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利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血浆标本,采用ADx-ARMS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唾液酸(SA)水平。结果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2.6%(30/92)。其中,EGFR19-del突变率为15.2%(14/92),EGFR21-L858R突变率为12.0%(11/92),EGFR20-T790M突变率为2.2%(2/92)。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具有明显相关性。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比较,EGFR基因突变患者CEA水平明显升高(P0.05),CA125、CYFRA21-1、SCC-Ag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SCC-Ag水平与未突变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为发现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乃至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优势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不同EGFR突变状态与疗效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晚期NSCLC不同EGFR突变状态(外显子19缺失、21突变)经EGFR-TKI一线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自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门诊及住院晚期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ⅢB/Ⅳ期)72例(均进行过EGFR基因检测),分析两个不同EGFR突变状态与一线EGFR-TKI治疗疗效及无病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或Fisher's检验)。结果 72例患者中EGFR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37例,EGFR 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EGFR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一线EGFR-TKI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7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客观缓解率(ORR)75.7%,疾病控制率(DCR)89.2%;EGFR 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一线EGFR-TKI治疗后CR 1例,PR 17例,SD 6例,PD 11例,ORR 51.4%,DCR 68.6%;两组ORR及D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31)。EGFR 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一线EGFR-TKI治疗后1年PFS率为81.2%(30例),而EGFR 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1年PFS为57.1%(20例),两组间统计学有差异(P=0.025)。两组间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EGFR突变状态是晚期NSCLC患者一线EGFR-TKI治疗PFS和ORR的疗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本研究拟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癌抗原125(CA125)与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晚期NSCLC靶向治疗疗效评价指标及预后相关因子.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依据方案分为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化疗组: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30mg/m2第1,8天+顺铂80mg/m2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靶向治疗组:吉非替尼250mg/d,或者厄洛替尼150mg/d,餐后2小时口服.比较化疗组与靶向治疗组治疗前后CA125、CYFRA21-1变化.靶向治疗组依据是否接受基因检测分为突变组和未检测组,分别记录靶向治疗组中EGFR突变患者与未检测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统计两组接受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CYFRA21-1降低率,以及靶向治疗患者EGFR突变与临床疗效关系及与标记物的相关性.结果 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3.96±7.03)kU/L和(4.02±1.76)μg/L,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组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6.24±6.03)kU/L和(3.80±1.35)μg/L,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明显降低(P<0.05).EGFR突变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4.2%(16/19),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患者(P<0.05);在EGFR突变患者经靶向治疗是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降低率分别为89.5%(17/19)和47.4%(9/19),均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临床疗效好;在EGFR-TKI靶向治疗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均有降低,且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CA125、CYFRA21-1降低人数比率更高,CA125、CYFRA21-1变化可能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CA125和CYFRA21-1可以作为潜在判定靶向治疗疗效的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免疫微环境对粟粒型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治的147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影像学特征将患者分为粟粒型肺癌组(A组,49例)和非粟粒型肺癌组(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微环境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磷酸化水平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临床治疗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NSCLC患者75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肿瘤组织中EGFR和磷酸化EGFR(p-EGFR)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肺癌生物学特征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阳性率达78.67%,p-EGFR阳性率为56.00%,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EGFR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而p-EGFR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低分化肿瘤细胞、发生肿瘤转移者的肿瘤组织、晚期肿瘤组织中的p-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p-EGFR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密切相关,p-EGFR表达阴性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者。结论:EGFR的磷酸化形式在判断NSCLC疾病进展及临床疗效时可能更有实用意义,在评估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文强 《大医生》2024,(2):112-115
目的 探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进行靶向治疗),同期入院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PLR指标水平以及PLR检测、肿瘤标志物、CT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因素分析PLR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低PLR组与高PLR组研究对象近期疗效、中位总生存期(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0S),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PLR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LR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CT综合诊断三者联合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独诊断;低PLR组与高PLR组研究对象在肿瘤部位、T分期、临床分期等方面的差异较大(P <0.05);低PLR组研究对象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高PLR组(均P <0.05);低PLR组研究对象的PF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Taqman探针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回顾性分析15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EGFR突变状态。结果 150例NSCLC患者标本检测发现EGFR(exon18)突变2例,突变率1.3%;EGFR(exon19)突变18例,突变率12.0%;EGFR(exon20)未检测出;EGFR(exon21)突变27例,突变率18.0%。结论青海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体细胞突变)率较高,可接受EGFR-TKIs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对EGFR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TKIs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但这部分患者所面临的EGFR-TKIs耐药问题却还亟待解决。外周血ct DNA的研究为难以获取肿瘤组织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检测途径。本文检索近年来关于NSCLC患者EGFR-TKIs治疗及其耐药相关文献,以及外周血ct DNA用于EGFR检测的相关文献,加以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DNA(ctDNA)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报道了ctDNA检测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灵敏度与特异度的文献;采用合并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点状图、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tDNA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包括3 644例晚期NSCLC患者,合并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4.0%(95%CI:0.59~0.70)、98.0%(95%CI:0.95~0.99)。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82~0.88),表明ctDN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的检测,ctDNA是一个高特异性及高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ctDNA基因检测将是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靶向治疗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给予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通过血清生化检验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SCC、CEA及CYFRA21-1指标水平变化;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CEA、SCC、CYFRA21-1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59%、95.92%,均高于对照组的55.10%、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SCC、CEA及CYFRA21-1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SCC、CEA及CYFRA21-1水平分别为(1.13±0.41)、(3.14±0.93)、(74.24±11.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49)、(3.94±1.02)、(112.59±21.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腹泻、皮疹、贫血、呕吐等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6.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SCC、CYFRA21-1与病情缓解呈正相关,CEA、SCC、CYFRA21-1表达水平越低,临床疗效越好(P<0.05)。结论EGFR突变型转移性NSCLC采用EGFR-TKI靶向治疗后,SCC、CYFRA21-1、CEA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提高疗效的同时不良症状较少,有着较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新辅助放化疗,同时结合高压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蛋白抗原(CA)50、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癌胚抗原(CEA)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11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NSE、CYFRA21-1、CA50、SCC和CEA的单项及联合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NSE、CYFRA21-1、CA50、SCC和CEA检测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NSE、CYFRA21-1、CA50、SCC和CEA诊断食管鳞癌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为93.64%、86.73%。结论 NSE、CYFRA21-1、CA50、SCC和CEA 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食管鳞癌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神经烯醇化酶(NSE)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36例晚期肺癌患者(肺癌组)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对肺癌组进行至少2个疗程的化疗,比较化疗前肺癌组和对照组、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和NSE水平,并比较肺癌组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前肺癌组血清CEA、NSE、CYFRA21-1、SC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鳞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腺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P0.01),小细胞癌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腺癌患者和鳞癌患者(P0.01),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水平均高于腺癌患者和小细胞患者(P0.01)。腺癌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血清CEA水平显著下降(P0.01),鳞癌PR患者化疗后血清CYFRA21-1、SCC水平显著下降(P0.05),小细胞癌PR患者化疗后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P0.01),各组化疗后稳定的和有进展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NSE、CYFRA21-1、SC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YFRA21-1、SCC、NSE可作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癌化疗有效的评估指标,但对化疗无效患者检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我院肺腺癌25例(肺腺癌组)、肺鳞癌2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浓度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的125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2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YFRA 21-1、NSE、SCC的浓度。结果(1)观察组血清中四项肿瘤标志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腺癌血清CEA浓度最高,鳞癌血清CYFRA 21-1、SCC浓度最高,小细胞癌(SCLC)血清NSE浓度最高(P〈0.05)。(3)血清中四项肿瘤标志物浓度随肺癌TNM临床分期越晚浓度越高(P〈0.05)。(4)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1),联合检测特异性下降,与CEA、CYFRA 21-1对比(P〈0.01)。结论血清中CEA、CYFRA 21-1、NSE及SCC的检测在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判断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鉴别良恶性胸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24例肺癌患者、32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水标本进行4种肿瘤标志物测定,通过ROC曲线分析CEA、CYFRA21-1、NSE、SCC及各种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结果:肺癌患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胸水中,除SCC外其余3种肿瘤标志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EA的AUC要高于CYFRA21-1,而CYFRA21-1的AUC要高于NSE,NSE的AUC要高于SCC,而CEA、CYFRA21-1、NSE三者联合诊断的AUC要高于其中任意单一检查的AUC。结论:检测CEA、CYFRA21-1和NSE3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临床价值。作为一种统计手段,ROC分析中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简单有效,适用于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CK19(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CC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yFRA21-1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PS含量,本研究共检测了65例患者(其中宫颈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癌变13例)和30例健康者的SCC、CyFRA21-1、TPS、CEA的水平,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SCC、CyFRA21-1、TPS、CEA水平和敏感性均高于宫颈上皮内癌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有助于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胸水和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检测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探讨各指标在对伴胸水的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26例肺癌患者、41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水和血清标本及30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6种肿瘤标志物测定,同时对患者胸水标本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胸水CEA及血清CYFRA21-1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最高。CEA含量在胸水与血清中的比值(P/S)与其他5种肿瘤标志物P/S值相比其辅助诊断价值最高。胸水标本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3%和100%;而其与胸水CEA联合检测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7.56%。结论:检测胸水CEA、血清CYFRA21-1对鉴别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胸水CEA与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可提高辅助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8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组于手术伤口拆线后立即予硅凝胶涂抹,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完成硅凝胶疗程后,有28例患者产生瘢痕,均立即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治疗,每3个月1次,共3次。2组患者于产后3、6、9、12及18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对瘢痕形态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瘢痕疼痛及瘙痒情况进行评分。记录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产后3、6、9、12及18个月,观察组VSS评分[(6.00±1.31)、(5.38±1.35)、(4.78±1.23)、(4.20±1.1)、(3.92±1.00)分]、疼痛[(2.84±1.02)、(2.40±0.93)、(2.06±0.62)、(1.20±0.67)、(1.04±0.60)分]及瘙痒[(3.00±1.05)、(2.50±0.86)、(2.12±0.67)、(1.34±0.59)、(1.12±0.59)分]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VSS评分[(6.60±1.56)、(6.44±1.25)、(6.38±1.21)、(6.46±1.51)、(6.48±1.47)分]、疼痛[(3.94±0.87)、(3.82±0.83)、(3.76±0.72)、(3.72±0.81)、(3.66±0.87)分]及瘙痒[(4.08±0.99)、(3.98±0.89)、(4.00±0.90)、(4.04±0.92)、(3.96±0.95)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VSS评分、疼痛及瘙痒评分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经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治疗后9个月(产后18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2.9%,总显效率8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轻度色素沉着14.29%,持续性红斑7.14%。结论硅凝胶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对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