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对糖尿病足踝部创面修复中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螺旋桨皮瓣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螺旋桨皮瓣修复治疗的40例糖尿病足踝部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研究。结果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创面修复与皮瓣切取十分顺利,且术后皮瓣的成活率理想。在1~1.5年的随访中证实全部患者的皮瓣外形始终保持良好。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螺旋桨皮瓣在修复糖尿病足踝部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载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一期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39例,采用载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一期植入治疗)与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且疾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给予慢性骨髓炎患者实施载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一期植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75岁,中位数45岁。损伤部位,手部3例、前臂3例、小腿2例、踝关节1例、足背部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2.9 cm×4.3 cm至6.5 cm×8.4 cm。感染创面9例,污染创面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6 h,中位数5 h。一期行清创术后用VSD敷料覆盖,二期创面感染控制后行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术,三期取出骨水泥根据创面情况行创面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观察植皮成活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一期行清创术后,15例患者中2例创面感染,其中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三期取出骨水泥后,15例患者中13例行创面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切取自体皮片面积3.1 cm×4.5 cm至6.8 cm×8.6 cm),2例继续常规换药。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所有植皮均成活,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46~112 d,中位数70 d。末次随访时,患肢局部皮肤颜色略深于周围皮肤,外观平整,无明显瘢痕组织形成。结论: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植皮方式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10例。A组用meek植皮进行创面修复治疗,B组用微粒皮植皮修复治疗,C组用邮票植皮修复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C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组、治疗费用少于A组;B组患者的植皮成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C组的植皮成功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的一期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meek植皮、微粒皮植皮和邮票植皮均有应用价值,其中,meek植皮的修复效果最好,皮片扩张比例最高;邮票植皮的移植成活率和愈合率最高;微粒皮植皮的治疗费用高,愈合差,成活率低,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创面修复植皮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神经松解治疗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及Dellon 三重神经松解,Ⅱ期视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予以植皮或皮瓣修复处理;以2006-2008年30例神经型糖尿病足采用传统外科清创换药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肢端感觉、疼痛缓解、溃疡复发、截肢率方面作对比.结果 随访8~12月,手术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神经松解手术治疗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硫辛酸)与对照组(基础治疗+硫辛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3.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足趾皮肤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足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硫辛酸联合治疗,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清创联合抗菌药物骨水泥覆盖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漯河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88 例糖尿病足伴溃疡创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编号法随 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患者行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清创联合抗菌 药物骨水泥覆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15 d 时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创面细菌转阴用时、创面愈合 用时、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 15 d 时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6、IL–8 水平。结果:治疗 15 d 时,观察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3.18 %,高于对照组的 7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创面细 菌转阴用时、创面愈合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 15 d 时的 IL–6、IL–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IL–6、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清创联合抗菌药物骨水泥覆盖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抑 制患者炎症反应及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VSD技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难治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来该院治疗糖尿病足难治性溃疡的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基本规则,分成观察、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VSD技术,待两组患者创面污染得到良好控制后进行手术修复。比对两组患者溃疡面恢复情况以及手术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天数、创面床准备完成时间均短,且手术成功率比对照组高,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VSD技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难治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有利于创面修复,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所呈现出良好的创面愈合效果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吕改茹 《河南中医》2014,(11):2202-2203
目的:观察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应用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处理伤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足伤口的护理效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单处创面治疗费用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07%,观察组有效率为86.2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06,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更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费用更低,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应用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计9例,在完成病灶清除后为患者提供负压创面治疗,经过2~3周后进行换药或植皮,对患者创面愈合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为患者提供包含伤口护理与负压引流护理等方面的服务。结果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法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提供治疗,能够有效覆盖骨外露位置,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为相关的后期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纳入该次实验研究中的全部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溃疡部位全部愈合。结论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分析骨软组织创伤封闭负压引流术(VSD)治疗四肢创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四肢创伤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骨软组织创伤VSD治疗。比较两组植皮存活率、创面愈合率、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植皮存活率为96.00%(72/75)、创面愈合率为100.00%(75/75)、感染率为2.67%(2/75)、住院时间为(17.53±5.74)d,而对照组植皮存活率为80.00%(60/75)、创面愈合率为82.67%(62/75)、感染率为17.33%(13/75)、住院时间为(28.37±5.48)d,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软组织创伤VSD治疗四肢创伤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能显著提高植皮存活率,并促使患者创面加速愈合,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清创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清创术,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缩小率、疼痛评分和清创前后的创面细菌平均数,并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所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疼痛评分也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进行清创手术之后的创面细菌平均数,观察组的细菌平均数为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总有效率为75.86%(22/2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3.10%(27/29)。结论运用超声清创术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面修复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护理前后溃疡面修复相关因子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护理后,两组b FGF、EGF、VEGF、PDGF、AEGs表达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面修复中,能够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时间,促进溃疡面修复因子b FGF、EGF、VEGF、PDGF表达,防止负性因子AEGs生成,创面可及早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VSD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持续灌注冲洗负压引流,观察组则采用VSD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堵管率、住院时间、二期植皮皮瓣修复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及堵管率,还能增加创面缩小程度,并缩短其二期植皮皮瓣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扩创植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一方面可提高植皮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另一方面,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办法.方法 收集4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艾灸局部创面和相关降血糖的腧穴相结合,观察各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创面和穴位,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的治疗结果 ,并实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足Wagner2~3级、Wagner4~5级患者各23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换药方法实施医治,观察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实施医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情况、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在院医治费用。结果糖尿病足Wagner2~3级患者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在院医治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足Wagner4~5级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在院医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实施医治,治疗结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换药次数、换药时间,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以缓解,同时对在院治疗费用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划分方式将85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联合游离植皮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方式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以及炎性因子、致痛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对烧伤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采用VSD技术联合一期清创和二期植皮、皮瓣转移或骨折固定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4~79岁,中位数43岁。胫腓骨干骨折11例,踝部骨折5例,足部骨折7例。骨外露面积2 cm×1.5 cm至25 cm×13 cm。按照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ⅢB型19例、ⅢC型4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上肢骨折2例,脊柱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闭合性骨折2例,下肢皮肤广泛脱套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8 h,中位数3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5例首次应用VSD后,因创面表浅,缺损面积≤3 cm~2,肉芽生长良好,患者拒绝二期创面植皮,选择创面自然修复愈合;1例因植皮后部分未成活,给予再次清创植皮及VSD治疗后创面愈合;1例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出现慢性骨髓炎,经积极抗感染、清创等治疗后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创面及骨折均愈合,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10~25 d,中位数14 d;骨折愈合时间4~18个月,中位数11个月。2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足背伸受限,与胫前肌群的严重损伤有关;其余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治疗中应用VSD技术,可促进骨外露创面早期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