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枕下区的肌肉主要参与控制寰枕和寰枢关节,从而保持头部直立和运动.近30年来的研究发现,枕下区的肌肉可能穿过椎后间隙而直接与硬脊膜相连,从而形成肌硬膜桥.1995年,Hack[1]首次提出了肌硬膜桥的概念.此结构广义上是指头后小直肌和硬脊膜的连接组织,狭义上即是头后小直肌发出的肌腱连续到硬脊膜而形成的一个致密结构. 本实验选取11例头部标本,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制备头部矢状切片,并旁正中切片25张进行观察.另选取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对颈后区结构及其与硬脊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Roy-Camille经过对椎体三维定量分析,获得了椎弓根的三维定量数据,并首先经椎弓根用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对脊柱进行了内固定,此后PS在脊柱外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规PS置人手术需要背侧组织的广泛切开以暴露进针点,传统开放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对脊神经背支的损伤难以避免,术后椎旁肌失神经支配,严重瘢痕化,晚期功能障碍明显[1,2],因此出现了X线监视下经皮PS置入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下肿瘤术中硬膜的修复方法与术后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的关系。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硬膜下肿瘤200例,男89例,女111例,平均年龄46.2岁(4个月~ 82岁)。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术中留置内固定情况、硬膜修复方法、术后CSFL情况及其处理方法等资料,随访并予以总结。 结果 200例患者中26例(13%)术后出现CSFL。放置内固定85例,22例发生CSFL(25.9%);未放置内固定115例,4例发生CSFL(3.5%)。单纯缝合硬膜30例,8例发生CSFL(26.7%);缝合并覆盖脊柱膜136例,16例发生CSFL(11.8%);缝合并覆盖脊柱膜和生物蛋白胶29例,2例发生CSFL(6.9%);5例因硬膜缺损无法直接缝合,采用肌筋膜或脂肪修复,未发生CSFL。缝合硬膜后覆盖脊柱膜或/和生物蛋白胶、肌筋膜或脂肪的CSFL发生率与单纯连续缝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CSFL患者中10例延长引流时间,未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平均拆线时间(11.8±1.7)天;另16例患者早期即予拔除引流管,其中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形成窦道,1例形成硬脊膜假性囊肿,平均拆线时间(18.5±8.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下肿瘤术中放置内固定可增加CSFL的发生率,采用脊柱膜、生物蛋白胶、肌筋膜或脂肪修复硬膜可减少CSFL的发生。术后发生CSFL适当延长引流时间,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修复胸腰椎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研究表明经肌间隙入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采用后正中线旁双皮肤切口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的优越性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后正中线旁双皮肤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Cobb’s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2例,女14例;年龄18-59岁,平均45岁。根据修复入路分为两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内固定后开始下地时间、内固定后7 d、1个月、6个月的腰背部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前后和末次随访时损伤节段的后凸角。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获得随访,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内固定后开始下地时间、内固定后7 d、1个月腰背部目测类比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内固定后Cobb’s角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内固定后Cobb’s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后正中线旁双皮肤切口经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操作简单,与开放手术修复胸腰椎骨折效果相近,能有效恢复椎体的解剖形态及重建脊柱稳定性,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改进火棉胶包埋技术,为新型的经蝶颅区脑桥腹侧面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部标本30例,取其前颅底。标本经脱钙、脱水等系列处理,分别行三维连续薄切片(厚度0.25 mm)。同时对10例成人脱钙头部标本、100侧干燥头骨标本和临床行颅脑部MRI检查患者50例进行观察和分型统计。 结果 蝶窦形态多样,除有矩形外,还有蚕豆形、鞍形、楔形、椭圆形及“人”字形等。根据视神经管突入程度可分为无隆凸、丘状隆起、半管型凸入和全管型凸入4型。 蝶窦前后径为(10.7±5.8)mm(左),(14.0±4.9)mm(右)。MRI正中矢状面蝶窦后壁Ⅰ型(后壁为一层膜样结构或薄骨板)占64%;蝶窦后壁Ⅱ型(后壁为斜坡的一部分)占36%。 结论 设计新型手术入路采用鼻内窥镜从中鼻道进入,经自然腔道入蝶窦,垂直穿过蝶窦后壁行基底动脉止血和脑桥相关手术;同时为开展新型手术入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并研制一次性、轻质化、模块化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包,为在特殊条件下完成脊柱外科手术提供必备条件,进而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率。方法 通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骨科诊疗规范化流程的专家共识》与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实际情况相联系,对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进行优化,同时选择高强度高分子材料代替原有金属材料,减轻器械的质量,实现轻质化;通过优化减少工具数量,使得一物多用,减少工具的数量,实现集成化;通过对植入物的改造,实现单向、万向螺钉的一体化,满足手术中的多种需求。结果 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同时研制出一系列、独立包装的一次性手术器械,一套器械控制在1 kg以内,不超过20件手术器械,可以满足完成一台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结论 通过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达到有效救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保护人员安全的目的。同时,一次性、轻质化、模块化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包可在战争、灾难、疫情等特殊条件下,以及在我国边远医疗条件落后地区开展并完成脊柱手术,解决脊柱脊髓损伤伤员早期救治等问题,提高我国平时、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腹腔镜下骶前方植入骶神经电刺激电极手术入路解剖及手术可行性。 方法 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腹腔镜下显露骶骨前第2~4骶神经前支手术,观察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的形态特征和骶孔周围可能损伤重要血管的区域。 结果 第2~4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至汇成骶丛的长度:S2左(32.62±3.15) mm,右(31.46±3.28) mm;S3左(21.96±2.59) mm,右(20.61±3.14) mm;S4左(15.04±1.64) mm,右(16.09±1.38) mm。骶外侧动脉的脊支动脉进入骶前孔的方位主要为内上象限。臀下动脉穿过神经时比较偏外侧靠近神经汇合处。骶椎旁静脉在第2~4骶前孔处与骶外侧动脉伴行,脊支静脉出骶前孔的位置与动脉一致。 结论 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游离的长度能够达到硬膜外型骶神经电刺激器电极植入的要求。手术中骶前孔内侧为血管易损伤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骨科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术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Cobb’s角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Cobb’s角均较手术前降低,且微创手术组降低更明显,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VAS和ODI得分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VAS和ODI得分均较手术前降低,且微创手术组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2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较手术前增高,且微创手术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改良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以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改良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1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该入路术中所见,视野显露清晰、全面,既可充分显露颅颈交界区、高颈段脊髓腹侧病变,也可充分显露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所有肿瘤在显微镜下一次手术全切除。该入路对骨质的破坏较小;该组患者均保留了相应节段椎体的后正中张力带;关闭椎管过程中,将切开的肌肉对应缝合到相应的附着点,并消灭死腔,基本达到原态复位。该入路对脊柱的静态及动态稳定性影响较小,所有患者未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2例出现术区皮下积液,经腰大池穿刺外引流后皮下积液消失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颅内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时(随访期限2~34月),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Karnofsky评分80分以上),无不良预后,未发现有颈椎失稳的情况发生。 结论 改良的远外侧入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病变,具有良好的术区视野暴露,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发现该入路对颈椎稳定性破坏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CT基础上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复发与瘢痕在超声和MRI的不同表现,评价超声对鉴别术后肿瘤复发与瘢痕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1年0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5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疑似复发患者,年龄8~84岁,平均年龄(36.2±19.5)岁,男性21例,女性29例。发生部位于四肢42例,骨盆环6例,脊柱2例。所有病例均行超声、CT及MRI检查,由主要从事肌骨系统的超声科、放射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各1名,在CT基础上,超声和MRI分别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结果 50例中病理确诊复发40例,瘢痕10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0%、90.00%、96.00%;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2.50%、40.00%、82.00%。超声的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敏感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内固定物存留患者中超声的特异度(85.71%)高于MRI(4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在鉴别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复发及瘢痕形成中,特别是在行内固定术后体内固定物对CT或磁共振的显像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可提高骨肿瘤复发的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被动运动促进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被动运动促进功能恢复和延缓肌萎缩的作用。 方法 将36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对照组(未行运动),被动运动组(损伤1周后开始被动运动,共4 周)。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SCI模型。术后1 d和1、2、3、4 周通过大鼠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行为学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术后5周,采用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大鼠后肢腓肠肌的横断面积、直径和形态变化。测量腓肠肌湿重、体重和肌湿重/体重,评价肌萎缩情况;采用Western blots检测腓肠肌中BDNF的表达变化。 结果 被动运动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5周后,对照组和被动运动组的脊髓组织失去正常形态,神经元数量减少,损伤区大量空洞形成,而被动运动组的变化较对照组轻。对照组腓肠肌湿重、肌湿重/体重、横断面积和直径下降,被动运动组改善上述肌萎缩情况(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和被动运动组BDNF表达量增加(P<0.05),其中被动运动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被动运动可能是通过增加SCI后BDNF表达促进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有效改善失神经性肌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封闭经皮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应用骨水泥封闭经皮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0~43岁,平均32.6岁。骨折原因:重物砸伤4例,摔伤4例,握拳锤击外物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5 d,平均9.8 h。根据骨折AO分型,B1型5例,B2型4例,B3型3例,C1型1例。 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3周,平均11.2周。骨折愈合后予以拆除外固定支架。其中1例患者术后10周意外再次受伤致外固定松动,查骨折愈合良好,即予拆除克氏针。随访6~14月,平均8.4月。末次随访时,掌指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掌指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明显差异。第5掌骨头无塌陷畸形、小指无旋转畸形。 结论 采用骨水泥封闭经皮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掌指关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肌间隙入路双侧固定单侧减压TILF手术解剖学特点,及分析与传统术式对比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应用改良小切口肌间隙入路双侧固定单侧减压TILF手术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30例(改良组)。传统术式组30例(传统组)。研究改良组TILF手术解剖学特点,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 结果 改良组采用双侧小切口,一侧通过Wiltse间隙入路单纯置钉固定,一侧通过改良肌间隙入路(多裂肌偏中心处间隙)置钉,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前VAS 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VAS 评分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组TLIF术通过肌间隙入路更适应人体解剖学特性,手术视野佳,手术操作更容易。同时改良组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按手术入路分为Wiltse肌间隙入路组(A组,28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B组,26例)。患者Frankel分级为E级,无需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A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B组采用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测量伤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并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指标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置钉方便,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椎旁肌影响小,减轻术后腰痛程度,缩短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筋膜蒂相连的单穿支双叶游离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3年8月至2019年9月,使用以筋膜蒂相连的单穿支双叶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24例,其中18例为单个创面,面积14 cm×7 cm ~ 24 cm×14 cm;5例为手或足的两处创面,面积4 cm×4 cm ~ 30 cm×17 cm;1例为左2~5指背侧远端创面,作为两个创面来处理。所有病例设计以筋膜蒂相连的单穿支双叶型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本组双叶皮瓣均顺利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4 ~ 7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温、痛、触觉部分恢复。供区均存留线性瘢痕,1例瘢痕面积较大,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区感觉异常,3月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应用以筋膜蒂相连的单穿支双叶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可以解决穿支数量不足致双叶皮瓣无法切取的问题,同时减小供区切取宽度,有效地降低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小腿和足踝创面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9岁。小腿创面6例,足踝创面9例。创面大小9 cm×4 cm~26 cm×5 cm,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如缝合张力过大则采取植皮修复供区创面。术后予以制动、抗炎、抗血栓形成、抗血管痉挛、消肿、保暖等治疗,术后随访皮瓣成活情况、创面修复效果。 结果 切取皮瓣大小10 cm×5 cm~27 cm×7 cm,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14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后期清创后植皮修复创面愈合良好;9例足踝创面患者踝关节屈、伸功能轻度受限;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经外固定治疗出现骨折不愈合,经改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愈合;2例患者皮瓣臃肿,影响穿鞋,二期行皮瓣修整后改善。 结论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踝创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基于位移控制的C57/6J小鼠C5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其脊髓组织学改变。 方法 C57BL/6小鼠在麻醉状态下行C5左侧椎板切除术,打击头(直径0.75 mm)对准C5左侧,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挫伤脊髓,设定打击位移0.9 mm,打击速度50 mm/s。损伤后1周脊髓标本取材,EC染色,作组织学定量分析。 结果 打击参数结果稳定性与重复性良好。打击位移、打击速度和打击力分别为(0.880±0.035)mm、(48.146±4.367)mm/s、(0.407±0.129)N,损伤中心的脊髓组织学表现为:伤侧脊髓有明显的出血及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脊髓背侧束、脊髓后角和部分前角有破坏;健侧脊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计算损伤中心平面的残存灰质比例、残存白质比例及损伤面积比例分别为(19±7)%、(88±9)%及(28±4)%。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小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此模型具有重复性较好的力学参数,表现出典型的单侧颈脊髓损伤的组织学特征,可为脊髓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髋臼前壁骨折模型,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 选取20个防腐成人半骨盆标本,建立髋臼前壁骨折模型。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采用真骨盆上缘重建接骨板固定,B组采用真骨盆内缘重建接骨板固定,C组采用顺行拉力螺钉固定,D组采用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对各组标本进行轴向压缩实验,测量骨折断端水平位移,计算剪切刚度,比较4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 结果 相同加载载荷下,骨折断端水平位移:A组>B组>C组>D组,内固定剪切刚度:D组>C组>B组>A组。载荷为400 N时各组水平位移及内固定剪切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荷为800 N至2000 N时,除C组与D组间水平位移及内固定剪切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髋臼前壁骨折模型可用于髋臼前壁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采用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前壁骨折的稳定性高于重建接骨板固定方式,其中顺行拉力螺钉固定与逆行拉力螺钉固定的稳定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re usually treated by ope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However,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massive paraspinal muscle stripping, inflicting surgical trauma, and prolonged X-ray exposure.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127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injury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hirty-six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modified Wiltse's paraspinal approach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system, while 91 patients were treated via traditional 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frequency, screw placement accuracy,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and Cobb's angl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X-ray exposure times were notably reduced (4.2±1.6) in the new approach group (P<0.05). The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accuracy and Cobb's angle after surgery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We conclude that modified Wiltse's paraspinal approach with spinal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system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X-ray exposure times and is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