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2年2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CNP进行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BI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都明显减少;观察组BI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介入护理干预方法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干预,经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接受介入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R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通过介入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进一步减少大脑功能障碍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徐丽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8):2876-2878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在常规护理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住院时间为(15.63±1.58)d,显著短于对照组(28.96±2.03)d,满意度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另外,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对收治的22例AVM病者施行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5岁。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对治疗方法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情,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先进性,并向他们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对治疗有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做各种药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一日静脉给予皮质激素类药物,常…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9,(6)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57例,均给予细心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配合后的效果。结果本组行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57例,均给予细心的临床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率12.28%,包括脑出血患者1例,脑血管痉挛患者2例,支架塌陷患者1例,皮下血肿患者1例,穿刺部位出血患者2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4.74%,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4.74%,非常满意50例(87.72%),满意4例(7.02%),不满意3例(5.26%)结论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需要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可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7,(20)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3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3±1.35)d与96.67%,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医的45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各项临床症状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将预见性护理用于脑血管介入术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内收治的60例需采取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术中通过护理措施差异分为常规组(n=30例)和预见组(n=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术中护理,而预见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皮下血肿、再出血、感染)、康复锻炼依从性优良率、术后各项临床指标(ICU入住率、置管时长、卧床时长、住院时长)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预见组(P <0.05),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预见组(P <0.05)。常规组患者ICU入住率、置管时长、卧床时长、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预见组(P <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服务用于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及促进患快速康复均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并可以此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患者版临床路径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展临床路径以来,运用临床路径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大家一致努力的目标。在推行临床路径的具体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影响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开展的制约因素。如患者对临床路径的不理解和接受程度差等因素。本文通过在肝癌介入护理中应用实施患者版临床路径探讨,使临床路径在新型合作医疗等新形势医疗改革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治疗。对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造影,发现36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和闭塞。30例脑梗死患者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动脉瘤数量合计63个,其中3例患者为多发性动脉瘤。经过治疗,36例脑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狭窄率跟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脑梗死患者成功溶栓患者28例,失败2例;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6个月后仅有1例死亡,死亡率为1.67%。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脑血管造影,能清晰观察患者病变情况,以更好开展治疗工作。给予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和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构造端对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方法[1].在医院工作中,护理工作又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护理工作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我院神经内科于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血管介入患者流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12-1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择期行脑血管介入诊治的患者共7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术前参观导管室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分析其心理特征变化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入院时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后观察组抑郁分数、焦虑分数、护理满意度、对血压、心率影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37、0.001、0.035、0.015、0.016)。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可降低抑郁焦虑分数,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机体血压、心率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实际效果。方法将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采取舒适护理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观察组)与采取普通护理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两组老年患者在排泄、睡眠、生理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心血管治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的发展,护理工作重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生理、心理、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执行医嘱及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后,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于病人,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减轻致残程度,减少死亡率,尤其是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更趋于特殊。笔者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76例脑血管意外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脑血管介入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组(心理干预组)和B组(常规对照组),各54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HAMA、NFDS评分及GOS分级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的HAMD与HAM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干预后的HAMD与HAMA评分显著低于B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NF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GOS预后优良率为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