若为有交通的或其直径小于3 mm的副肝管损伤,可在腹腔镜下或开腹下行副肝管直接结扎,若无交通且其直径大于3 mm的副肝管损伤,应在开腹下行重建引流或胆肠吻合,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用小鼠观察肝小转移灶的血供灌注。将肿瘤小球注入小鼠门静脉,诱发多个肝肿瘤。用DMH诱发的结肠癌细胞系在聚苯乙稀中心体表面培养,而获得肿瘤小球。应用标准的同位素中心体技术,作者对G33个肿瘤结节(直径0.5~6mm)的相应血供进行了定量测定。最重要的发现是经门静脉注入的小肝肿瘤中心体难以捕捉(T:N率≤0.13,即肿瘤同位素活性与正常组织的比率≤0.13)。然而,最小的肿瘤(0.5mm)已发生丰富的内循环供血,几乎主要是肝动脉供血(T:N率为1.50)。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