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共17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研究组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母婴同室80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改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单用双歧杆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将给予常规西医与蓝光照射治疗的25例设为参照组;将给予茵栀黄颗粒结合蓝光疗法的25例设置为研究组,对2组患儿各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 00%,高于参照组的80. 00%,P 0. 05;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 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 00%,P 0. 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再辅以科学的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可有效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联合应用白蛋白静脉滴注与茵栀黄颗粒的疗效。方法:选取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与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基本临床指标、胆红素水平、血清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便次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水平、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白蛋白静脉滴注与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血清学指标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观察两组皮肤黄疸及胆红素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胆红素下降程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且相对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灌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行灌肠治疗,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对照组则以蓝光照射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灌肠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3例患儿、对照组有4例患儿出现轻度的皮疹,患儿停止蓝光治疗之后则皮疹缓解,未见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着显著的疗效,并能够显示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其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1g,3次/d,连服5d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值.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3.9±1.8)d,对照组为(5.6±2.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邵柯军  夏文江 《新中医》2015,47(11):154-155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予短时蓝光照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治疗组30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3、5天检测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统计药物起效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3、5天,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至治疗第3、5天,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药物起效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8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蓝光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3)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7例黄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测量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测量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稀便、褐色便、≥5次/天的大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能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抽取儿科收治的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连续5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戴丽凤  章樱  李洁  姚露军 《新中医》2019,51(10):208-21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冲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冲剂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天经皮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胎粪转黄的时间;比较2组患儿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值均逐渐下降;治疗后第2天,2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第4、6天,试验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胎粪转黄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冲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地依芽孢杆菌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315例黄疸新生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划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205)。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加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地依芽孢杆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35.35±12.07)d,黄疸消退(6.30±2.20)d,短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58.50±17.69)μmol/L高于对照组(34.55±14.24)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的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D8+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依芽孢杆菌联合茵栀黄颗粒可缩短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改善免疫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蓝光照射、液体补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辅袋鼠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黄疸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6.01±1.26)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5.03±0.9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能有效改善黄疸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论: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都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以茵栀黄颗粒口服与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5.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5%,观察组为82.50%,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陈团营  黄可丹  董志巧 《河南中医》2012,32(9):1152-1153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光疗,肝酶诱导剂等一般退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武贤美 《光明中医》2016,(13):1889-1890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贝飞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和贝飞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较对照组的66.7%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贝飞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63-2064
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5例患儿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妈咪爱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而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周的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患儿出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妈咪爱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医护方式;对照组(31例)采用光疗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颗粒进行干预;观察2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儿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第3天以及第5天,观察组患儿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 23%)明显低于对照组(38.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接受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对患儿临床总疗效提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以及安全指数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为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