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冠脉血管病变和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的关系.方法 根据入院心电图将120例STEMI患者分为QRS波终末变形(QRS+)组81例和无QRS波终末变形(QRS-)组39例,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及检测hs-cTnI.比较两组冠脉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和hs-cTnI水平.结果 (1)QRS+组:男68例(83.95%),女13例(16.05%);QRS-组:男27例(69.23%),女12例(30.77%),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QRS+组患者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组患者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QRS+组患者hs-cTnI的水平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RS波终末变形者左前降支病变发病率高、QRS波终末无变形者左回旋支病变发病率高;QRS波终末变形与血清hs-cTn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世闯  赵春艳  张颖 《当代医学》2021,27(19):137-139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TnT)联合心电图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2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7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TnT水平及心电图碎裂QRS波发生率;比较AMI组中69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STEMI组)和3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NSTEMI组)血清hs-TnT水平及心电图碎裂QRS波发生率,比较hs-TnT、心电图碎裂QRS波及两者联合监测对AMI诊断效能.结果 AMI组血清hs-Tn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血清hs-TnT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碎裂QRS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碎裂QRS波发生率明显高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TnT联合心电图碎裂QRS波对AMI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独监测hs-TnT、心电图碎裂QRS波.结论 高敏肌钙蛋白T、心电图碎裂QRS波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与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RS波形改变和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择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发病之后,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且依据心电图QRS终末波形改变情况,将其分成两组,即A组(20例,QRS波形改变组)与B组(34例,QRS波形未改变组),对其并发症与预后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A组患者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QRS波形发生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预后效果往往较差,因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且心电图QRS波形发生改变者,应予以严密的观察,以便提高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美玲 《吉林医学》2014,(26):5832-5833
目的:讨论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RS波形终末改变与该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60例,并根据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是否存在QRS波形终末改变而分为改变组与不变组,前者26例,后者34例。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转归以及预后进行对比,从而说明QRS波形的改变与该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可以发现,改变组并发症的转归与预后比不变组的预后要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RS波形终末改变与预后有关系,所以临床上要对QRS波形终末改变的患者要密切观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等位性Q波(即不典型坏死型QRS波)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初诊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动态观察心电图存在等位性Q波,动态观察血清心肌酶学与肌钙蛋白I,最终确定为急性心肌梗死36例进行心电图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漏诊心肌梗死,其中存在对应性R波增高、QRS波群顿挫、AVR导联变化的等位性Q波类型易漏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心电图合并束支阻滞者,合并原位陈旧心肌梗死者易漏诊,非ST段抬高者易漏诊.结论 通过提高对心肌梗死时不典型坏死QRS波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可以减少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24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病理性Q波检查结果,并比较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及单独检查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准确度、敏感度较两者单一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特异度与两者单一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高,为临床判断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信息支持,还有助于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邱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10-1211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群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AMI患者按照首次心电图诊断有无QRS波群终末变形分成A组和B组,经相同的治疗方式后,比较2组的预后。结果:A组吸烟史占75.0%,心绞痛史占62.5%,均明显高于B组的37.5%、25.0%(P<0.01),A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7.0%,高于B组的18.8%(P<0.01),左室射血分数水平(43±12)%低于B组的(53±11)%(P<0.01)。结论: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作为评估AMI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非心肌梗死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相关鉴别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20例非心肌梗型患者心电图中出现异常Q波的特征。结果:非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异常Q波不是心肌梗死的独有表现,有些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不出现Q波(呈非Q波性心肌梗死),有些非心肌梗死患者却可出现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图形,它们的机制各不相同,心电图的改变既有相似之点,又有独特之处。其鉴别要点是Q波形态、出现导联、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QRS波群的时限及ST-T的演变规律等。结论:各种病症引起的异常Q波都有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随病变的好转而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心电图QRS波形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76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的心电图检查有无QRS终末波形的改变,分为QRS波改变组(25例)与无QRS波改变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QRS波形改变组患者的并发症如低血钾、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QRS波改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RS波改变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对于心电图检查QRS波终末改变的心肌梗死患者,要严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碎裂QRS波的患者26例,根据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期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未出现fQRS的26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26例心电图碎裂QRS波发生的导联部位为IIIIIavF26例(100%),IIIavF导联4例(15.38%)IavL导联10例(38.46%),V4~V6导联12例(46.15%)。与非fQRS组相比,fQRS组的严重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波不仅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对于预后也有重要的价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减少漏诊,并可作为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必花  孙祝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61-2662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使依靠这支冠状动脉供给血液的一片心肌,因缺血而受损伤,以至于坏死.心电图就呈现相应的T波、ST段以及QRS波群的显著改变.所以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显著而特异的改变,但也有小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会使诊断发生一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5例,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85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1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碎裂QRS波发生率,对比STEMI及NSTEMI患者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70.40%(8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0%(12/125)(P<0.05)。STEMI、N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分别为74.12%(63/85)、62.50%(25/40),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发生率23.53%(20/85)、12.50%(5/40)(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心电图将STEMI患者分成QRS波终末变形阳性(QRS+)组(n=23)与QRS终末变形阴性(QRS-)组(n=47),两组均行直接PCI治疗。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电图ST段抬高导联数、QRS记分及观察6个月内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并于PCI术后2周与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QRS+组与QRS-组CK-MB峰值〔(309.19±55.48)U/L与(285.17±31.92)U/L〕、ST段抬高导联数〔(4.06±0.54)与(3.76±0.44)〕、QRS记分〔(6.09±2.36)与(4.86±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组内术后6个月与术后2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活动异常积分(VWM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个月时QRS+组LVEDVI、LVESVI及VWMA明显大于QRS-组〔LVEDVI(74.94±4.33)与(70.86±5.09);LVESVI(37.84±2.76)与(35.81±3.04);VWMA(9.57±1.12)与(8.53±2.16)〕,而LVEF明显低于QRS-组〔LVEF(42.81±5.61)%与(48.12±5.8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RS终末变形可降低直接PCI疗效,可能与此类患者最终梗死面积大、左室重构明显而降低左室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波  张琴 《广西医学》2005,27(5):695-696
目的分析心电图(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提高对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免误诊。方法对25例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ECG分型。结果25例预激综合征患者ECG呈A型5例,B型20例,且均为窦性心律并呈心肌梗死的Q波(Q波时限>0.04S,振幅>14R波)及典型预激综合征特征:PR间期<0.12s;QRS时间>0.10s,QRS波群起始部有粗钝的心室预激波(δ波),PJ间期正常(≤0.26s)及相应的继发性STT改变。本组病例均为假性心肌梗死,即其ECG中的异常Q波实为非梗死性Q波。结论预激综合征的ECG可貌似心肌梗死图形。提示对ECG疑似心肌梗死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不能仅凭ECG中的异常Q波等改变而片面地做出心肌梗死的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资料仔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 ,使依靠这支冠状动脉供给血液的一片心肌 ,因缺血而受损伤 ,以至于坏死。心电图就呈现相应的T波、ST段以及QRS波群的显著改变。所以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绝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显著而特异的改变 ,但也有小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会使诊断发生一时的困难。1 前间壁及前壁侧壁心肌梗死辨伪1 .1 心室除极顺序的改变1 .1 .1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LBBB) CLBBB时室上性激动沿右束下传心室 ,首先缓慢地通过间隔 (约 0 .0 4s)再激动左心室 ,室间隔的除极为由右向左进行 ,…  相似文献   

16.
<正>体表心电图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ST段抬高导联数或ST段抬高振幅可判断AMI时心肌缺血程度、梗死范围和预后。近年来心电图上QRS波终末变形的临床意义日益引起重视。心电图上QRS波是心室除极过程中产生的波形,QRS终末变形可能反映心室肌早期除极过程或  相似文献   

17.
成辉 《当代医学》2014,(5):66-67
目的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诊断,以便及时的进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选取初次发病时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接受心电图检查时的指标变化,观察心电图诊断指标与AMI结局的关系。结果经过心电图诊断,在240例忠者中,有180例患者出现了ST段抬高的现象,占75%;而其条60例则为非ST段抬高,占25%。其中在180例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95例出现了QRS波终末扭曲,90例患者无QES波的终末扭曲,将此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在性别比例、既往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吏、心肌梗死的部位上无研究差异,而在年龄上具有,同时,出现QRs波终末扭曲的患者死亡率要高于无终末扭曲的患者。结论心电图具有无创性的检查特点,除了操作简便的优点外还可重复检测,对AMI的诊断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VR导联QRS波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涌  吴海 《华夏医学》2002,15(6):762-763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形态的变化。方法:分析4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前,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形态及其变化。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前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q(Q)r型(90.2%),少部分呈QS型(9.8%);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rs(S)型(92.7%),少部分呈QS(7.3%)。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多呈rs(S)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给予其应用心电图诊断,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结果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以及ST段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64患者单纯病理性Q波检出率为29.69%,单纯碎裂QRS波检出率为25%,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检出率为45.31%,三种方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能够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之间该院收治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根据入院3 d内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碎裂QRS波32例,病理性Q波12例,以及单纯ST段改变者30例,对NSTEMI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该组患者中碎裂QRS波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3.2%和94.2%,与病理性Q波的16.2%和89.5%相比,碎裂QRS波的敏感性更高(P﹤0.05),但两者的特异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的一个新指标,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