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1(POLD1)反义RN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将POLD1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及空质粒分别转染至SMMC-7721细胞,未经处理的SMMC-7721细胞为空白组。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POLD1基因表达情况;用细胞计数-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肝癌细胞POLD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3,1.03±0.18和1.00±0.00;转染72 h增殖情况(OD_(450)值)分别为0.57±0.06,0.73±0.09和0.77±0.12;凋亡率分别为(23.43±4.12)%,(9.12±1.03)%,(1.24±0.14)%,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OLD1基因反义RNA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且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牡荆素(vitexi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 分别采用MTT法和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牡荆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力的影响以及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 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53、Bcl-2、Bax等相关凋亡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牡荆素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 48, 72, 96 h后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 其IC50分别是150.37, 116.24, 90.19 μmol·L-1。牡荆素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 72 h后, 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ΔΨm) 以及上调p53、Bax、Caspase-3等相关促凋亡蛋白的表达, 下调Bcl-2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结论: 牡荆素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诱导凋亡, 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依赖P53途径下调Bcl-2, 上调Casepase-3、Bax、P53、PARP等基因表达, 进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作用于SMMC-7721,以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Hoechst33342/PI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相结合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呈一定的量效关系;Western Blot法显示Bax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可明显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对γδT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人γδT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异戊烯焦磷酸法(isopentenylpyrophosphate,IPP)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于γδT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葛根素对γδ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FCM检测γδT细胞穿孔素(perforin,PFP)、颗粒酶B(granzyme B,Gra B)及CD107a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检测γδT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γδT细胞中P-ERK1/2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葛根素作用人γδT细胞48 h后,葛根素1.6~100μmol·L?1浓度组的γδT细胞增殖明显(P<0.05),葛根素12.5~50μmol·L?1浓度组人γδT细胞PFP、Gra B及CD107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葛根素3.125~50μmol·L?1浓度组人γδT细胞P-ERK1/2和Bcl-2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葛根素3.125~50μmol·L?1浓度组人γδT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杀伤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并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γδT细胞表面的PFP,Gra B和CD107a的表达及活化P-ERK1/2和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DAD1 联合人参皂苷Rh2 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化学合成siRNADAD1,然后转染肝癌SMMC-7721 细胞,分别采用Q-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DAD1 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CCK-8 法检测肝癌SMMC-7721 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DNA Ladder 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siRNA-DAD1 可下调肝癌SMMC-7721 细胞中DAD1 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siRNA-DAD1 与人参皂苷Rh2 均具有抑制SMMC-7721 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促使其发生凋亡,二者联合作用效果更好(P<0.05)。结论 siRNADAD1可下调肝癌SMMC-7721 细胞中DAD1 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人参皂苷Rh2 协同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喹诺酮酰腙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FQ-10)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0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FQ-10在0.625~10.00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作用于细胞24 h的IC50值是4.40μmol.L-1;各组FQ-10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凋亡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可见特异性PI染色。与对照组比较,FQ-10作用后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明显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对甲氧基肉桂醛左氧氟酰腙能够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邹颖颖  张吉翔 《天津医药》2013,41(1):5-8,97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对细胞自身生长及癌基因ER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XPD基因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重组质粒转染细胞SMMC-7721-pEGFP-N2-XPD组(XPD组)、空载质粒转染细胞SMMC-7721-pEGFP-N2组(N2组)、脂质体转染细胞SMMC-7721组(脂质体组)、肝癌细胞SMMC-7721无转染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XPD、ERG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XPD组中的ERG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XPD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转染了XPD的肝癌细胞SMMC-7721,其细胞增殖活性(0.455±0.009)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42.06±0.01)%明显升高(P<0.001)。结论 XPD基因可以抑制癌基因ERG的表达,明显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并提高肝癌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0、20和40 μmol/L姜黄素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Bel-7402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ax和Bcl-2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活性(P<0.01).姜黄素处理后,Bel-740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姜黄素使Bax的mRNA表达上升,Bcl-2的mRNA表达下降,Bax/Bcl-2比值明显上升(P<0.05).同时,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 姜黄素可以抑制Bel-7402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促进Bel-740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与姜黄素激活Bel-740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反复胰酶消化法提纯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及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培养48 h后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空白组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高糖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各rhEPO干预组同高糖组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见高糖组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活性下降,而各浓度rhEPO干预组与高糖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糖能够引发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发生凋亡,而rhEPO能减少体外培养高浓度葡萄糖状态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凋亡,并能明显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提示上调Bcl-2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抗凋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作用于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胱天蛋白酶3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随浓度增加时间延长各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增高,且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胱天蛋白酶3活性检测发现:姜黄素20μmol·L-1,40μmol·L-1作用24 h后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姜黄素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增长,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诱导胱天蛋白酶3表达活性增高,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及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诱导Eca-109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味红花殊胜丸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线粒体代谢酶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动态法分析七味红花殊胜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各给药组不同时间IC50值的变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七味红花殊胜丸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七味红花殊胜丸对SMMC-7721细胞线粒体代谢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实时动态检测结果提示,七味红花殊胜丸5 mg·mL-1作用48 h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最高(P<0.01);ELISA检测结果提示,七味红花殊胜丸能降低SMMC-7721细胞内ATP、ATPase、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酶的表达量,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可通过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骨草提取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形态和p53和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透骨草提取物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透骨草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p53和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40.91μg/mL透骨草提取物处理的SMMC-7721细胞体积减小,形态轮廓不清晰,细胞皱缩变形,细胞脱壁增加。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40.91μg/mL透骨草提取物处理的SMMC-7721细胞p53蛋白和PUMA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1)。结论透骨草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p53和PUMA蛋白表达,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Cu(0.3~24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Cu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细胞比率上升,G2/M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N-Cu可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浓度的N-Cu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上调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张爱民  杨季红  耿艳  马芳 《河北医药》2012,34(10):1457-146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乙酰肝素酶(HP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施加VPA干预,设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HPA及PCNA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HPA及PCNA蛋白含量。结果 VPA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5);当药物浓度增加至≥2.0mmol/L时,其HPA和PCN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VPA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能够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下调HPA及PC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周婷婷  张燕  刘兆国  李万红   《中国药师》2022,(12):2061-2067
摘要:目的:探讨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蛋白在千层纸素A抗肝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6株人肝癌细胞系HCCLM3、Huh7、HepG2、MHCC97-L、Bel-7402及SMMC-7721中P4HB的蛋白表达。MTS试剂盒检测受试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LDH检测受试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毒性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受试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中P4HB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P4HB干扰质粒并转染SMMC-772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扰转染效率;采用小管形成实验研究干扰P4HB对SMMC-7721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P4HB对SMMC-7721细胞中hedgehog (Hh)信号相关蛋白Patched、Smo及Hhip蛋白表达影响;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激动Hh信号对P4HB蛋白调控SMMC-7721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分泌影响。结果:6株细胞中,SMMC-7721细胞表达P4HB蛋白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千层纸素A体外可显著抑制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P<0.05),并在100μmol·L-1以上时对细胞显示毒性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千层纸素A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中P4HB蛋白表达(P<0.05);与对照干扰组相比,P4HB干扰质粒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中P4HB蛋白表达(P<0.05),表明质粒构建成功;与对照干扰组相比,干扰P4HB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血管生成(P<0.05),降低SMMC-7721细胞Patched及Smo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Hhip蛋白表达(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千层纸素A亦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Patched及Smo的蛋白表达(P<0.05),并增加Hhip蛋白表达(P<0.05)。与P4HB干扰组相比,激动Hh信号可减弱P4HB干扰所致的细胞VEGF及PDGF分泌下降的作用(P<0.05)。结论:千层纸素A能够通过抑制P4HB介导的hedgehog信号抑制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千层纸素A是抗肝癌血管生成疗法的潜在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K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小鼠H22肝癌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以紫草总色素为主要成分,制备而成的AK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分析AK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绘制作用生长曲线;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性实体瘤模型,通过绘制瘤块生长曲线及计算肿瘤抑制百分率评价体内抑瘤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AKT作用SMMC-7721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并检测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AKT作用SMMC-7721细胞24h后,bcl-2 mRNA及bax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MTT提示AKT对SMMC-7721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体内实验表明,AKT对小鼠H22肝癌移植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AKT给药组多数细胞出现形态改变,胞体变小,胞质浓缩拉长,呈拉丝状,核质比增大,核膜完整,核固缩,染色质不均一或边集,胞浆内较多空泡的典型凋亡特征;Hoechst 33258染色后细胞核出现细胞核固缩,出现凋亡小体等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AKT作用SMMC-7721细胞后,中、高剂量组均检测到明显亚G1凋亡峰;给药组S期细胞明显降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药物处理后Bcl-2及Bax的表达均下调,且Bcl-2/Bax值降低;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下调,bcl-2/bax比值降低;体内实验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药组Bcl-2表达下调,Bax及Caspase-3表达均出现上调。结论:AKT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体外抗增殖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也呈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应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下调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符瑾文立  陈丽丽 《中国药师》2021,(11):2012-2017
摘要:目的:研究槐定碱(sophoridine)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L-1)、sophoridine(40 mg·L-1)+pcDNA(阴性对照载体组、sophoridine(40 mg·L-1)+pcDNA-Toll样受体4(TLR4)(TLR4过表达载体)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LR4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TL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R组比较,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逐渐减少,Bcl-2蛋白表达逐渐增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逐渐减少,TLR4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与sophoridine+pcDNA组比较,sophoridine+pcDNA-TLR4组星形胶质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增多,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P<0.05)。结论:槐定碱通过下调TLR4从而抑制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尿多酸肽(CDA-2)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检测CDA-2对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HBE细胞及肺癌细胞系A549和H157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CDA-2显著抑制A549和H157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对正常人呼吸道上皮HBE细胞无影响。流式细胞DNA分布宽度检测显示,CDA-2处理组A549细胞亚G1期凋亡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BE细胞给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V和PI检测结果显示,CDA-2处理组A549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BE细胞给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CDA-2处理组A549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强而快速的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上调,Bcl-2/Bax蛋白比率下降。结论:CDA-2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57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改变Bcl-2/Bax比率,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肺癌NCI-H446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癌NCI-H446细胞,分为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X射线干预组以及联合干预组.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培养基,姜黄素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48 h,X射线组采用X射线照射(剂量率250 cGy/min),联合治疗组细胞先采用姜黄素处理,之后使用X射线照射.采用MT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人肺癌NCI-H446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剂量为6~12 Gy的X线处理后,也可显著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不同浓度姜黄素和8GyX线处理后,NCI-H446细胞增殖进一步降低,并与姜黄素浓度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姜黄素和X射线照射均可促进细胞凋亡;2者联合使用与单纯姜黄素或X射线照射相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与X射线均能诱导NCI-H446细胞中p53、p21和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X射线与姜黄素联合处理后,p53、p21和Bax以及Bcl-2蛋白含量比单独作用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人NCI-H446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上调p53、p21蛋白及下调Be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PTE)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姜黄素低剂组、中剂组、高剂组(腹腔注射50、100、150mg/kg)。采用颈总静脉注射自体血栓的方法制备大鼠PTE模型。取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Bcl-2表达(P<0.05和P<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PTE大鼠的肺组织细胞凋亡,与下调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