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喉罩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观察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1 min以及停药时的指标变化情况,大部分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罩麻醉过程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TCI麻醉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44例门诊单纯行乳腺肿瘤切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TCI组(PR组,n=22)和丙泊酚-芬太尼TCI组(PF组n=22)。两组病人TCI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瑞芬太尼或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两组麻醉方案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条件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似(P>0.05)。但PR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PACU时间较PF组明显缩短(P<0.05),PR组喉罩拔除后即刻OAA/S评分较明显高于PF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更符合门诊手术麻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的价值。方法:取2018.3~2019.9接收15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75腰硬联合麻醉),试验组(n=75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对比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00%)低,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中皮质醇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颈椎前路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气管插管下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25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于患者入室后、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1 h采用放免法检测2组静脉血皮质醇及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开始后30 min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手术结束后1 h回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均0.05);实验组手术30 min后及手术结束后1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较单纯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能更有效抑制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及血糖的应激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观察组44例胫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44例常规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术后24 h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拔喉罩时(T2)、拔喉罩10 min后(T3)对应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该麻醉方法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较小,能够保证麻醉效果,可兼顾术后镇痛,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42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结束到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镇静躁动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42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结束到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镇静躁动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于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并由于治疗需要而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次序的奇偶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麻醉,两组患者T1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T0均有明显的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同期的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数值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好,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28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Steward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10.9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临床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且不影响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困难气道诱导插管时的应用。方法:观察组20例,进行七氟烷吸人诱导麻醉配合瑞芬太尼注射实施气管插管;并与对照组10例传统清醒表面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在四个特定时间点,各项生理观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10例患者一次完成插管,其余10例属明显困难气道,须反复多次插管或使用纤维支气管或置人喉罩等措施完成。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传统方法下完成麻醉,其余改用后置人喉罩。与诱导前相比,观察组T1的MAP、HR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12各组数值较T1略有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数值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诱导全身麻醉用于困难气道处理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麻醉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行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患者60例,接受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Sp O2),记录麻醉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作用明显等优点,且患者意识恢复快,术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防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身麻醉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2组均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连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吸入2%~3%七氟醚,泵入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MAC值维持在1.0~1.3,维持BIS值在40~60。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给予肌肉松弛药物,同时在结束前10 min停止吸入七氟醚。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泵注,拔除气管导管后停药;对照组不给予瑞芬太尼泵注。结果拔管前及拔管后1 min2组HR、SBP以及DBP均低于麻醉前(P均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后3,5,10min,瑞芬太尼组HR、SBP以及DBP与拔管后1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HR、SBP以及DBP与拔管后1 min及瑞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前、拔管后1 min 2组HR、SBP以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前2组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后各时间点,瑞芬太尼组血糖变化不明显,对照组血糖均较拔管前及瑞芬太尼组明显升高(P均0.05);2组拔管后各时间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拔管前(P均0.05),但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拔管期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有利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能保证患者围拔管期更平稳地渡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9例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手术,35例,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镇痛)、对照组(双号手术,34例,术中舒芬太尼镇痛)。收集并对比两组在麻醉前(T0)、插入气管插管前(T1)、拔出气管插管后(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后3、6、12、24 h疼痛评分(VAS积分法)及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结果(1)SBP、DBP、HR:T0时刻,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6、12、24 h VAS积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观察组为(25.46±5.01)mL,少于对照组的(48.24±6.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身麻醉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及胎儿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给予1mg/kg氯胺酮,1.5mg/kg的异丙酚以及0.6mg/jg规格的阿曲库铵、浓度为1%的安氟醚维持。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靶控输注5μg/L的瑞芬太尼药物,持续靶控输注2min时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新生儿脐带血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药物麻醉,两组患者在插管和插管时SBP、DBP、HR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在切皮时SBP、DBP、HR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血气指标Pa CO2、Pa O2、p H、Sa O2均属于正常范围,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身麻醉,可以取得显著麻醉应用成效,并且具备较高安全使用性,保证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循环稳定,减少对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方法 3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和七氟醚麻醉组,每组15例。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阿曲库铵进行麻醉。七氟醚麻醉组给予七氟醚、阿曲库铵进行麻醉。术中行二氧化碳气腹。2组分别于腹腔气腹前、气腹后15 min、气腹结束后,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监护仪器自动测定胃张力。结果 2组患者气腹15 min、气腹结束后的胃黏膜内CO2分压(PgCO2)、胃黏膜-呼吸末CO2分压(Pg-etCO2)、胃黏膜与动脉血CO2分压差(Pg-aCO2)明显高于气腹前,气腹结束后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气腹15 min。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气腹15 min和气腹结束后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七氟醚麻醉组。2组气腹15 min、气腹结束后的胃黏膜内pH值(pHi)均较气腹前明显降低,气腹结束后的pHi明显低于气腹15 min。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气腹15 min和气腹结束后的pHi明显高于七氟醚麻醉组。2组气腹15 min、气腹结束后的I-FABP水平明显高于气腹前,气腹结束后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明显高于气腹15 min。2组气腹15 min、气腹结束后的I-FAB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辅助麻醉对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择期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全程手术仅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全程接受内关穴、曲泽穴、郄门穴电针刺激,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和地佐辛进行连续镇痛。术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和地佐辛用量,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SA)评估术后0.5、1、2、4、12、48 h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实验组的VSA评分、舒芬太尼总用量、使用地佐辛补救镇痛的人数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辅助麻醉可显著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指导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东莞市大朗医院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BIS指导完成麻醉处理,30例)和对照组(常规方法实施麻醉处理,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控制并降低麻醉用药剂量,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喉罩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MAP、HR、SPO2波动小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且镇痛和镇痛效果、术后意识恢复上有一定的优势,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讨论瑞芬太尼麻醉所致的疼痛过敏患者应用单剂量氟比洛芬酯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瑞芬太尼麻醉所致痛觉过敏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麻醉)、C组(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联合单剂量氟比洛芬酯)和D组(大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联合单剂量氟比洛芬酯),四组患者均为20例。对其相关痛觉过敏指标数据比较分析。结果:从患者的疼痛评分指标来看,B组患者疼痛评分和瑞芬太尼用药次数最高、其次为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各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患者应用单剂量氟比洛芬酯能够达到缓解痛觉过敏、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不适感的效果,同时用药后又具有一定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复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